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华
-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长三角地区典型树种杉木液流速率变化特征被引量:15
- 2014年
- 2012年2月-2013年1月,利用热扩散技术和ECH2O系统对南京东善桥林场的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树干液流速率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连续观测,研究分析了杉木液流速率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的杉木液流速率日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变化曲线表现为单峰曲线。夏季的液流速率最高,峰值为1?45~3?49 kg/h,其次是秋季(0?55~1?91 kg/h),春季的液流速率峰值为0?71~1?44 kg/h,冬季液流速率最低,峰值为0?30~0?85 kg/h。降雨雨量越大,雨后液流速率开始的时间越早,峰值越高,影响持续的时间越长。冬季,降雨开始后液流速率会迅速升高,雨后就会很快降低,而夏季,液流速率会在雨后的白天表现出明显升高,在次日之后会再次降低到原来水平。影响杉木液流速率的主导环境因子存在季节性差异,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春季饱和水气压差(0?884),夏季空气相对湿度(-0?882),秋季饱和水气压差(0?798),冬季林外太阳辐射(0?621),土壤温度是影响杉木日均液流速率的重要环境因子。
- 刘鑫张金池汪春林庄家尧韩诚顾哲衍杨志华
- 关键词:杉木液流速率降雨环境因子
- 苏南丘陵区麻栎林冠层水文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14年
- 为探讨苏南丘陵区麻栎林生态水文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定位观测的方法,于2012年4月至9月对麻栎林的降雨分配过程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累计降雨量470.7 mm,平均场降雨量10.0 mm,小雨占据降雨事件的绝大部分,频率达到70.21%。穿透雨量、树干径流量、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根据回归模型确定了林冠部分的持水能力和树干持水能力分别为0.87 mm和0.11 mm,形成树干径流的最小雨量为3.42 mm。林冠截留率与降雨量、降雨强度以及空气湿度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小雨量级下,随月平均叶面积指数的增加各月林冠截留率增大。月平均林冠截留率与叶面积指数有极显著的线性关系。林冠平均截留率为20.48%。
- 韩诚张金池庄义琳庄家尧刘鑫杨志华顾哲衍
- 关键词:麻栎穿透雨树干径流林冠截留苏南丘陵区
- 长三角区麻栎树干液流的季节变化特征被引量:8
- 2013年
- 2012-05-2013-04,利用树干液流仪和小气象站对南京东善桥林场的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树干液流速率及环境因子进行连续观测,研究分析麻栎树干液流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春、夏、秋季晴天与阴天的液流速率日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白天液流速率高于晚上,晴天液流速率高于阴天,而冬季则波动较大;2)春季液流速率平均峰值约为5.69 kg/h,夏、秋、冬季的平均峰值分别约为春季的1.58、1.08、0.012倍;3)春、夏、秋季液流速率峰值与太阳辐射峰值主要存在滞后效应,约1 ~2h,与空气温度、饱和水汽压差、土壤温度的峰值主要存在置前效应,约1 h;4)春、夏、秋季液流速率及日液流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系数较高,而冬季的相关系数则较低;5)春、夏、秋季液流速率及其日液流量与环境因子的回归模型决定系数均在0.8左右,而冬季的决定系数较低.
- 刘鑫张金池汪春林庄家尧韩诚顾哲衍杨志华
- 关键词:麻栎环境因子时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