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珊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1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贵溪市基本农田的空间布局调整研究
- 基本农田的布局调整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将GIS 与基本农田保护相结合,探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基本农田调整的新方法.本文以贵溪市为研究区,对贵溪市土地利用现状耕地及基本农田进行分等定级;根据贵溪市耕地的...
- 钟珊郭熙赵小敏
- 关键词:基本农田耕地质量
- 江西省耕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7
- 2018年
- 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偏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和地统计学方法,对江西省耕地表层(0~20 cm)土壤有效态B、Cu、Fe、Mn和Zn等5种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效态B、Cu、Fe、Mn和Zn总体处于中等以上水平,B表现为强变异性,其他有效态元素均呈中等变异性。空间结构方面,B、Cu、Fe、Mn和Zn的块金效应值依次为15.68%、12.09%、87.63%、77.98%和25.27%,表明B和Cu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Zn呈中等空间相关性,而Fe和Mn空间相关性较弱。空间分布方面,土壤有效B含量表现出"两边低、中间高"的空间分布趋势,Fe、Cu、Zn呈现出较为平滑的空间分布格局,Mn在空间分布上并无明显规律。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偏相关性分析表明5种微量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但并无直接相关性。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高程、坡度、pH、有机质、全氮、成土母质、地貌类型、土壤类型、灌溉能力、秸秆还田方式和常年耕作制度对5种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影响显著(P<0.05)。结果可为江西省测土配方施肥卡制定与耕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及优质高产种植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 江叶枫钟珊饶磊饶磊郭熙
- 关键词:微量元素影响因素
- 耕地地力评价与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等结果的衔接转换
- 2018年
- 选取江西省贵溪市作为研究区域,运用系统聚类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转移矩阵分析和拟合分析,运用GIS软件进行数据的叠加与处理,分析耕地地力评价与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等结果的关系,得出两者的线性回归方程,实现成果的衔接和转换。结果表明:(1)耕地地力等级和农用地自然等别之间的"级""等"变化差异程度不同,水田区和旱地区同一评价单元的耕地地力等级多数低于农用地自然等别;(2)水田区的"等""级"差异程度远低于旱地区;(3)建立了水田区和旱地区耕地地力评价综合指数与农用地自然等指数之间的衔接模型,水田区衔接模型的相关程度明显高于旱地区。利用衔接模型可以在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和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之间进行转换,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
- 钟珊赵小敏郭熙张佳佳黄聪李伟峰
- 关键词:耕地地力评价农用地分等
- 基于耕地综合质量的贵溪市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调整被引量:1
- 2016年
- 以贵溪市为研究区域,从自然条件、质量条件、区位条件、环境条件和生态条件等5个层面选取13个指标,构建耕地综合质量评价体系。结合GIS的数据处理功能,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指数和法计算耕地田块的综合分值,并对贵溪市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按分值进行分等,根据评价质量等级对基本农田进行调入调出分析,使调整后的基本农田质量得到提升,布局得到优化。根据综合评价方法,将分值<60分的耕地调出基本农田,调出面积2 320.33 hm2;将分值≥90分的耕地调入基本农田,调入面积2 454.86 hm2,调入基本农田面积略高于调出基本农田面积,调整后的基本农田总体质量得到提升。
- 钟珊赵小敏郭熙黄聪叶英聪
- 关键词:基本农田
- 近30年余干县耕地土壤碳氮比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3
- 2018年
- 基于1982年余干县第二次土壤普查200个样点数据和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423个样点数据,运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普通克里格法,结合成土母质、土壤类型、耕地利用方式、地形因子、pH、秸秆还田和氮肥施用量,探讨近30年来余干县耕地表层(0~20 cm)土壤碳氮比(C/N)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余干县1982年和2012年土壤C/N均值依次为10.05和11.18,变异系数分别为19.40%和25.04%,均呈中等程度的变异性.经半变异函数分析,块金效应值分别为15.91%和71.25%,表明土壤C/N由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变为更倾向于受随机性因素的主导作用.近30年来大部分区域土壤C/N增加明显,以东部区域增加最为显著.1982年土壤C/N空间变异主要受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地形因子和pH的影响,其影响程度依次为17.3%、14.2%、7.4%和2.3%.2012年土壤C/N空间变异受成土母质、土壤类型、耕地利用方式、地形因子、秸秆还田和氮肥施用量共同作用,其影响程度依次为8.7%、23.5%、28.2%、12.2%、12.6%和42.3%.
- 江叶枫钟珊李婕王澜珂郭熙
- 关键词:成土母质氮肥施用量
- 基于空间适宜性评价和人口承载力的贵溪市中心城区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被引量:43
- 2018年
- 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能够合理引导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控制其无序蔓延。论文以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贵溪市为研究区,从空间适宜性评价、人口承载力、城市规模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简称"两规")衔接等方面探索有效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空间适宜性评价综合考虑自然、空间可达性和生态条件,运用聚类分析法确定区域内不宜作为开发建设的生态底线区域和适宜建设开发区域的高低等级,以此确定城市开发边界的发展方向。通过灰色预测GM(1,1)模型预测研究区2020年人口总量,并基于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承载力验证当地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总量,同时确定城市规模和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以空间适宜性评价、人口承载力、城市规模预测、两规衔接和空间形态控制等方法倒逼缩减建设用地,从而划定城市发展的刚性和弹性增长边界。
- 钟珊赵小敏郭熙叶英聪李伟峰
- 关键词:人口承载力
- 基于空间决策的区域城镇发展与农业生产协调布局优化——以江西省临川区为例被引量:12
- 2019年
- 科学地进行城镇发展空间与农业生产空间的划分,是解决城市无序发展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江西省临川区为例,借助ArcGIS、GeoDa等软件,对临川区耕地综合质量及其自相关关系进行评价,以此确定永久基本农田初步划定成果,采用多准则判断CA模型对城市扩张进行模拟,通过两方面结果的对比与调整,结合城市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和耕地国家利用等别,进行永久基本农田和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结果表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面积为593.46 km^2,初步划定结果主要分布于上顿渡镇、崇岗镇、河埠乡和荣山镇等耕地综合质量较高,且多为高—高聚集的区域。经过城市扩张模拟结果可知,临川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较为显著增加,主要增加面积分布于展坪乡、上顿渡镇以及钟岭街道。城市发展方向和城市扩张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临川区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向西北、东南、西南方向扩张,扩张类型主要为蔓延式扩展。根据耕地国家利用等别将初步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区分为可调入区与可调出区,从而进行永久基本农田区与城市开发边界的优化与协调,形成永久基本农田区与城市开发边界的最终成果。研究结果可为保护耕地资源、避免城市的无序扩张提供参考,也可为今后的划定工作提供借鉴。
- 赵越罗志军曹丽萍钟珊赵杰
- 关键词:耕地自相关
- 贵溪市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现如今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用地管理面临严峻挑战,这将会对基本农田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立足于两规合一,以江西省贵溪市为研究区域,拟探索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方法。在考虑两规、城市开发边界和耕地综合质量的基础上进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从自然质量条件、空间形态和区位条件三方面选取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耕地连片性、斑块形状指数、耕地到农村道路的距离、耕地到农村居民点的距离等5个指标,建立耕地入选永久基本农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指数法对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进行分值确定,根据耕地质量综合指数分值来判断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的优先程度,同时遵循最大相似性原理划分为优先划入型、适宜调入型、重点调控型和缩减退出型4种类型耕地,从而确定划入基本农田的耕地。将城市周边和道路沿线应划入却尚未划入的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达到上级下达指标,做到基本农田保护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且布局更优化。
- 钟珊赵小敏郭熙黄聪李伟峰
- 关键词:两规合一永久基本农田
- 贵溪市中心城区土地开发边界的划定研究
- 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外延式扩张发展带来的城市蔓延等问题,对城市土地的有效开发、空间集约节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划定城市土地开发边界来促进城市紧凑集约化发展,遏制城市蔓延已然成为缓解城市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 钟珊
- 关键词:人口承载力
- 文献传递
- 基于MCR的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定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科学划定建设用地扩展边界是提高城镇化质量、协调人地关系、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关键。基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将建成区和生态保护用地作为两类扩展源,通过构建自然、区位、环境和政策4个阻力因子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获取各个因子阻力系数,得到两类用地扩展的最小累计阻力值,根据阻力差值划分适宜性分区,并利用Hydrology扩展模块确定建设用地适宜扩展路径和隔离带。结果表明:(1)越靠近扩展源,其阻力值越小,建设用地源与生态用地源由于空间分布不一致,各阻力值之间差异较大;(2)基于MCR模型对两类用地扩展的阻力面差值进行建设用地适宜性划分,可分为重点建设区(65 771.64 km^2)、优化建设区(51 103.28 km^2)、限制建设区(21 001.54 km^2)、禁止建设区(17 150.01 km^2)和生态恢复区(11 894.70 km^2),不同适宜性分区对土地开发建设的要求不一样;(3)应用Hydrology扩展模块得到的'谷线'可引导建设用地优化开发,避免盲目的'摊大饼'式蔓延格局;'脊线'可控制建设用地扩展的隔离带,从而打破适宜性区域集中连片的扩展态势。研究结果可为建设用地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提供建议,促进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 易丹赵小敏郭熙匡丽花钟珊许婷
- 关键词:建设用地M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