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英杰

作品数:15 被引量:171H指数:6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蒸散
  • 3篇气候
  • 3篇降水
  • 2篇对称性
  • 2篇灾害
  • 2篇蒸散量
  • 2篇时空变化特征
  • 2篇时空演变特征
  • 2篇突变
  • 2篇农牧
  • 2篇农牧交错带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气候带
  • 2篇自然灾害
  • 2篇作物蒸散量
  • 2篇积温
  • 2篇交错带
  • 2篇干旱
  • 2篇北方农牧交错...
  • 2篇PENMAN...

机构

  • 15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国科学院遥...

作者

  • 15篇李英杰
  • 9篇延军平
  • 3篇王文静
  • 2篇刘永林
  • 1篇丁立平
  • 1篇董治宝
  • 1篇李双双
  • 1篇王鹏涛
  • 1篇张正栋
  • 1篇彭浩南
  • 1篇房喻
  • 1篇吴炳方
  • 1篇刘静
  • 1篇傅伯杰
  • 1篇吕一河
  • 1篇张立伟
  • 1篇夏卫生
  • 1篇曾源
  • 1篇韩玉飞
  • 1篇李慧妍

传媒

  • 2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灾害学
  • 1篇农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秦岭南北气候干湿变化与降水非均匀性的关系被引量:16
2016年
选取1960—2014年秦岭南北27个气象站点的逐月气象资料,基于Hurst指数、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秦岭南北干湿变化、降水非均匀性及两者相关性。结果表明:1近55 a来秦岭南北趋于干旱化,1994年气候突变后干旱化趋势尤为显著,Hurst指数表明此干旱化趋势将进一步持续。地域上,以秦岭主山脉为界,秦岭南北呈"南湿北干"的空间格局。2秦岭以南降水集中度(PCD)高于秦岭以北,全区PCD呈显著上升趋势,且有自西向东扩展的演变趋势。3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与PCD呈显著(P<0.02)正相关,秦岭以南普遍高于秦岭以北;而SPEI与降水集中期(PCP)的相关性则较差。4秦岭南北大部地区降水越分散,气候越趋于干旱。
李英杰延军平刘永林
关键词:干湿变化
美国圣安德烈斯断裂带强震活动规律及未来趋势研讨被引量:5
2016年
本文选取1900年以来圣安德烈斯断裂带M_w≥6.8强震数据,在可公度理论和对称性原理的基础上,采用蝴蝶结构图和可公度结构系方法分析了圣安德烈斯断裂带M_w≥6.8地震的时空对称性,并探讨可能触发地震的主要天文因素,从强震触发机理上验证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圣安德烈斯断裂带M_w≥6.8历史地震可公度性良好,2017年发震信号较强。历史强震震中空间上呈现明显的"西北-东南"对称回旋迁移规律,由此判断下次强震往东南方向(116°W,34°N附近)迁移可能性较大。相关分析显示,在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率较大的年份该断裂带易发生强震,且多数强震发生在太阳黑子峰值年,这也进一步佐证了2017年该地区发生强震的可能性。
李英杰延军平唐宝琪王文静
关键词:强震可公度震中迁移
韩江流域近50年极端气候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6
2017年
为掌握南方湿热山区典型流域(韩江)的极端气候事件变化规律和趋势,利用中国气象数据服务共享网和广东省气象局提供的韩江流域及附近13个台站1965—2014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的日数据资料,通过RClimDex极端气候指数计算软件、IDW空间插值、R/S分析等方法,计算分析了与植被生长水热条件、寒旱灾害直接相关的极端气候指标。结果表明:1)韩江流域极端高温事件增多,极端低温事件减少,气温存在变暖趋势,极端持续指数与极端气温指数呈现出很好的一致性;2)过去50年极端降水指数均有所增加但变化趋势不显著,极端降水表征量级的指数相对表征强度的指数增加速率更快;3)各极端降水指数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布差异,但整体上呈现"自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减"的分布格局;4)R/S分析表明流域未来气候究竟存在"暖干化"还是"暖湿化"的倾向具有不确定性。根据极端气候的变化适时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十分必要的。
万露文张正栋李英杰张杰叶晨
关键词:极端气温极端降水
用于检测神经毒剂的荧光传感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神经毒剂的荧光传感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荧光传感薄膜是基于四苯乙烯修饰的偶氮硼‑二醌甲基衍生物,该衍生物兼具四苯乙烯和偶氮硼‑二醌甲基两者的优良性质,其中四苯乙烯的引入改善了偶氮硼‑二醌甲基...
彭浩南周志杰朱晓林李英杰周思维刘静丁立平房喻
华东地区≥10℃积温的时空演变特征
利用1961-2013 年华东地区86 个气象台站的日平均气温等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法、克里金空间插值法(Kriging)、Mann-kendall 突变检验以及Pearson 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该区域近53a日平均气温...
唐宝琪延军平李英杰
关键词:气候变化突变气候带
北方农牧交错带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变化与成因分析被引量:21
2016年
利用北方农牧交错带46个气象站1961-2013年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法计算该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ET_0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系数、气象因子对ET_0的贡献率,并通过趋势分析、GIS空间插值方法对这些指标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北方农牧交错带年ET_0平均值在839~1097mm,近53a来以0.21mm·a^(-1)的速率减小。(2)空间分布上,ET_0总体呈现"一高二低"的分布格局:陕北高原为高值区,大兴安岭北部高纬地区、青东农区及陇中片区为两大低值中心区。且陕北高原、陇中及青东农区61%的站点ET_0平均以0.85mm·a^(-1)(P<0.05)的趋势递增,而吉林西部、科尔沁沙地、辽西地区则呈明显减小趋势。(3)气象因子对ET_0的贡献受ET_0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和气象因子的相对变化共同影响,其中北方农牧交错带ET_0对相对湿度最敏感,其次为平均风速;但近53a来风速呈极显著下降趋势,下降速率达0.0154m·s^(-1)·a^(-1)(P<0.001),因此,综合分析结果表现为风速对ET_0的贡献量最大,说明北方农牧交错带ET_0下降主要归因于风速的降低。
李英杰延军平王鹏涛
关键词:参考作物蒸散量PENMAN-MONTEITH公式北方农牧交错带
陕西省旱涝灾害多时空尺度特征与趋势判断
陕西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南北横跨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具有鲜明的景观空间异质性,是个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在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之下,区域气候响应敏感,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严重威胁区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因此,...
李英杰
关键词:干旱洪涝对称性
基于综合指标法的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有效性评价研究被引量:56
2016年
将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纳入到传统的以保护区为基础的自然保护之中是生态保护研究的新领域。利用综合指标方法,分析了中国从2000-2010年的4种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特征;并对中国的七大生态保护和恢复区域的服务空间保护成效进行评价,提出了国家尺度上的生态系统服务保护优先性分级。主要结论为:1中国的生态系统服务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显著增加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显著减少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及华北地区。黄土高原的生态系统服务提高主要是农田向草地和林地、草地向林地的转换引的;华北地区的降低主要是耕地的减少以及人工用地的增加引起的;东北地区是由于林地向耕地草地、耕地向湿地与人工用地的转换引起的。2七大生态保护和恢复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均为增加趋势而且显著增加面积大于减少面积;显著增加面积最大的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最小的为重点生态功能区;显著减少最大为重要生态功能区、最小的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区。而且,对服务的保护成效在重要生态功能区最高,其次为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其余区域均小于全国平均水平。3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保护优先性等级中,极高级别占到了国土面积的26.18%,保护的生态系统服务量占到全国总量的64.19%,保护成效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47倍。
张立伟傅伯杰吕一河董治宝李英杰曾源吴炳方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
陕西省省级体育社团改革研究
体育社会组织是实现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提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中央提出全面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省级体育社团作为全国性体育社团及基层体育...
李英杰
关键词:脱钩
基于J2EE的农用地流转系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近年来农用地流转市场的繁荣,土地供需信息的极大需求及流转工作的日益频繁,对土地管理部门的监管和审批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加快搭建农用地流转系统平台,以现代化信息手段促使农用地顺利合理流转,提高农用地利用效率和农户收益,笔者在对农用地流转现状及方式的深入分析基础上,以实用性和平台建设为指导,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编程及数据库技术,开发了基于J2EE技术的B/S架构的农用地流转系统。该系统从功能结构设计入手,对系统流程和数据库结构进行了合理设计;实现了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确权登记数据更新自动化管理,确保了流转信息的对称和渠道的通畅;建立了流转业务管理员跟踪管理机制,实现各级管理员审核、合同归档的完整业务流程,有利于提高农用地流转管理效率。
李英杰夏卫生刘香蔚张鄢李慧妍韩玉飞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用地系统设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