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锐

作品数:11 被引量:14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页岩
  • 5篇孔隙
  • 5篇孔隙结构
  • 4篇龙马溪组
  • 3篇五峰组
  • 3篇结构特征
  • 3篇凹陷
  • 2篇地质
  • 2篇东南
  • 2篇盆地
  • 2篇主控因素
  • 2篇涟源凹陷
  • 2篇裂缝
  • 2篇流体
  • 2篇脉体
  • 2篇孔隙结构特征
  • 2篇川东
  • 2篇川东南
  • 2篇大隆组
  • 1篇地质意义

机构

  • 11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石化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 1篇德克萨斯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冀东...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11篇杨锐
  • 8篇何生
  • 3篇何希鹏
  • 3篇董田
  • 2篇易积正
  • 2篇侯宇光
  • 2篇舒志国
  • 2篇郭小文
  • 1篇张柏桥
  • 1篇郝芳
  • 1篇刘计国
  • 1篇胡东风
  • 1篇刘若冰
  • 1篇张汉荣
  • 1篇毛凤军
  • 1篇翟刚毅
  • 1篇高健
  • 1篇黄亚浩
  • 1篇黎茂稳
  • 1篇包书景

传媒

  • 3篇地球科学
  • 2篇石油学报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地质科技通报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页岩油储集层润湿性、孔隙连通性和流体—示踪剂运移被引量:21
2018年
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典型(块状、纹层状和层状)灰质泥页岩的润湿性、孔隙连通性和流体—示踪剂运移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由于页岩油储层具有很强的亲油性和相对较弱的亲水性,而微—纳米级孔隙体系又与其独特的混杂型润湿性密切相关,因此开发了含不同分子大小和反应性能的极性与非极性示踪剂,并应用于毛细管自吸(蒸馏水与含示踪剂的正葵烷)和饱和扩散(含示踪剂的卤水)实验中,实验后的样品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法,检测示踪剂在混杂型润湿性页岩中的分布行为和运移速率。研究结果表明,页岩在三维空间下呈现出特有的“双通道”运移行为:(1)由于其相对较弱的亲水性,孔喉直径大于10nm亲水孔隙体系的传输性非常有限,不吸附示踪剂的有效扩散系数仅为(1~10)×10-13 m2/s,其几何孔道迂曲度高达9.24±3.20;(2)孔喉直径约为5nm的亲油孔隙体系有快速的传输特性,但流体运移行为明显受不同分子大小的阻塞作用影响。
胡钦红刘惠民黎茂稳李政杨锐杨锐孙梦迪
关键词:页岩油润湿性示踪剂流体运移
川东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不同岩相孔隙结构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被引量:18
2020年
四川盆地川东地区是中国页岩气主要产区,目前发现的页岩气主要产自五峰-龙马溪组的富泥硅质页岩,而对富硅泥质和混合质页岩研究较少。为了确定川东地区龙马溪组富硅泥质和混合质页岩的孔隙发育特征,在对龙马溪组页岩岩相划分的基础之上,通过二氧化碳吸附,氮气吸附,高压压汞以及孔隙度测定,X-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实验手段,对比不同岩相页岩孔隙结构特征,研究不同岩相页岩孔隙结构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地区富有机质页岩可划分为富硅泥质页岩相、硅/泥混合页岩相和富泥硅质页岩相,不同岩相页岩孔隙度范围在2.62%~5.65%;(2)页岩储层中孔隙体积以介孔为主,大约占总孔隙的50%~60%,其次是微孔和宏孔,大约占总孔隙的15%~20%,比表面积主要贡献来自微孔和介孔,分别占总比表面积的70%和30%;(3)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发育主要受有机质丰度的控制,粘土矿物含量不是控制页岩孔隙发育主要因素,高有机质丰度页岩可能由于骨架颗粒支撑较弱遭受更剧烈的压实作用使大部分孔隙消失;(4)高有机质丰度富泥质页岩和硅/泥混合页岩也具有较高的孔隙度,与大部分富泥硅质页岩具有相似的孔隙结构,表明富硅泥质页岩相和硅/泥混合页岩相页岩也能发育一定量的纳米级孔隙,可为页岩气赋存提供空间。
霍建峰高健郭小文易积正舒志国包汉勇杨锐罗涛何生
关键词:孔隙结构龙马溪组四川盆地
川东南彭水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及差异性被引量:27
2017年
页岩孔隙结构及差异性是页岩含气性和产能评价的基础性问题.针对川东南彭水地区五峰组与龙马溪组页岩的孔隙结构已有若干研究成果,然而在页岩孔隙结构差异性和有机孔定量特征方面还缺乏研究.利用低温低压氮气吸附测定和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技术,对页岩样品纳米孔隙进行了二维观察与统计以及分形特征计算,研究了3nm至几百nm页岩孔径范围的孔隙结构及其差异性.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有机孔十分发育;氮气吸附测定页岩孔隙形状包含开放型圆筒状、层状结构狭缝状和墨水瓶状等;扫描电镜观察有机孔形态主要有近圆形、椭圆形和多角形等.五峰组和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孔径大小、形态和数量上.氮气吸附测定表明,五峰组页岩孔隙比表面积和总孔容较龙马溪组大,微孔所占总孔的比例也较高;五峰组页岩孔径相对龙马溪组更细窄.扫描电镜二维图像观察与统计结果表明,五峰组有机孔径以小于35nm为主,形态以多角形为主;龙马溪组有机孔径以小于50nm为主,形态多呈近圆形和椭圆形.五峰组页岩的分形维值大于龙马溪组页岩,说明前者孔隙复杂程度较高.
彭女佳何生郝芳何希鹏张培先翟刚毅包书景何陈诚杨锐
关键词:孔隙结构五峰组龙马溪组石油地质
Termit盆地上白垩统Yogou组烃源岩埋藏史、热演化史和生烃史模拟
2023年
Yogou组烃源岩作为尼日尔Termit盆地晚白垩世重要的烃源岩层系,然而缺乏对该套地层的埋藏史、热演化史和生烃史的系统研究,制约了该地区油气成藏规律的认识。结合钻井、地震二维剖面及地球化学等资料,利用BasinMod盆地模拟软件中生烃动力学模型,恢复了Termit盆地Yogou组烃源岩热演化史,分析不同地区烃源岩的热演化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匹配关系,为Termit盆地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表明,Termit盆地热流值具有明显的两段式演化特征,初始热流值较低,古近纪晚期热流值达到最大,热流值介于64.3~69.2 mW/m^(2)之间;新近纪以来,盆地热状态表现为持续冷却,现今热流值介于60.7~67.4 mW/m^(2)之间。Yogou组顶部烃源岩在55 Ma进入生烃门限(R_(o)=0.5%),达到生烃高峰(R_(o)=1.0%)的时间为35 Ma,在27.5 Ma进入高成熟演化阶段(R_(o)=1.3%)。Yogou组烃源岩存在2期生烃过程,晚白垩世末期(70~60 Ma)生烃阶段主要存在于盆地深凹陷区,古近纪(40~20 Ma)是全盆地主要的生烃阶段。盆地不同构造带对比发现,Dinga凹陷烃源岩具有成熟度更高,生烃时间更早和生烃能力更强等特征,可为Termit盆地储层提供充足油气来源。古近纪Termit盆地断裂强烈活动,促使底部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在古近系储层中聚集成藏。研究成果为Termit盆地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提供依据,并为该盆地油气勘探提供理论指导。
王涛王洋袁圣强毛凤军刘计国郭小文杨锐
关键词:裂谷盆地烃源岩盆地模拟热演化史
涪陵页岩气田平桥区块页岩气储层有机质孔发育特征被引量:16
2019年
涪陵页岩气田二期产建区的平桥区块上奥陶统五峰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龙一段)海相富有机质页岩中纳米级有机质孔较发育,是页岩气储层的重要孔隙类型。利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技术和Image-Pro Plus统计软件以及气体物理吸附实验,对平桥区块JY-B井五峰组和龙一段不同小层的14块页岩岩心样品进行了有机质孔形状、数量、孔径分布的观察和统计,并对有机质面孔率进行了计算。利用FE-SEM观察发现五峰组页岩样品有机质孔形状以边缘收缩的多角形为主,龙一段下部页岩样品有机质孔形状多呈不规则椭圆形和近圆形,龙一段上部页岩有机质孔多呈压扁状椭圆形、不规则近圆形和长条形;页岩样品中有机质孔的孔径主要为5~600nm,有机质孔的主体孔径在5~30nm,龙一段页岩样品孔径在100~600nm的有机质孔数量相对较多;五峰组(1小层)和龙一段下部3小层页岩样品平均单颗粒有机质面孔率相对最大,其次是龙一段上部7和8小层;五峰组和龙一段下部与上部页岩样品有机质面孔率与TOC具有不同的正相关关系。采用气体吸附实验得到页岩样品中0.3~10 nm孔隙的累积孔容与TOC呈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表明这部分孔隙中的有机质孔占有重要地位。3套页岩层段有机质孔发育特征及差异性与页岩有机碳含量、矿物组成和构造挤压改造等因素有关。
陈曼霏何生易积正张柏桥舒志国何陈诚杨锐董田
关键词:五峰组龙马溪组
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被引量:37
2015年
孔隙结构是评价页岩储气能力、渗流能力以及是否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关键。以重庆焦石坝JY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富有机质页岩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5块页岩样品开展了有机碳含量、X射线衍射、压汞、氦气孔隙度测定,低温氮吸附、氩离子抛光电镜观察,并结合沥青反射率测定、天然气碳同位素等资料表征页岩孔隙体积、大小和分布特征;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探讨了孔隙结构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表明:1JY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类型主要为无机孔(黏土矿物晶间孔、粒间孔和粒内孔)、有机质孔和微裂缝;2压汞和吸附实验显示页岩孔隙结构相对较复杂,以孔径小于50nm的孔隙为主,微孔提供了大部分的比表面积(约占65%),中孔提供了大部分的比孔容(约占57%),且以四面开放的平行板状孔隙为主,兼有多种其他形态的孔隙;3自白垩纪以来的多次挤压抬升剥蚀过程中,构造应力或温压的变化可能形成了大量微裂缝,沉积环境的差异制约了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的厚度、分布以及有机碳的富集程度;4相关性分析表明,微孔、中孔的比表面积和比孔容与有机碳质量分数关系密切,其中中孔体积和微孔的比表面积表现最明显;黏土矿物和石英质量分数对孔隙结构的影响呈现此消彼长的效果;当Ro<3.0%时,微孔和中孔的比表面积、比孔容与Ro值呈弱的负相关,反之呈现增大趋势,这与过高热演化阶段,生气速率变慢反而制约了纳米级孔隙发育,导致微孔数量减少有关。
杨锐何生胡东风张汉荣张建坤
关键词:页岩气孔隙结构主控因素
川东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深层超压富有机质页岩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2023年
为明确川东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深层超压富有机质页岩的微观孔隙结构及其分形特征,以丁山-东溪地区五峰-龙马溪组深层超压富有机质页岩为研究对象,在查明页岩岩矿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综合运用高分辨率扫描电镜、低温气体(CO_(2)、N_(2))吸附以及高压压汞等研究手段,定量表征五峰-龙马溪组深层超压不同岩相富有机质页岩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基于分形理论,利用低温CO_(2)、N_(2)吸附实验、高压压汞手段获得页岩不同尺度孔隙的分形维数,揭示页岩孔隙结构特征、矿物组成、TOC含量和分形维数的关系及其地质意义.研究表明,川东南丁山-东溪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样品普遍发育有机孔、无机孔(粒间孔和粒内孔)以及微裂缝;孔隙形态主要为楔形、狭缝型以及平行板状等;孔径分布呈多峰型,中孔为总孔隙体积的主要贡献者(约占59%),微孔为总孔隙体积的次要贡献者(约占35%),大孔对总孔隙体积的贡献较小.受矿物类型和含量、TOC含量和成岩作用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不同岩相页岩孔隙演化存在差异,最终造成现今储层的强非均质性和复杂的孔隙结构特征.研究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具明显多尺度分形特征,不同岩相和不同尺度孔隙分形维数特征均存在差异,反映了页岩孔隙结构具有极强非均质性,其中硅质页岩微孔分形维数D1和中孔分形维数D2最大,发育更为复杂的微孔及中孔孔隙结构网络,可提供大量气体吸附点位和富集空间;而富硅泥质页岩具有最大的大孔分形维数D3,指示大孔孔隙空间结构相对更复杂,可提供更大的孔隙容纳空间,利于游离态页岩气的赋存.
刘若冰魏志红加奥启何生侯宇光何庆王涛曾宇杨锐
关键词:微观孔隙结构矿床学
涟源凹陷上二叠统大隆组泥页岩裂缝方解石脉体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启示被引量:10
2019年
针对湘中涟源凹陷上二叠统大隆组黑色泥页岩中油气特征及微观保存条件,选择涟源凹陷XY1井大隆组泥页岩中高角度裂缝方解石脉体,开展了脉体岩相学和阴极发光观察、脉体盐水包裹体和烃类包裹体特征及温压研究,结合泥页岩有机质成熟度及油气生成阶段分析和埋藏-热演化-构造抬升史模拟,确定了裂缝脉体形成时期和深度,讨论了泥页岩油气微观保存条件。研究表明:大隆组泥页岩有机质成熟度R_o为1.2%~1.3%,原始有机质中发育有机孔,泥页岩孔隙内液态油中很少发育有机孔;裂缝方解石脉体由早晚两期形成,边界清晰;早期脉体中发育大量蓝白色荧光的液相烃包裹体和气-液两相烃包裹体,发微弱荧光的气相烃包裹体和不发荧光的甲烷包裹体,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介于93~138℃间,对应古埋深为2 000~3 000 m;晚期脉体中包裹体发育程度差,仅零星见烃类包裹体,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介于50~62℃间,对应古埋深为900~1 100 m;依据早期裂缝方解石脉体中甲烷包裹体激光拉曼参数和甲烷体系状态方程估算甲烷包裹体捕获压力为28.92~41.47 MPa,相应古压力系数为1.10~1.57。根据早晚两期裂缝方解石脉体中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和烃类包裹体的发育程度以及捕获温压信息推断,在燕山-喜山期大幅度构造抬升和地层剥蚀过程中,泥页岩中多期裂缝形成和开启以及成脉古流体活动,对大隆组泥页岩中滞留油气的微观保存条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吴忠锐何生何希鹏翟刚毅黄亚浩赵文韩元佳韩元佳
关键词:涟源凹陷流体包裹体
川东南盆缘常压区页岩裂缝脉体特征及古压力演化被引量:6
2022年
为了查明川东南盆缘常压页岩气区五峰组页岩裂缝脉体记录的古温度及古压力特征,揭示常压页岩气区储层压力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页岩气散失机理.以松坎地区五峰组黑色碳质页岩裂缝脉体内的流体包裹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显微镜光学观察、阴极发光测试、包裹体测温和激光拉曼分析,结合埋藏-生烃-热史模拟,对裂缝脉体中的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和高密度甲烷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松坎地区五峰组裂缝中主要存在着两期脉体充填,M1裂缝脉体形成时间距今约103~86 Ma,脉体较宽、阴极发光颜色为橘红色,其内甲烷包裹体捕获压力为82.6~91.5 MPa,反映燕山中期盆缘地区页岩气藏处在超压状态;M2裂缝脉体生长于M1裂缝脉体两侧,形成时间距今约90~72 Ma,脉体较窄、阴极发光颜色为暗红色,其内甲烷包裹体捕获压力为43.6~47.3 MPa.综合分析认为,川东南盆缘松坎地区五峰组在燕山期经历了由超压至常压的转变.燕山期以来的抬升剥蚀与褶皱变形导致地层内大量页岩气沿着滑脱层发生侧向运移和散失,地层压力快速下降.燕山晚期时,盆内稳定构造区页岩气藏仍处于超压状态,而盆缘地区已降至常压.
曾宇侯宇光胡东风何生刘若冰董田杨锐李欣诚叶云飞
石英结晶度指数:中国四川盆地及周缘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富有机质页岩中硅质为生物成因的定量性新证据被引量:3
2021年
采用石英结晶度指数(QCI)来表征晚奥陶世五峰组(WF)和早志留世龙马溪组(LM)页岩硅质和芦草沟组凝灰质页岩中的"空降型"火山灰脱玻化成因硅质的结晶状态,以期将两种硅质区分开来.研究发现,五峰-龙马溪组不同笔石带页岩中硅质的QCI值不同.WF2~3、LM1~4笔石带页岩中硅质的QCI值明显比LM5~9笔石带页岩和芦草沟组样品中硅质的QCI值低.笔石生物为硅元素在地层中的积累和富集起到了吸附、固定和沉淀的积极作用.WF2~3和LM1~4笔石带页岩中硅质的结晶状态差的原因是此类硅质为生物成因.芦草沟组凝灰质页岩中的硅质来源于"空降型"火山灰脱玻化作用,由于其经历的成岩作用强度较弱,其结晶状态也较差.总体而言,虽然WF2~3和LM1~4笔石带页岩中的硅质经历了较强的成岩作用,且部分样品含有碎屑石英颗粒,但是其QCI值仍低于芦草沟组凝灰质页岩中"空降型"火山灰脱玻化成因硅质的QCI值.换句话说,生物成因硅质的结晶状态比"空降型"火山灰脱玻化成因硅质的结晶状态差得多.因此,QCI是证明富有机质、富硅页岩中的硅质为生物成因的有效的定量指标.
刘国恒翟刚毅杨锐何廷鹏魏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