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宝桂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3篇干预
  • 2篇睡眠
  • 2篇睡眠质量
  • 2篇外科
  • 2篇颅内
  • 2篇健康教育
  • 2篇病人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畸形
  • 1篇动脉瘤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行为干预
  • 1篇穴位
  • 1篇穴位按摩
  • 1篇循证
  • 1篇循证护理
  • 1篇饮食疗法
  • 1篇照顾

机构

  • 7篇佛山市中医院

作者

  • 7篇李宝桂
  • 2篇邓蕴怡
  • 2篇陈哲子
  • 2篇何巧萍
  • 1篇关次宜
  • 1篇肖丽卉
  • 1篇李桂英

传媒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全科护理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穴位按摩配合饮食疗法对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头痛的护理干预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配合饮食疗法对减轻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头痛的效果。方法对64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饮食疗法能有效地缓解早期头痛,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主动性,促进机体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宝桂陈哲子邓蕴怡
关键词:颅脑损伤头痛穴位按摩饮食疗法
症护匹配理念应用于颅内动静脉畸形青年病人术前焦虑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症护匹配护理在颅内动静脉畸形青年病人术前焦虑改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于我院并行手术治疗的颅内动静脉畸形青年病人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护理,试验组接受症护匹配式心理护理,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状态与特质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心理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症护匹配护理对改善颅内动静脉畸形青年病人术前焦虑效果显著。
李宝桂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青年焦虑
外科高风险带管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外科高风险带管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 80例留置高风险管道患者,根据管道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专科常规管道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认知行为水平以及非计划拔管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率为87.50%,认知行为、依从性提升率为92.50%,均高于对照组的67.50%、6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外科高风险带管患者中,能明显提升患者的认知能力,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适合进行推广。
关次宜李桂英林观调李宝桂
关键词:外科健康教育路径
临床循证护理对颅内动脉瘤手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通过探讨临床循证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观察此种护理干预下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情况,并与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以寻找最佳方案。方法选取80例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后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是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0例与接受临床循证护理的观察组40例,对比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入睡时间、夜间苏醒、比期望的时间早睡、总睡眠时间、总睡眠质量、白天情绪、白天身体功能及白天思睡评分均较低,术后4、12及24 h的疼痛程度较低,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情感健康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循证护理应用于低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中,相比于常规护理手段而言能够更好的缓解术后疼痛程度,改善睡眠及生活质量。
李宝桂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外科手术患者及照顾者的护理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脑外科手术患者及照顾者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本院脑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心理状况评分,照顾者负荷评分与对照组相近,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心理状况评分,照顾者负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外科手术患者及照顾者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后,有利于减轻其心理负担,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并提升康复效果。
李宝桂何巧萍
关键词:认知行为干预脑外科手术护理照顾者
系统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干预效果
2023年
探讨对脑出血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收录的样本均已确诊为脑出血,他们的诊治时间均在2021.1与2022.6之间,共200例,分组的具体情况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常规给予系统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变化、治疗依从性、疾病认知度与睡眠质量改善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的HAMD与HAMA评分更低(P<0.05);经统计,研究组中仅出现7个不依从病例,而对照组比它多出了17个,显然,研究组依从人数占比更大,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研究组疾病认知度评分更高,PSQI评分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96例,占96.00%,,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79例,占79.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疾病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改善睡眠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对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何巧萍李宝桂钟文婷
关键词:系统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脑出血睡眠质量
开颅术后难愈性伤口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3年
目的:对颅脑外科开颅术后难愈性伤口进行原因分析,研究护理对策,促进开颅术后难愈性伤口愈合。方法:通过对26例头部难愈性伤口从细节上分别进行不同的原因分析,对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有效护理措施及合理的换药方法。结果:除一例患者因病情恶化而死亡外,其余伤口均不同时期愈合。结论:对开颅术后难愈性伤口进行护理,找出影响开颅术后伤口不愈合的原因,在护理头部伤口时解决特殊影响因素是促进伤口愈合的关键。
邓蕴怡陈哲子李宝桂肖丽卉
关键词:难愈性伤口开颅术后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