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莉

作品数:8 被引量:169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新区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国家级新区
  • 2篇城市
  • 1篇地级
  • 1篇地级市
  • 1篇地理加权回归
  • 1篇地铁
  • 1篇地铁线
  • 1篇要素生产率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生产率
  • 1篇数据包络
  • 1篇数据包络分析
  • 1篇碳排放
  • 1篇土地利用结构
  • 1篇区段
  • 1篇区位
  • 1篇区位特征
  • 1篇区域经济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李莉
  • 4篇郭源园
  • 3篇李贵才
  • 3篇张华
  • 1篇林雄斌
  • 1篇叶姮
  • 1篇王乾

传媒

  • 2篇生态经济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开发研究
  • 1篇广东土地科学
  • 1篇国际城市规划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轨道交通对沿线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研究——以深圳市环中地铁线宝安区段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对传统的半径维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通过对轨道做缓冲半径建立起由内及外的范围等级区域,进而计算轨道沿线的带状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半径维数,并记为"缓冲半径维数"。以深圳市环中线的宝安区段及其沿线的区域为例,计算并对比分析该区域不同土地类型的回转半径维数和缓冲半径维数,同时阐述了轨道线对沿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沿线的多种土地利用类型而言,缓冲半径维数比回转半径维数能更好地匹配实际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特征;轨道线对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有吸引作用,对工业用地有明显的排斥倾向,而对保留地则呈现出暂时性的突高特征,对公共设施用地、绿地和城中村则没有明显的影响导向。
郭源园李莉
我国内陆开放区的区位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内陆地区开发开放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趋势。其主要手段就是在中西部内陆地区建立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和制高点,同时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引进内陆开放区的概念,参考内陆国家级新区的战略定位阐述内陆开放区的战略职能并分析其和运行机制。同时,在回顾内陆开放区发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新型城镇化等国家战略对现有内陆开放区进行深入剖析,归纳总结其一般性区位特征,并基于区位分析提出我国内陆开放区选择策略的政策建议,为相关科研决策人员提供参考。
李莉郭源园
关键词:区位特征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功能定位及发展建议--基于GRNN潜力评价方法被引量:63
2015年
从规模总量、经济外向性、创新能力及交通区位4个方面的18个指标构建国家级新区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方法,以9个国家级新区及8个具有重要国家级新区潜质的区域(后统称新区)为对象,对其母城进行新区发展潜力综合评价。研究发现:1新区发展潜力差距较大,其中上海、深圳、广州和天津的新区在发展潜力上具有绝对优势;沿海新区普遍经济外向程度高于内陆新区;重庆是内陆唯一一个可与上海、深圳、广州和天津媲美的国家级新区母城,其在规模总量和经济外向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2在对GRNN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将17个新区分为国际竞争型、全国中心型、区域中心型和特殊战略型4类功能模式。文章最后结合各新区设立的战略目的和潜力评价结果,梳理了不同类型新区功能关联,并针对不同功能模式的新区在其母城支撑条件下,实现其功能定位的实施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叶姮李贵才李莉王乾张华
关键词:国家级新区发展潜力
城市空间形态影响碳排放吗?——基于全国110个地级市数据的分析被引量:24
2016年
全球气候变化对城市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其中重塑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内部联系成为降低碳排放的重要空间策略。目前城市形态与能源使用、碳排放之间关系的研究集中于交通及家庭能源消耗等维度,在城市综合尺度上的研究相对有限。因此,建立城市层面交通、土地利用等形态结构特征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对理解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和制定低碳减排措施非常有意义。文章首先收集2009年全国110个地级以上非工业城市的能源消耗数据测算人均碳排放强度,进而引入城市空间格局、土地利用和城市交通结构变量综合表征城市形态,利用回归模型检验城市形态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最后提出"空间—土地—交通"综合系统的低碳发展框架,以降低城市碳排放水平。
陈珍启林雄斌李莉李贵才
关键词:碳排放城市空间形态交通与土地利用
西部内陆省区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因素——以重庆为例被引量:46
2017年
选取内陆开放的典型区域重庆市作为案例,综合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变异系数等方法,对重庆市1994-2014年间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进行测度和分析,并以区县经济差异(基尼系数)为因变量,选取西部省区中较具普适性的、囊括社会行政、经济、地理区位和政策四个方面的15个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运用岭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别从"全局"和"局部"视角探讨其作用效果。研究表明:(1)研究时段内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持续波动,基尼系数大体处于0.3~0.4之间,并表现出以重庆直辖、加速新型工业化战略及金融危机为三个节点的四阶段演变特征;(2)岭回归结果显示,城镇化、劳动力资源、非市场化、工业化、地形条件和政策倾斜是最为显著的六个影响因素;(3)地理加权回归结果表明,城镇化、劳动力资源、非市场化、工业化和政策倾斜对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特征,但地形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对西部内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科学指导意义。
郭源园李莉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岭回归地理加权回归
国内外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相互作用研究综述被引量:22
2015年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是地理学、经济学和规划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追踪了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相互作用相关的研究。通过国内外研究的对比发现,在城市土地利用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方面,国内外研究基本都认同高密度开发可以减少居民对私家车的依赖,混合土地利用模式对交通出行的影响未形成统一结论,但国外研究尺度多为社区,而国内多为城市;在城市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方面,国内外研究在内容和方法上有较大的同质性,但国内高铁的快速发展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热点;二者相互作用模型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外研究表现出了明显的分异性,国外侧重于二者一体化模型的开发和应用,而国内则倾向于通过协调性评价的研究为政府政策调整提供依据。结合领域内出现的一些热点的问题以及一些新的技术手段,文章最后从基于微观行为的模型开发、GIS的应用以及与环境能源问题的结合等角度对该领域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郭源园李莉李贵才张华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交通相互作用
基于DEA的区域环境绩效研究综述被引量:9
2016年
环境污染与资源耗竭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影响到国家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绩效评估作为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一种环境管理工具,对区域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环境管理绩效改善发挥重要作用。文章首先对区域环境绩效概念内涵、研究方法进行简要评述,重点介绍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的区域环境绩效研究的理论和模型,接下来主要从环境效率评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核算,环境效率及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三个方面对基于DEA的区域环境绩效的实证研究展开了文献回顾,最后从理论、方法和研究视角等角度对基于DEA的环境绩效研究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李莉张华
关键词:环境效率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数据包络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