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东晖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页岩
  • 2篇气田
  • 1篇页岩气
  • 1篇页岩气开发
  • 1篇游离气
  • 1篇四川盆地
  • 1篇盆地
  • 1篇区块
  • 1篇吸附气
  • 1篇含气
  • 1篇含气量
  • 1篇产能评价
  • 1篇常压

机构

  • 2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2篇李东晖
  • 1篇聂海宽
  • 1篇康玉柱
  • 1篇郭少斌
  • 1篇杨振恒

传媒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特种油气藏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深层页岩含气量评价及其差异变化--以四川盆地威荣、永川页岩气田为例被引量:10
2022年
近年来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逐渐走向深层,但对高温高压条件下页岩吸附特征、游离气的赋存特征还不清楚,制约了深层页岩气大规模开发。以四川盆地威荣、永川地区深层页岩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有机碳含量和孔隙度的样品开展了高温高压(135℃、80 MPa)等温吸附实验和孔隙度实验,计算了页岩吸附气量、游离气量和总含气量的理论值,并与实际值进行对比。研究表明:①页岩吸附气含量随着压力增大逐渐增加,当压力大于40 MPa后,吸附气量增加趋于平缓,最大可达4.46 cm^(3)/g。②页岩理论含气量随着地层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当地层压力达到80 MPa时总含气量达到最大,此时理论最大值为11.3 cm^(3)/g;计算的游离气含量为6.8 cm^(3)/g,吸附气含量为4.5 cm^(3)/g,分别约占总含气量的60%和40%;游离气/吸附气比例随深度增加逐渐增加。③基于现场解吸实验,实测威页11-1井总含气量最大值为5.95 cm^(3)/g,最小值为3.29 cm^(3)/g,平均为4.52 cm^(3)/g,对比理论含气量10.3 cm^(3)/g,表明有近50%的气体在抬升过程中散失,同时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深层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复杂性,建议加强对保存条件的研究。
苏海琨聂海宽郭少斌郭少斌杨振恒李东晖卢婷刘秘
关键词:吸附气游离气含气量四川盆地
中美典型常压页岩气开发对比与启示
2024年
为解决中国常压页岩气单井产能低、工程工艺技术不成熟、效益开发难度大等问题,探索合理开发途径,以美国Fayetteville页岩气田和中国东胜页岩气区块为例,基于2个页岩气田的地质特征,从有利区评价、单井产能、工程成本情况等方面展开评价对比。研究表明:东胜区块页岩气有利区评价与Fayetteville相当,但东胜区块尚处于开发早期,且埋深更大,地质条件更复杂,需结合后期开发特征,借鉴Fayetteville气田的开发经验,进一步精细深化分区分类评价;Fayetteville、东胜页岩气均采用分区滚动开发的模式,逐步提升配套工程工艺技术,但东胜区块压裂用液强度、加砂强度均低于Fayetteville气田,平均单井EUR偏低,需持续攻关;Fayetteville气田和东胜区块均坚持持续攻关降本的目标,单井综合成本不断降低,但东胜区块仍需进一步攻关降本,力争单井综合成本降至3000×10^(4)~3500×10^(4)元以内。中国常压页岩气地质资源量大,是未来增储上产的主阵地,通过进一步明确有利区,攻关配套工程工艺技术,降低综合成本,实现全面效益开发,将对中国页岩气长期上产稳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王纪伟宋丽阳康玉柱魏海鹏陈刚李东晖
关键词:产能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