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沛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持水量
  • 1篇土壤孔隙
  • 1篇土壤孔隙度
  • 1篇土壤物理
  • 1篇退耕
  • 1篇退耕还林
  • 1篇温度
  • 1篇持水量

机构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王玲
  • 2篇冯茂松
  • 2篇何沛
  • 1篇洪志刚
  • 1篇白文玉
  • 1篇李英姿

传媒

  • 1篇土壤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兴文县香椿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以柳杉人工林、柏木人工林及耕地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定植年限香椿人工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结果表明:①香椿人工林土壤体积质量随定植年限的增长而减小,不同林分在0~40cm土层中,土壤体积质量以定植4年香椿林为最大,柏木人工林最小,分别为1.58g/cm。和1.31g/cm。。②随定植年限增加,土壤孔隙度、持水量及贮水量均增大,各林地及耕地土壤孔隙度、持水量及贮水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③在0~40cm土层中,柏木人工林的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最大,香椿人工林次之,耕地最小;而毛管孔隙度香椿人工林最大,柳杉人工林最小。④在0~40cm土层中,各林地及耕地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田间持水量均为柏木人工林〉香椿人工林〉柳杉人工林〉耕地,土壤贮水量为香椿人工林〉柳杉人工林〉耕地〉柏木人工林。⑤香椿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随林龄的增加而改善,明显优于柳杉人工林及耕地,仅某些指标较差于柏木人工林。
王玲冯茂松洪志刚铁烈华李太芬李英姿何沛
关键词:退耕还林土壤孔隙度土壤持水量
烘虫温度和时间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烘虫分离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明中小型土壤动物烘虫分离效果随烘虫温度和时间的变化特征,为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研究提供分离技术支持。【方法】采用Tullgren干漏斗法和Baermann湿漏斗法分别分离干生和湿生土壤动物,并用温控器精确控制箱体内温度,对两种林分、不同土层深度中小型土壤动物进行调查。【结果】老板山中小型土壤动物数量较庞大,且深层土壤动物多度不如浅层;深层干生和湿生中小型土壤动物分别在温度中值为34℃、32℃时烘虫分离效果最理想,而浅层土壤最好将烘虫温度控制在36℃;一般在适宜温度下整个烘虫分离过程可在18h内完成,且主要集中在前13h,开始烘虫4h后烘虫分离效果仍然较高。【结论】烘虫分离效果随烘虫温度的变化一般呈单峰曲线规律,烘虫温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影响分离效果;烘虫分离效果与林分结构无关、与土层深度有关;烘虫时间的长短与林分结构和土壤动物的多度没有直接关系;干生土壤动物烘虫分离效果与土壤动物类别有关。
铁烈华张林成冯茂松白文玉王玲何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