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婷 作品数:7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同时测定小鼠血浆中氯吡格雷及其代谢产物浓度的LC-MS/MS法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建立并验证小鼠血浆中氯吡格雷及其代谢物的LC-MS/MS检测方法 ,研究氯吡格雷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以吡罗昔康为内标,经乙腈沉淀蛋白后,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模式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方式检测氯吡格雷及其活性代谢物、羧酸代谢物和葡萄糖醛酸代谢物的血药浓度。色谱柱为安捷伦Poroshell120 SB-C18柱(100 mm×2.1 mm,2.7μm);流动相为水(含0.1%甲酸)和乙腈(含0.1%甲酸)并按梯度洗脱。小鼠单次灌胃给予氯吡格雷10 mg/kg,测定氯吡格雷及其3种主要代谢物的血药浓度,并研究其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氯吡格雷及其代谢产物在一定测定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提取回收率均大于80%,未见明显基质效应,其日内、日间精密度均较好(RSD<15%),准确度相对误差(RE)为-2.40%~5.00%,稳定性较好。在小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该方法能达到预期的实验要求。结论:所建立的LC-MS/MS分析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测定小鼠血浆中氯吡格雷及其代谢产物浓度,其专属性、回收率、基质效应、稳定性、精密度和准确度等均符合生物样品测定要求。 张梦然 邰婷 米琼宇 吉金子 黄贝贝 贾雨萌 谢红光关键词:氯吡格雷 LC-MS/MS 药物代谢 中肾蛋白检测对癌性和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癌性和结核性胸腔积液(简称胸水)中中肾蛋白(MK)水平及其潜在的诊断价值,并评价其与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鉴别癌性和结核性胸水中的意义。方法选择65例肺癌伴胸水患者作为癌性胸水组,57例结核性胸水患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胸水MK水平,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CEA水平。结果癌性胸水组MK水平[(361.9±194.5)ng/mL]高于结核性胸水组[(119.6±78.1)ng/mL,P<0.001];癌性胸水组CEA水平[(76.3±42.2)ng/mL]高于结核性胸水组[(5.6±4.1)ng/mL,P<0.001]。Ⅳ期肺癌伴恶性胸水患者MK水平[(426.9±162.5)ng/mL]高于Ⅱ+Ⅲ期肺癌患者[(286.1±138.4)ng/mL,P<0.001];化疗后MK水平[(239.4±180.6)ng/mL]低于于化疗前[(356.3±199.4)ng/mL,P<0.001]。胸水MK、CEA诊断癌性胸水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805(95%可信区间:0.84~0.96)、0.863(95%可信区间:0.85~0.97)。当MK的cut off值为183.4 ng/mL时,诊断癌性胸水的敏感性为78.5%,特异性为78.9%,准确度为78.7%;当CEA的cut off值为10.2 ng/mL时,诊断癌性胸水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73.8%、87.7%、80.3%;两指标联合应用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提高至87.7%、91.2%、89.3%。结论胸水MK水平可为癌性胸水的诊断提供参考价值,MK与CEA联合检测对癌性和结核性胸水的鉴别有参考价值。 米琼宇 邰婷 潘玉琴 何帮顺 赵树立关键词:胸腔积液 癌胚抗原 结核 幽门螺杆菌脂多糖作用于胃癌细胞后刺猬蛋白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Ptch-1、Gli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环巴胺(cyclopamine)分别或联合作用于胃癌细胞AGS后,观察刺猬蛋白(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Ptch-1、Gli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1)不同浓度H.pylori LPS作用于AGS细胞24 h,Western blot检测Ptch-1、Gli的表达,找到最佳刺激浓度.以最佳刺激浓度分别作用于AGS细胞24、48、72 h,Western blot法检测Ptch-1、Gli的表达;(2)不同浓度环巴胺作用于AGS细胞24 h后,MTT法检测对AGS的抑制率,求得半数抑制浓度(50%concentration of inhibition,IC50).以环巴胺IC50作用AGS细胞24、48、72 h后,Western blot检测Ptch-1、Gli的表达;(3)AGS细胞培养后分3组,分别用H.pylori LPS、环巴胺、H.pylori LPS+环巴胺作用AGS细胞24 h,另设阴性对照组,应用Western blot法对各组细胞中Sh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tch-1、Gli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不同浓度H.pylori LPS作用于AGS细胞24 h后Ptch-1、Gli的表达升高,且随着浓度增加,表达逐渐增高(P<0.05),最终达到一个平台期,以平台期浓度作为最佳刺激浓度,分别刺激AGS细胞24、48、72 h,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tch-1、Gli的表达逐渐升高,呈时间依赖性(P<0.05);不同浓度环巴胺作用于AGS细胞24 h后,MTT结果显示环巴胺对AGS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P<0.05);以环巴胺IC50作用AGS细胞24 h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Gli的表达逐渐减低,而Ptch-1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H.pylori LPS、环巴胺、H.pylori LPS+环巴胺组分别作用于AGS细胞24 h后,H.pylori LPS+环巴胺联合作用组的Ptch-1表达高于对照组及环巴胺组(P<0.05),而与H.pylori LPS组无统计学差异;H.pylori LPS+环巴胺联合作用组Gli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和H.pylori LPS组(P<0.05),与环巴胺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pylori通过其毒力因子LPS能够影响胃癌细胞AGS的Sh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环巴胺可通过抑制Shh信号通路抑� 周慧 张军 张国新 邰婷 周晓颖 苏静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脂多糖 胃癌细胞 环巴胺 黄芪甲苷IV调节MRP3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IV(AS-IV)对人肝癌细胞HepG2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RP3)的调节作用,为AS-IV可能引发的药物相互作用阐明机制。方法:培养HepG2细胞,用不同浓度AS-IV进行干预,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中MRP3的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5-羧基荧光素(5-CF)的荧光强度,反映MRP的功能;给予MRP3 si RNA干扰,观察AS-IV诱导的MRP3蛋白表达是否增加其外排转运功能;提取胞核、总蛋白,检测胞核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总Nrf2蛋白水平;给予Nrf2 si RNA干扰,观察AS-IV诱导的MRP3蛋白表达是否依赖于Nrf2。结果:200μmol/L AS-IV作用48 h后,细胞MRP3的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胞内5-CF的平均荧光强度(MF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单独给予AS-IV组相比,给予MRP3 si RNA干扰显著增加了胞内5-CF的MFI(P<0.05)。AS-IV增加了胞核内Nrf2的蛋白水平(P<0.01),亦增加了总Nrf2的蛋白表达(P<0.01)。给予Nrf2 si RNA干扰后,AS-IV诱导上调的MRP3被显著抑制(P<0.05)。结论:AS-IV可通过上调MRP3的蛋白表达,增加其外排转运功能,Nrf2的激活在AS-IV诱导MRP3蛋白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提示,AS-IV与MRP3底物合用时,可能会产生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米琼宇 吉金子 邰婷 谷彤彤 周缓关键词: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雷公藤甲素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激素依赖性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雷公藤甲素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雷公藤甲素对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雷公藤甲素对SGC-7901细胞内雌激素受体(ER-α)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雷公藤甲素对SGC-7901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雷公藤甲素还能有效地使SGC-7901的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同时明显下调ER-α蛋白的表达。结论雷公藤甲素能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并且使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其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周期阻滞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下调ER-α的表达有关。 肖婧薇 江振洲 刘晶 邰婷 王涛 张陆勇关键词:雷公藤甲素 胃癌 SGC-7901细胞 增殖 雷公藤甲素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2年 雷公藤甲素(TP)作为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生育、抗囊肿和抗肿瘤等作用,但其治疗窗窄,对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血液系统等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因此临床开发研究受到了一定限制。本文主要针对TP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行整理和归纳,并概述了基于改善TP体内药动学特性所研发的新型TP衍生物和相关制剂,以期为TP的新药开发研究提供助益。 邰婷 江振洲 黄鑫 吉金子 张陆勇关键词:雷公藤甲素 药代动力学 毒性 衍生物 制剂 黄芪甲苷Ⅳ通过影响β-actin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IV(AS-IV)对体外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调节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A.Hy926,用AS-IV进行干预,同时给予或不给予骨架蛋白β-actin聚合稳定剂phalloidin,用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eNOS与单体β-actin结合状态的变化,用L-3H-精氨酸转化为L-3H-瓜氨酸的同位素法测定eNOS活性,I125环一磷酸鸟苷(cGMP)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内cGMP水平,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中eNOS和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水平,总蛋白水平。结果:①AS-IV作用10 min后,细胞内单体β-actin与eNOS的结合明显增加(P<0.05或P<0.01),预先给予phalloidin显著抑制了AS-IV引起的两者结合的增加(P<0.01)。②AS-IV明显增加了eNOS活性(P<0.05)、cGMP含量(P<0.01)、eNOS Ser-1177磷酸化水平(P<0.01)、Akt Ser-473磷酸化水平(P<0.001),预先给予phalloidin明显降低了AS-IV引起的eNOS活性(P<0.05)、cGMP含量(P<0.01)和磷酸化水平的增加(P<0.01),但对Akt的磷酸化没有影响。结论:单体β-actin与eNOS的结合在AS-IV激活eNOS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作用,其主要是通过促进Akt对eNOS Ser-1177的磷酸化来实现的。 米琼宇 邰婷 潘玉琴 何帮顺 赵树立关键词:骨架蛋白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