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白蛋白(ALB)比值(CRP/ALB)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术患者103例。根据术后1年内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事件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对CRP/ALB、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事件组PCI术后24h内血清CRP[(14.77±10.38)mg/L]、CRP/ALB(0.37±0.26)高于对照组[(8.86±8.98)mg/L、(0.22±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RP/ALB增大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244,95%CI:1.944~104.350,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患者术后24h内CRP/ALB增大预示1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相关的风险增加。
- 高佳儿魏文娟张静杨萍
- 关键词: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C反应蛋白白蛋白预后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混合型高脂血患者12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60)和B组(n=60).两组患者均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A组阿托伐他汀剂量为10 mg,B组为20 mg,非诺贝特剂量均为200 mg.治疗4周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均得到改善(P〈0.05),但A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均优于对照组[(5.20±0.31)mmol/L比(5.87±0.46)mmol/L,(2.61±0.29)mmol/L比(3.85±0.34)mmol/L,(1.12±0.17)mmol/L比(0.93±0.13)mmol/L,(3.03±0.32)mmol/L比(3.48±0.41)mmol/L](t=9.355、21.493、6.877、6.702,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67%(58/60)比91.67%(55/60)](x2=1.365,P〉0.05);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B组[5.00%(3/60)比20.00%(12/60)](x2=6.171,P〈0.05).结论 在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治疗中应用小剂量(10 mg)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调脂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患者肝功能影响小,可有效改善预后,值得应用推广.
- 高佳儿魏文娟张静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
- 冠心病患者心率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率(HR)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上的冠心病患者并进行分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30例;正常对照组10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安静状态下进行hs-CRP标本采集与HR的检测,并根据HR与hsCRP的高低再进一步将所有患者分成低HR/低hs-CRP;低HR/高hs-CRP;高HR/低hs-CRP;高HR/高hs-CRP四种组合。结果 AMI组高HR/高hs-CRP患者在高HR/高hs-CRP组中占最大比例;三组HR与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AMI组HR与hs-CRP高于UA组高于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hs-CRP与冠心病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两者联合或可以预测病情的等级程度。
- 吴瑰丽钱正明张静
- 关键词:冠心病心率超敏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