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正纲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3篇星载
  • 2篇频段
  • 2篇毫米波
  • 1篇电磁仿真
  • 1篇定向耦合器
  • 1篇多波束
  • 1篇多波束天线
  • 1篇多芯片
  • 1篇多芯片组件
  • 1篇锁相
  • 1篇天线
  • 1篇频率源
  • 1篇耦合器
  • 1篇微带
  • 1篇微带线
  • 1篇谐波混频
  • 1篇谐波混频器
  • 1篇芯片
  • 1篇芯片组件
  • 1篇接收机

机构

  • 5篇中国空间技术...

作者

  • 5篇李正纲
  • 3篇徐辉
  • 2篇邓向科
  • 1篇杨毅民
  • 1篇于洪喜
  • 1篇张波
  • 1篇李欣
  • 1篇吕游
  • 1篇张晓阳
  • 1篇杨超越
  • 1篇张文政

传媒

  • 4篇空间电子技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宽带细步进MCM频率源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上边带调制器的10~20GHz宽带细步进MCM频率源设计方法。其中放大和倍频部分采用全芯片设计,大大减小了整个频率源电路的尺寸和重量。测试结果表明:该频率源输出信号可以覆盖10~20GHz,最小调谐步进...
杨超越张波邓向科李正纲
关键词:锁相频率源宽带
一种结构新颖的星载S频段Butler矩阵
2014年
文章提出并实现了一种结构新颖的星载S频段8×8规模的Butler矩阵,单元电路采用小型化微带分支线定向耦合器,采用了标准的双面PCB工艺制作。实际制作的样品工作在S波段,实测插入损耗为1.2 dB。样品尺寸仅为155 cm×145 cm,是一种适合于在微波频段多波束天线使用的波束形成网络。文章中给出了具体设计过程和测试结果。
李正纲徐辉杨毅民
关键词:S频段BUTLER矩阵多波束天线
毫米波双路集成接收前端设计与仿真被引量:1
2015年
文章给出一种毫米波双路集成接收前端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技术,工作频率为150GHz,主要功能是将天线接收到的V和H两路线性双极化的毫米波射频信号下变频到中频,通过检波放大为直流信号输出。通过采用MMIC技术、电磁仿真技术和三维布局技术,不但提高了接收前端的集成度,而且具备高灵敏度的优点。
徐辉李欣李正纲
关键词:电磁仿真
星载183GHz分谐波混频器的设计被引量:2
2013年
文章采用TERATECH公司研制的肖特基二极管,设计了一种星载183GHz分谐波混频器。长9mm、宽0.42mm的混频器电路被放置在腔体中,包括波导过渡到微带的本振和射频频率匹配部分。仿真结果表明本振功率仅为3mW时,变频损耗在173GHz^193GHz频率范围内小于9dB,变频损耗幅度平坦度小于1dB。
张晓阳于洪喜徐辉李正纲吕游
一种星载V频段接收机的设计被引量:4
2021年
随着高通量通信卫星系统发展,为了获得更多的频率资源,系统工作频段开始向频率资源丰富的Q/V频段过渡。为了满足通信卫星系统对微波接收机向V频段的发展应用需求。文章给出了一种星载V频段接收机的设计和工程实现方法。设计基于多芯片组件技术,通过对毫米波频段电路的精确仿真,将多种功能芯片封装在同一射频管壳中,实现了设备的高集成度;通过对毫米波频段星载接收机的稳定性设计、宽带互联设计等整机集成设计技术的研究,实现了设备的高稳定性;首次使用基于MHEMT低噪声工艺的微波单片集成电路芯片(MMIC)使得设备具备低噪声特性。研制的V频段接收机的工作带宽达到2.5 GHz,是现有通信卫星载荷中带宽最宽的接收机,噪声系数小于3.5 dB,满足系统使用要求。该V频段接收机是Q/V馈电载荷的关键设备,实现了对未来高通量通信卫星重要的技术储备,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通信卫星系统。
邓向科张文政李正纲
关键词:毫米波接收机多芯片组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