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璟薇

作品数:37 被引量:223H指数:10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文化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篇媒介
  • 7篇新闻
  • 6篇文化
  • 6篇媒体
  • 4篇物质性
  • 3篇新闻生产
  • 3篇人工智能
  • 3篇网络
  • 3篇本体论
  • 2篇新闻价值
  • 2篇主义
  • 2篇自我呈现
  • 2篇伦理
  • 2篇麦克卢汉
  • 2篇媒介技术
  • 2篇考古
  • 2篇后人
  • 2篇后人类
  • 2篇爸爸
  • 2篇博主

机构

  • 33篇清华大学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柏林自由大学
  • 1篇南加州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荷兰乌德勒支...

作者

  • 33篇吴璟薇
  • 2篇吴璟薇
  • 2篇毛万熙
  • 1篇卢嘉
  • 1篇曹书乐
  • 1篇金兼斌
  • 1篇戴佳

传媒

  • 6篇对外传播
  • 5篇全球传媒学刊
  • 4篇新闻与写作
  • 3篇国际新闻界
  • 2篇妇女研究论丛
  • 2篇现代出版
  • 2篇南方传媒研究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思想战线
  • 1篇新闻界
  • 1篇新闻战线
  • 1篇北京电影学院...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 1篇教育传媒研究
  • 1篇中国新闻传播...
  • 1篇信息技术与管...

年份

  • 5篇2024
  • 7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7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闻学研究的物质性转向——数字时代的媒介本体与媒介中介性被引量:12
2021年
本文从物质性理论出发,认为新闻生产流程正是媒介技术中介下的数据流动过程。数据在其中作为物的存在,将人与作为装置的新闻平台连接起来,构成一张以关系为核心的"社会—物质"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尽管新闻生产的内容逻辑与技术逻辑发生着众多的碰撞,但人与物之间最终通过媒介网络而凝结成稳定的媒介系统,实现人与技术、思想与机器之间的协同运作。基于物质性视角下媒介的中介性特质,本文还建构出符合数字时代新闻传播特征的中介社会传播模式,将人与物共同建构出的中介系统视为传播的中心,数据在传播者和目标对象中流动并伴随着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关系网进行扩散。本文认为,从物质性的视角来重构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关系,可以充分发挥数据作为技术物的媒介本体论思想在数字时代的诠释力,为理解新技术条件下的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提供富有创见的视角,以应对新媒体技术对新闻学研究范式带来的挑战。
吴璟薇曾国华
关键词:物质性
文化学研究的范式建构:跨学科语境的多维视角——对安斯加·纽宁教授的访谈
2024年
不同于英美文化研究主要关注当代文化、种族、阶级和性别等议题的特点,德国文化学研究以语言学为根基,既关照历史也立足于当下,融合了文学、语言学、历史学、艺术学、政治学、社会学,乃至自然科学等多元学科背景,对相关文化现象进行多元异质化分析,试图建立一个跨学科合作和对话机制,并以文化作为中介来建构一种新的“问题解决型”学科范式。在当前国际新形势下,文化学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在学科反思、重构和重塑的同时,也关注难民、危机和气候等全球性问题,在国际化、多元化研究视野和跨国研究方法中寻找学科进路。
吴璟薇景嘉伊
关键词:文化学文化研究福柯
同情的距离:远近的苦难、关爱与社交媒体时代的伦理人类学
2021年
数字技术驱动下的社交媒体,由于其连接性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灾难信息的全球化。然而,同类的众多重大事件信息的送达,并不一定会在某个具体的个体或者群体中获得同样的响应,甚至可能完全不会得到响应。这意味着虽然信息的“普遍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但早期深入人心的普遍主义伦理及其后续的各种变体却对此无能为力。从实存哲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关爱和情感的实践可能已经部分成为一种学界共识,从这种角度出发,可以得到对当下社交媒体时代一种剥去规范性道德优越感之后、更为实践导向的“道德”构建的考量。这种状况对于人类学的伦理研究来说,可能更多意味着一种机遇,而不是挑战。
曾国华吴璟薇
关键词:关爱伦理地理社交媒体
智能新闻生产:媒介网络、双重的人及关系主体的重建被引量:34
2021年
当前智能媒介技术发展迅猛并在媒介系统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激烈的变化引起了学界的多重反响。就本文最为关注的新闻生产的主体性问题,形成了技术主体、人类主体和"人机联姻"等多重观点。从基特勒"媒介网络"理论路径出发,本研究主要考察智能新闻资讯平台,媒介技术与人如何在广义新闻生产的微观过程之中共同构成一个"新"的媒介网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智能媒介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与人的主体性境况的关联问题。本研究融合了研究团队对各阶段的新媒体和智能媒介技术的长期追踪观察所得的数据和洞见,综合诠释学和质性研究方法,提出如果将基特勒的媒介思想融汇起来看待,而不是简单摘取其具有典型技术决定论的观点,那么媒介网络理论本身蕴含着一种网络关系本体论的解决路径。
吴璟薇郝洁
关键词:智能技术新闻生产
融合、连通与共建共享:新时代中国特色媒介治理研究
2022年
加速爆发的媒介技术革命打破了人们原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发展格局,也为技术、社会、文化、传播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通过将马克思主义与媒介技术创新经验相结合,积淀了大量关于新时代媒介技术的重要论述,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媒介技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本文综合使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习近平重要讲话与著作的大数据样本进行社会网络分析与文本分析,阐明了其关于媒介技术论述的关键词、发展趋势、核心主题,并从媒介技术认知、治理、伦理三方面详细剖释了其理论框架,讨论了其对学界的研究启示.习近平从媒介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本质出发,对当代社会变迁动力做出了最新阐述,揭示了媒介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以及媒介技术对世界变革的推动力量,并将对媒介技术的系统认知应用于媒介技术治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媒介技术伦理,指导中国特色媒介技术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吴璟薇毛万熙
关键词:媒介伦理媒介技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
新技术下的共情:人工智能时代国际传播的情感范式
2024年
人工智能技术打破了传统的传播生态,使得国际传播实践发生深刻变革。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触发、认知和行为打破既有的情感传播链条,重塑国际传播中的情感范式。通过梳理国际传播中的情感逻辑,文章阐明共情在国际传播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性,并在当前国际传播面临技术、伦理和跨文化复杂性等挑战的背景下,提出应对策略以增强情感传播与实践的效能。
阎庆宜吴璟薇
关键词:人工智能情感共情
和平新闻学视角下的话语冲突——《南德意志报》《纽约时报》关于2020年维也纳恐袭报道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恐怖袭击事件报道隶属突发性的灾难新闻报道,受新闻价值要素影响,常获得广泛关注。媒体的议程设置及对恐怖主义的表现方式可以作为衡量媒体偏见的重要指标。《南德意志报》和《纽约时报》两家主流媒体在对“2020年维也纳恐怖袭击事件”报道时,两份报纸整体上落实了和平导向的框架,但报道在“态度”“行为”“矛盾”维度均呈现出了显著差异和偏向:多元化的奥地利国家形象在冲突话语中得以产生并与媒体对法国恐怖主义事件的印象紧密关联,伊斯兰与穆斯林的身份认同也始终呈现出高度的在场性。
谢铠璠王一鸣吴璟薇
关键词:恐怖袭击话语分析
传播为轴,回归混沌:塞尔的信使传播哲学探要被引量:2
2023年
法国媒介理论学者米歇尔·塞尔所建构的传播哲学,诠释了媒介中介性、噪音与混沌等信息传播与媒介研究的核心问题,进而打破了传统传播与媒介研究的界限,成为德法媒介理论研究的重要思想来源。本文以塞尔思想中的“信使”形象为主轴,通过描绘其所创建的“信使研究计划”来透视其传播哲学思想,并以作为本体论和作为方法论的赫尔墨斯为思考维度来勾勒其建立的“关系哲学”。在此基础上,将塞尔的传播思想与德布雷和克莱默尔等其他欧陆媒介学者的思想进行关联和对话,并思考在信使自身形式越发多元、媒介社会环境越发混乱的当下,塞尔的信使传播哲学具有什么样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吴璟薇阎庆宜
关键词:信使
基础设施与数字时代的新闻价值变迁:对媒介技术、新闻时效性与相关性的考察被引量:19
2022年
技术的发展决定着新闻信息传播的速度、范围,以及新闻事件与人之间的关联,进而决定着媒介的时间和空间以及新闻的相关性。基于媒介本体论的视角,依托基础设施在人与物、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所建立起的多重关系网络,来分析数字技术条件下新闻价值的变迁:首先,基础设施连接着不同的地理空间并决定着新闻的传播速度,由此能够影响新闻的时效性,以及由于不同传播速度所导致的时间和空间关系的变迁;其次,基础设施通过算法将不同的新闻内容与用户行为以数据的方式关联起来,影响着新闻价值中的相关性。数字时代从媒介本体论的视角对技术因素进行解析,探索新闻价值变迁的机制,能够揭示出众多之前研究中被忽略但却十分重要的内容,从而加深人们对媒介的认知,进一步思考技术在媒介与社会发展变迁中起到的作用。
吴璟薇
关键词:基础设施新闻价值物质性
技术赋能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可供性视角下的主流媒体创新实践被引量:2
2023年
伴随数字媒介技术发展和移动互联网普及,社交媒体成为全球民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为中华文明国际传播提供了全新机遇和可能。在技术可供性视角下,社交媒体在底层架构、算法机制和界面形态三个维度对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具有互动参与、情感实践、认同塑造等作用。在以“互动参与-情感实践-认同塑造”为核心环节的文化传播模型中,可供性的“多元可能性”特点和用户关系网络、技术感知等因素,对我国媒体利用社交媒体技术可供性开展文化传播的效果带来一定影响。在技术赋能下,要以优质内容为基础,以情感联系为纽带,制定和优化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策略。
吴璟薇阎庆宜
关键词:中华文明可供性主流媒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