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电站
  • 2篇直流
  • 2篇无功
  • 2篇无功补偿
  • 2篇无功补偿装置
  • 2篇集成式
  • 2篇变电
  • 2篇变电站
  • 2篇补偿装置
  • 1篇电力
  • 1篇电力设备
  • 1篇电容
  • 1篇电容器
  • 1篇电压
  • 1篇一体化
  • 1篇直流输电
  • 1篇智能变电站
  • 1篇智能化
  • 1篇智能控制
  • 1篇智能终端

机构

  • 6篇西安高压电器...
  • 2篇浙江省电力设...
  • 2篇国网浙江省电...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韩云
  • 2篇殷晓刚
  • 2篇廖志超
  • 2篇况骄庭
  • 2篇王志勇
  • 1篇郑伟
  • 1篇贺恒鑫
  • 1篇戴冬云
  • 1篇张佳鑫
  • 1篇王岗

传媒

  • 4篇高压电器
  • 1篇电力电容器与...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10kV智能化集成式无功补偿装置技术探讨
根据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对无功补偿设备的要求,需要研制新型的智能化集成式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该装置由集合式并联电容器、隔离接地开关、串联电抗器、放电线圈、智能元件等组成,并联连接于交流三相电力系统中,用来改善功率因数、稳...
韩云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无功补偿设备并联电容器
文献传递
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系统过电压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对于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系统,考虑到其线路之间的电磁耦合,一极发生故障将同时在健全极线感应出过电压,对正常运行极的换流站设备和线路造成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对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的过电压特性的研究是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设计的核心技术环节。为了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笔者以溪洛渡±500 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为例,结合此工程主回路设计方案,利用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对±500 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的各种过电压特性进行系统研究。通过系统模拟仿真,综合分析避雷器限压作用的影响,这些研究对于防范类似故障的发生以及处理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廖志超贺恒鑫韩云张佳鑫
关键词:同塔双回高压直流输电避雷器过电压
一种组装式变电站的探讨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常规变电站基建周期长,接线复杂,数字化变电站各设备联调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变电站方式,该方案采取了设备模块化,通过组装构成变电站的设计思路。通过对此种变电站方式的总体设计方案、关键设备技术、一体化组装方案的简要介绍和分析,从根本上解决了常规变电站和部分数字化变电站基建、一二次设备运输以及联调问题。
韩云周兴扬王岗王志勇况骄庭
关键词:一体化
浅谈智能高压电力设备与传统高压电力设备的差异被引量:5
2012年
从中国提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以来,智能变电站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而作为其重要设备之一的智能高压电力设备,应具有测量数字化、控制网络化、状态可视化、功能一体化和信息互动化等特征。各企业、研究单位都进行了各自的研究,笔者综合分析了这些研究成果,认为其大多数产品设备是高压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的简单叠加,对高压电力设备的智能化的理解各不相同。为了智能高压电力设备更好的发展,推动智能变电站的建设,笔者就智能高压电力设备这一概念,从结构、功能划分、集成度、传输规约4个方面介绍了智能高压电力设备与传统高压电力设备的差异。
殷晓刚韩云郑伟
关键词:智能组件集成度
10kV集成式无功补偿装置智能终端的研制被引量:3
2015年
根据智能变电站对无功补偿设备的要求,需要进行研制智能化集成式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智能终端,根据特性功能划分,把测量IED、空调控制IED、隔离/接地开关控制IED、避雷器在线监测IED、保护IED整合为无功补偿装置智能终端,结合集成式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的就地运行情况完成智能非电量保护、隔离/接地开关控制、避雷器运行参数状态,实现无功补偿装置的智能控制、保护、运行状态监视和综合判断等功能。该智能终端完成研制对实现集成式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的智能化有着重大意义。
韩云周兴扬王涛王志勇况骄庭
关键词:智能终端智能控制
交直流混合微网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58
2012年
结合交流、直流微网各自优点以及中国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输出特点和中国负荷的供电需求,笔者介绍了交直流混合微网的优点及我国的微网技术的发展,分析了国内外交直流混合微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根据某科技产业园的负荷和电能质量需求,提出了适合中国优质电力产业园区供电需求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技术方案;在现有微网技术研究基础上,讨论了中国交直流混合微网的关键技术和研究方向。
殷晓刚戴冬云韩云廖志超
关键词:微网交直流混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