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瑞娟
- 作品数:9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濮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上市前后河南省濮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变化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EV71疫苗)上市前后对河南省濮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病原学变化的影响,为手足口病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濮阳市2009-2022年手足口病病例相关数据,并收集病原学监测结果,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9-2022年濮阳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发病数57442例,年均发病率在14.84/10万~258.10/10万;EV71疫苗上市前后,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31.84/10万、91.65/10万(P<0.05),重症(含死亡)病例占比分别为6.64%、2.78%(P<0.05)。发病时间主要在4-7月,病例男性高于女性,以1~3岁散居儿童为主;疫苗上市前后人群年龄、性别、职业分布构成比变化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疫苗上市后各县区手足口病发病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疫苗上市前后,病原学监测普通病例EV71阳性率分别为19.99%、8.11%(P<0.05),重症病例监测EV71阳性率分别为60.53%、21.97%(P<0.05)。结论EV71疫苗上市后,有效预防控制了濮阳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别是由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的流行。
- 高子庆隋煜侯瑞娟聂占普宋传清高秀静赵俊君
- 关键词:手足口病
- 濮阳市2006-2020年人间布鲁菌病流行特征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了解濮阳市2006-2020年人间布鲁菌病流行特征,分析疫情特点,提出防控对策。方法对十五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布鲁菌病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2006-2020年,共报告人间布病538例,年均发病率为0.98/10万,其中2006-2010、2011-2015、2016-2020年的年均发病率分别为0.14/10万、0.74/10万、2.06/10万,呈上升趋势(χ^(2)=337.500,P<0.001)。2-8月份发病占75.65%,4-6月份形成发病高峰,占39.59%。不同时期,报告病例波及的乡镇数量分别为13个、52个、74个,波及的范围逐渐扩大(χ^(2)=85.576,P<0.001);每个乡镇平均病例数分别为2.00例、2.63例、5.07例。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3.27:1;2006-2010年、2011-2015年报告病例以40~44岁、50~54岁年龄组居多,2016-2020年以50~54岁、60~64岁年龄组居多,有高年龄组占比增大趋势(χ^(2)=14.319,P=0.001);88.29%的病例为农民。病例的发病-诊断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8.55 d,不同时期,发病-诊断时间间隔中位数分别为64.75、16.30、18.5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86,P=0.004),且2011-2015年、2016-2020年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9),均小于2006-2010年(χ^(2)=9.175,P=0.002;χ^(2)=10.614,P=0.001);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区发病-诊断时间间隔中位数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濮阳市布病疫情总体上呈现先升后降趋势,有流行范围逐渐扩大,高年龄组占比增大,近10年发病-诊断时间间隔较前期缩短等特征,应采取多种对策进一步强化人畜布病防治,统筹推进布病疫情防控和畜牧业健康发展。
- 王利波侯瑞娟焦雪成王兰珍贾伟
- 关键词:布鲁菌病
- 河南省濮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响应对常见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发病影响分析被引量:17
- 2022年
-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期间,濮阳市常见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发病情况的变化,探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9、2020年濮阳市报告的常见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与2019年同期比,濮阳市应急响应期间常见呼吸道传染病(1 196例)和肠道传染病(203例)发病数均有所下降,降幅分别为44.06%、67.62%。呼吸道传染病中猩红热同比降幅最大(93.75%),肠道传染病中手足口病同比降幅最大(95.65%)。男性手足口病同比降幅最大(96.84%),女性猩红热同比降幅最大(96.67%);呼吸道传染病中女性肺结核、流行性感冒发病数同比降幅高于男性。除肺结核外,其余病种发病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与2019年同期比,0~4岁年龄组除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外,其余病种发病均有所下降,以手足口病降幅最大(96.00%)。猩红热、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2020年应急响应后长期呈低发病水平,无季节性高峰出现,手足口病发病高峰后移。结论 应急响应期间所采取的防控措施对濮阳市常见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发病均有所抑制,对呼吸道传染病的影响更长远一些,对小年龄人群的发病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为今后重点人群的传染病防控提供了参考。
- 侯瑞娟焦雪成王兰珍王利波
- 关键词:应急响应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
- 2006~2014年濮阳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分析濮阳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特点,提出防控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三间分布"及感染来源和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4年全市共报告布病病例128例,年报告发病率为0.08/10万~1.48/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全年均可发病,3~8月份居多,为85例(66.41%);4、5月份达高峰,为37例(28.91%)。各县(区)均有病例报告,集中分布在台前县(64例,50.00%)和濮阳县(21例,16.41%)。患者中男103例,女25例,性别比为4.12∶1;31~60岁95例,占74.22%;职业以农民为主,为116例,占90.63%。调查2013、2014年的76例病例,症状以发热、乏力、多汗和骨关节、肌肉疼痛为主,均有家畜(以羊为主)和/或畜产品接触史,38例(50.00%)患者因饲养放牧、接生幼崽感染,主要分布在濮阳县、南乐县和范县;31例(40.79%)患者因收购贩运活畜、皮毛、羽绒和屠宰、剥死羔皮感染,主要分布在台前县;7例(9.21%)患者因在羊圈玩耍、食用涮羊肉等途径感染,主要分布在濮阳县。结论濮阳市布病疫情呈现发病率升高、流行范围扩大、感染途径多样化的特点。
- 王利波侯瑞娟贾伟王兰珍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
- 2015—2020年濮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分析2015—2020年濮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5—2020年濮阳市手足口病病例数据,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5—2020年濮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6736例,重症病例848例,死亡1例,年均发病率为121.38/10万。濮阳市手足口病呈隔年高发趋势,2016、2018和2020年为高发年。发病有明显的春夏季节性,呈单峰分布,2015—2019年濮阳市手足口病发病高峰为每年5月,2020年发病高峰后移至8月。濮阳市需重点防控区域为市城区(华龙区和开发区);按重症构成比分析,需重点防控区域为濮阳县和范县。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55∶1,以散居儿童为主,报告20849例,构成比为77.98%;发病主要集中0~<5岁年龄组儿童,为24824例,构成比为92.85%。病原学特征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各年份确诊手足口病病例的病原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18,P<0.05),其他肠道病毒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其他肠道病毒和EV 71是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EV 71病原学构成比呈下降趋势。结论2015—2019年濮阳市手足口病隔年高发,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春夏季流行,应加强重点地区及5岁以下重点人群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关注手足口病病原学构成的变化。
- 侯瑞娟王利波高子庆李秋荣王兰珍
- 关键词:手足口病儿童
- 河南省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河南省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人感染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3月河南省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临床诊治信息、流行病学资料,采集病例、密切接触者及接触环境的相关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河南省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咽拭子样本、肺泡灌洗液样本检测结果为甲型流感病毒H5N6亚型阳性;病例在某食品厂从事肉鸭分割工作,食品厂采集的6份鸭脖样本中4份和病例工作所用案板样本1份均检出甲型流感病毒H5N6亚型;病例于4月8日死亡;83名密切接触者进行了为期10天的隔离医学观察,未发现继发病例。结论河南省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为本地感染,感染来源可能为职业暴露于禽类或屠宰加工环境,非人传人病例。
- 贾伟侯瑞娟王兰珍王利波焦雪成赵俊君朱文刚
- 关键词:流行病学特征
- 濮阳市改水降氟防治儿童氟斑牙效果调查被引量:1
- 2015年
- 濮阳市是河南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严重的地区之一,病区分布广泛。改水降氟是防治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举措。濮阳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兴建改水降氟工程,目前,已累计完成83%的病区村改水任务,为掌握病区改水后饮用水氟现状及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评价改水效果,2012、2013年共抽取了3个已改水病区村开展了相关调查。1对象与方法1.1调查点的选择2012、2013年在濮阳市濮阳县、
- 王利波吴嘉炜侯瑞娟王兰珍
- 关键词:儿童氟斑牙降氟水氟饮水型改水工程
- 秩和比法综合评价濮阳市2006~2013年碘盐监测结果
- 2014年
- 目的综合评价濮阳市2006~2013年碘盐监测结果,为今后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取碘盐监测结果的4项统计指标,包括非碘盐率、碘盐合格率、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运用秩和比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濮阳市2006—2013年的碘盐监测结果根据指标RSR值的分布进行分档排序,并对差、中、优3档RSR平均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01,P〈0.05),进一步LSD检验表明各档均数两两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最优的年份是2010年、2011年,居中等的年份是2008年、2012年、2009年、2013年,较差的年份是2006年、2007年。结论运用秩和比法对碘盐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科学、直观,效果较好。
- 王利波侯瑞娟王兰珍
- 关键词:综合评价碘盐监测
- 濮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级、二级响应期间其他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1
- 2022年
-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一级、二级响应期间,濮阳市除新冠肺炎以外的其他法定传染病(简称其他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变化。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对应急响应期间濮阳市其他法定传染病进行分析,并与2019年同期发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一级响应期间报告的乙类(除新冠肺炎外)、丙类传染病较2019年同期分别下降74.39%、12.43%,二级响应期间分别下降28.26%、85.35%;应急响应期间报告的其他法定传染病病种病例数较2019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下降幅度较大的病种有手足口病、猩红热、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的季节性流行特征均有变化。结论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期间濮阳市其他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数明显减少,特别是丙类传染病发病数下降明显,提示所采取的防控措施有效,可为今后常态下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借鉴。
- 侯瑞娟王兰珍王利波焦雪成
- 关键词:应急响应法定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