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丽敏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一种基于连接点的机载InSAR区域网DEM重建方法被引量:4
- 2011年
- 基于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AR,InSAR)技术生成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Model,DEM),需要进行干涉定标。繁重的地面控制点(Ground Control Points,GCPs)布放不利于InSAR大区域地形测绘的自动化。该文介绍一种稀疏GCPs下,基于自动提取的连接点(Tie Points,TPs),利用最小二乘平差原理,实现InSAR区域网内多景相互重叠DEM的同时重建方法。通过改变参与重建的TPs数目,用X波段InSAR实测数据的实验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 姜丽敏陈曙暄向茂生
- 关键词:地形测绘连接点最小二乘数字高程模型
- 面向InSAR稀疏控制点测图的同名点提取方法被引量:3
- 2011年
- 同名点(Homologue Points,HPs)的自动提取是实现InSAR测图自动化的关键步骤之一。基于干涉相位质量约束,该文从特征匹配的思路出发,提出一种以质量图导引的同名点提取新方法。该方法利用SIFT(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和SURF(Speeded-Up Robust Feature)实现不变特征检测,并结合干涉优化准则采用三重约束的筛选法自适应地提取满足测图要求的HPs,且不需要任何人工干预。通过对分辨率不同、尺度缩放不同、仿射变形不同、旋转变换不同以及增益差异的同航带和相邻航带相邻影像的大量实验,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 姜丽敏陈曙暄向茂生
- 关键词:干涉SAR测图单应性
- 基于EM算法的InSAR区域网连接点检测
- 2012年
-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期望极大化(EM)算法的干涉测量合成孔径雷达(InSAR)区域网连接点(TPs)检测新方法。利用混合模型将TPs检测问题归结为缺损数据下的最大后验概率(MAP)估计和最大似然(ML)估计,并将特征描述符的匹配概率融入到算法框架中,最后通过EM算法实现变换矩阵和点对应同时求解。同航带相邻SAR影像和相邻航带相邻SAR影像的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 姜丽敏陈曙暄向茂生
- 关键词:连接点混合模型最大似然
- 奇异值分解在InSAR区域网连接点检测中的应用
- 2012年
- 该文针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区域网连接点(Tie Points,TPs)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的检测方法。其核心思想是:为每个特征点构建特征描述符,针对特征描述符的相异性度量距离按一定的相似性分布构建相似性分布矩阵,再由相似性分布矩阵的SVD建立匹配矩阵,并结合匹配矩阵次大值和最大值比值实现TPs检测。该算法具有快速、简单、操作性强等特点。对不同地貌的SAR影像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姜丽敏陈曙暄向茂生
- 关键词:奇异值分解
- 基于脉冲分裂的宽带雷达系统通道误差校正方法被引量:1
- 2011年
- 在不改动宽带雷达系统校准通道硬件的前提下,该文提出一种校正宽带雷达系统传递函数误差及正交解调误差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通道误差特征的分析,结合宽带线性调频信号的时频关系,根据分裂脉冲方法以分离通道误差造成的镜频干扰和传递函数非理想,得到宽带雷达系统传递函数的完全表征,由此构建相应的雷达回波校正函数,实现接收回波的误差校正。针对500 MHz有效带宽的实际雷达系统的通道误差校正实验,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且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该文方法显现出适用性强的特点。
- 陈曙暄姜丽敏向茂生
- 关键词:宽带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