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前彬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磷酸钙
  • 3篇聚磷酸钙
  • 1篇数学模型
  • 1篇体外
  • 1篇缺损
  • 1篇组织工程支架
  • 1篇组织工程支架...
  • 1篇颌骨
  • 1篇颌骨缺损
  • 1篇下颌
  • 1篇下颌骨
  • 1篇下颌骨缺损
  • 1篇力学性能
  • 1篇可控降解
  • 1篇矿化
  • 1篇降解
  • 1篇工程支架材料
  • 1篇骨缺损
  • 1篇骨修复
  • 1篇骨修复材料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

作者

  • 3篇万昌秀
  • 3篇汪前彬
  • 2篇余喜讯
  • 2篇宋巍
  • 2篇王启光
  • 1篇张小华
  • 1篇谢蟪旭
  • 1篇程世兵
  • 1篇李龙江
  • 1篇王萍

传媒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钾锶复合掺杂聚磷酸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
2010年
目的观察钾锶复合掺杂聚磷酸钙(KSCPP)修复兔下颌骨箱状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2只健康成年日本大白兔分为A、B组,在其双侧下颌骨下缘中部制备15mm×4mm×2mm的骨缺损,在其右侧缺损区,A组植入KSCPP,B组植入羟磷灰石(HA);两组左侧骨缺损区不植骨,作为空白对照。分别于手术4、8、12周处死试验动物,行X线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成骨情况。结果所有动物活动正常,进食好;伤口Ⅰ期愈合,无感染。术后12周:KSCPP部分降解且与宿主骨质呈融合状态,大量新骨长入骨缺损区,骨小梁改建为更致密的板层骨,成骨量较B组多;B组HA与骨界面未融合,无成骨现象;空白组骨缺损区为软组织覆盖,未形成骨连接。结论 KSCPP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是一种良好的骨缺损修复材料。KSCPP亦可能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性,但尚需进一步的免疫组化试验给予证实。
谢蟪旭王萍汪前彬程世兵万昌秀李龙江
关键词:聚磷酸钙骨缺损
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聚磷酸钙的体外可控降解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为研究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聚磷酸钙的体外降解机理和可控降解规律,本文通过分别控制保温时间和烧结温度得到不同工艺条件的聚磷酸钙材料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不同制备工艺材料的物象结构。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氯化氢缓冲溶液为降解介质,通过失重法、钼蓝分光光度法分析材料的降解性能。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材料在降解前后的表面形貌,并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材料的降解速率和制备工艺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同等保温时间下,烧结温度越高,降解速度越快,而同等烧结温度下,保温时间在3~7h之间,保温5h的材料显示了较好的降解性;数学模型得出降解液中磷酸根浓度(y)和时间(t)的关系为y=a(1-e-bt)。
汪前彬王启光宋巍侯旭余喜讯万昌秀
关键词:聚磷酸钙可控降解数学模型
新型骨修复材料复合掺杂聚磷酸钙的降解、矿化及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用复合掺杂方法改性一种新型骨修复材料聚磷酸钙(CPP)以期综合提高材料的理化性能,其中的掺杂元素有钾(K)、钠(Na)和锶(Sr)。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征复合掺杂后材料的晶体结构并通过等离子发射光谱(ICP)分析掺杂后CPP内主要元素含量。以生理盐水为降解介质,通过失重法,钼蓝分光光度法和EDTA-钙红绿素滴定法分析材料的降解性能。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在PBS矿化介质中浸泡样品的表面形貌,定性描述表面矿化沉积物的情况。通过检测多孔材料的抗压强度表征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掺杂改性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材料的降解、矿化和力学性能,NSCPP和KSCPP材料相对于单一掺杂材料具有更显著的优势。
王启光宋巍汪前彬张小华余喜讯万昌秀
关键词:聚磷酸钙降解矿化力学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