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蕾
-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陕西省科研机构创新调查设计与分析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在国家推进"建立全国创新调查制度"的背景上,以陕西省独立民口科研机构为研究对象,以其创新现状与特征为研究内容,采用创新调查的调查方式,根据科研机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调查问卷,对陕西省科研机构自主创新的基本情况、产学研结合、创新信息及技术来源、创新成果及转化、政府政策对创新的影响、阻碍创新活动的因素以及转制机构产品、工艺、营销创新等7方面的信息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通过对回收问卷的系统分析,得出陕西省科研机构创新现状较好、产学研合作开展广泛等结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 陈红亚施蕾
- 企业与政府研发经费投入最优比例测度——以陕西为例
- 2014年
- 在对陕西省研发经费投入规模以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陕西省企业和政府研发投入最优比例的研究,发现陕西省政府研发投入占比较高,企业研发投入规模增速很快,但企业所占比例偏低,陕西省企业还未成为真正的科技投入主体和科技创新主体。
- 谢铭施蕾
- 关键词:研发投入强度企业研发投入
- 陕西省财政科技支出与经济增长的面板协整分析
- 2014年
- 在分析陕西省财政科技支出规模以及支出占财政总支出、占GDP的比例的基础上,进行陕西省各地市(区)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发现陕西省财政科技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建立含有地区固定影响的变系数模型,对各市(区)的财政科技支出弹性系数进行估计,陕西省十个市的平均财政科技支出弹性系数达到0.670 4。
- 谢铭施蕾
- 关键词:面板数据协整关系财政科技支出经济增长
- 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调查与分析研究
- 2014年
- 科技计划是影响科学技术及相关环境未来发展的行动方案,是政府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的基本形式。因政府设立科技计划项目越来越多、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科技计划执行情况和效果受到多方关注。陕西省省级科技计划分为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以及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计划。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计划作为陕西省科技计划体系三大计划之一,对其分析研究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意义。通过对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计划项目历年立项和验收数据的分析,以及2012年度项目实施情况的统计调查,全面掌握该计划的运行现状。结果表明陕西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存在对项目承担单位调研不足、监管力度不足、验收不及时,以及成果登记量较少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意见和建议:必须完善立项制度、加强法规执行、重视中期评估,以及加强对成果登记工作宣传等建议。
- 陈红亚施蕾
- 2012年陕西省R&D经费投入强度分析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R&D经费投入强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即R&D/GDP)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深层次解析了陕西省近年来R&D经费投入强度呈下降趋势的原因,并给出对策建议。
- 施蕾
- 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实现度评价研究——以《陕西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目标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为了科学评价陕西省"十二五"规划目标值的阶段实现程度,选取《陕西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目标中可量化的指标,形成指标体系。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模型对陕西省"十二五"科技规划目标实现度进行测算评价。结果显示,"十二五"前半期,陕西省科技规划目标实现度总体态势良好,其中科技产出成效显著,科技人力资源投入增长,但创新财力投入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较低。
- 施蕾陈红亚杨忠勇
- 关键词:指标体系
- 基于因子分析的陕西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为了对陕西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做出综合评价,以2011年全国31个省区工业企业截面数据为样本,通过综合测度方法构建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各指标得分和综合得分排名,提出了陕西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改进建议。
- 施蕾谢铭陈红亚
- 关键词:自主创新综合评价
- 陕西研发资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模型与实证
- 2015年
-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陕西是科教大省,拥有丰富的研发资源;同时,近年来陕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优势产业的支柱作用不断增强。以陕西八大支柱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产业发展及研发资源配置的现状;依据协整理论,测定了陕西省研发资源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建立了回归模型,得出研发资源对陕西装备制造工业、能源化工工业等产业的促进作用显著;最后针对各支柱产业的特点提出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 陈红亚谢铭施蕾
- 关键词:研发资源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