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灵杰
- 作品数:13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近代西方爱情文学译介的伦理审视
- 2012年
- 从伦理角度来看,特定时期社会文化影响下的翻译伦理以及道德伦理决定了中国近代西方爱情文学译介的动因以及具体策略,而爱情文学译介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伦理,促成新的社会伦理规范的形成。这体现了伦理对于具体翻译活动的解释作用及指导意义,深化了对近代爱情文学的译介研究。
- 操萍钱灵杰
- 关键词:伦理
- 翻译规范与德庇时《中国小说集》英译被引量:4
- 2013年
- 英国著名汉学家德庇时1822年以李渔作品《十二楼》中的《三与楼》《夺锦楼》与《合影楼》为原本翻译的《中国小说集》是其代表性译作。在英译过程的各个阶段,德庇时均受到翻译规范的制约。他选择小说《十二楼》译介受到预备规范的影响;他在英译中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减少译文的异质性,受到起始规范的作用;他在处理小说情节时采取删节、增补与改写等具体翻译方法,则是操作规范规约译者实际翻译过程的体现。德庇时英译《中国小说集》在英语世界的广泛传播,是译者主动适应翻译规范的结果,对当前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钱灵杰操萍
- 关键词:翻译规范
- 论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受众意识——以德庇时英译《好逑传》为例被引量:5
- 2014年
- 翻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能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理解。但因缺乏受众意识,中国文学典籍"走出去"步履维艰。从本质上看,文学典籍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信息传播,受众是影响传播过程的要素之一。译者只有具备受众意识,仔细分析受众类型与受众接受动机,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
- 钱灵杰操萍
- 关键词: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翻译受众《好逑传》
- 周作人翻译思想与实践的阐释学视角研究
- 2007年
- 文章运用伽达默尔阐释学理论,从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三大原则出发,探讨三者与周作人翻译过程中译本的选择、翻译策略的确定,以及对文本的阐释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周作人作为译者的主体性。
- 钱灵杰操萍
- 关键词:翻译阐释学
- 赫施阐释学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孔雀东南飞》英译本为例被引量:1
- 2011年
- 客观阐释学代表人物赫施对"意义"与"意味"进行了区分。前者确定不变,决定了译者主体的受动性。后者变动不居,决定了译者主体的能动性。从赫施阐释学的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对《孔雀东南飞》英译本的深入分析,探讨了译者主体性的哲学理据。
- 钱灵杰陈光明
- 关键词:赫施阐释学译者主体性《孔雀东南飞》
- 刘炳善散文翻译思想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翻译家刘炳善在英国散文翻译实践中,认为散文翻译必须译性之所近之作,散文译者应具备坚实的文化基础与高度的责任感,散文风格翻译应细察原意并熔铸新词。他对散文翻译选材、散文译者素质以及散文风格翻译均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观点,形成了系统的散文翻译思想,对我国译介英国散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钱灵杰操萍
- 关键词:散文翻译翻译思想
- 论口译教学中预判能力的培养被引量:1
- 2014年
- 分析口译教学中培养学生预判能力的必要性,指出预判能力包括语言预判能力和非语言预判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预判能力,应引导学生关注词法、句法、章法,夯实语言基础;培养学生的非语言预判能力,应引导学生从场合和话题两方面累积言外知识,做好译前准备。口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预判能力,有助于学生协调口译过程中的精力分配,提升口译与口译教学效果。
- 钱灵杰操萍
- 关键词:口译教学
- 化语言的多维理解为译文的形神兼备——杨宪益、戴乃迭《伤逝》译本的阐释学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结合美国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分析了杨宪益、戴乃迭所译鲁迅爱情小说《伤逝》在"作者个人词汇""话语语气价值",以及"原文语法风格"方面的翻译得失,认为在翻译活动中对于原文语言的多维理解有助于译文的形神兼备。
- 操萍钱灵杰
- 关键词:阐释学《伤逝》
- 英国东印度公司译员典籍英译研究述评被引量:1
- 2015年
- 英国东印度公司译员向英语世界译介了大量的中国文学、法律、宗教典籍,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介绍英国东印度公司译员典籍英译作品,总结现有的研究成果与不足之处,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英国东印度公司译员典籍英译的研究。
- 钱灵杰操萍
- 关键词:译员典籍英译
- 交往伦理与典籍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以《孔雀东南飞》英译本为例
- 2012年
- 哈贝马斯交往伦理尊重知识的客观性,承认理解的合理性。前者决定了译者主体的受动性,后者决定了译者主体的能动性。从哈贝马斯交往伦理的理论视角,对《孔雀东南飞》英译本进行分析,探讨了译者主体性的哲学理据。
- 操萍钱灵杰
- 关键词:哈贝马斯交往伦理译者主体性《孔雀东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