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青
-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磷酸铵镁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氨氮的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采用磷酸铵镁(MAP)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高浓度氨氮,对影响氨氮去除率的各个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gCl2与K2HPO4的组合对氨氮去除效果最好,各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为磷氮比(以摩尔比计,镁氮比同)>初始pH>搅拌时间>搅拌速率>镁氮比。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MAP法的适宜条件:磷氮比1.2,初始pH 9.50,搅拌时间4min,搅拌速率100r/min,镁氮比1.1,此时氨氮的去除率可达90%左右。在此条件下,获得的MgNH4PO4.6H2O(即鸟粪石)沉淀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出水pH在7.2~7.4。对经MAP法预处理的垃圾渗滤液出水进行一段时间的生物处理,工艺运行稳定,不存在曝气孔堵塞问题。
- 叶标胡青周礼杰冯亮夏四清
- 关键词:磷酸铵镁法垃圾渗滤液正交试验影响因素
- 两种回流方式倒置A^2O-MBR工艺处理城市污水中试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考察了两种回流方式下倒置A2O-膜生物反应器(MBR)去除污染物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工艺2的回流方式,COD、NH3-N、TN及TP去除率分别达到84.7%、99.2%、62.2%及73.3%,平均出水COD、NH3-N、TN及TP质量浓度分别为42.5、0.25、14.4、0.56 mg/L,基本满足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脱氮除磷效果优于工艺1(TN、TP去除率分别为52.5%、49.5%),而COD和NH3-N的去除率基本不受回流方式影响;膜组件高效截留作用使出水浊度维持在1.0 NTU以下;系统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反硝化除磷作用,有利于强化系统脱氮除磷的性能。
- 胡青夏四清陈清白新征
- 关键词:城市污水
- “引江济太”水系有色溶解有机质的特征与来源被引量:9
- 2010年
- 在"引江济太"水系的调查基础上,分析了有色溶解有机质(CDOM)的吸收光谱、荧光特性及其主要来源,探讨了CDOM与pH、DO、叶绿素a等水质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水体吸收系数a(355)与CDOM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均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它们在河道出入湖口及开阔湖区较低,而在望虞河和太浦河中游较高,这显然与中游河道受纳了两岸污水有关,S值也表明望虞河受外源输入影响最大。通过三维荧光激发-发射矩阵(EEM)分析,发现了5种荧光团,包括2种类蛋白荧光团和3种类腐殖质荧光团,其中类蛋白荧光(特别是T峰)明显强于类腐殖质荧光。研究发现,水体DO浓度、pH值均随CDOM浓度呈指数函数递减。荧光指数(FI)明显偏向生物来源(约1.9),因此,"引江济太"水系CDOM以生物的本地生产为主,河道局部污染水体中的类腐殖质荧光可能来源于污水微生物对藻类产生的溶解有机质的转化,在局部河道中也有一定的外源输入。
- 陈锡超纪颖琳胡青黄清辉
- 关键词:引江济太有色溶解有机质三维荧光
- 盐度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含盐废水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2年
- 总结了国内外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含盐废水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盐度对有机物去除的影响、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对总磷去除的影响以及对微生物活性和膜污染的影响。指出当前MBR处理高盐度废水的研究热点主要是如何降低对各类功能微生物活性的抑制作用,以及降低溶解性微生物产物、胞外聚合物的释放量,从而减轻膜污染,但目前大多数的研究仍处在实验配水阶段。最后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胡青夏四清
- 关键词:含盐废水MBR生物处理膜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