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怡
- 作品数:7 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供氮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动态模拟被引量:43
- 2019年
- 玉米/大豆间作具有一定的养分利用优势,但是不同供氮水平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吸收的调控作用不同。本试验采用田间裂区设计,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模拟了4个氮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作物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玉米、大豆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吸收动态符合Logistic模型,相关系数R^2均在0.9以上。在N0(不施氮肥)、N1(180 kg·hm^-2)、N2(240 kg·hm^-2)和N3(300 kg·hm^-2)供氮水平时,间作玉米最大生长速率(Imax-B)分别比单作提高34.2%、46.7%、25.9%和25.1%,而相应的供氮水平下,大豆的Imax-B分别降低27.7%、30.3%、16.5%和23.7%,但整个间作系统的Imax-B平均增加32.1%;玉米和大豆干物质的其他模拟参数与Imax-B规律一致。氮素吸收动态与干物质积累表现出同步的变化特点,在N1水平下,单位面积间作玉米的氮素最大吸收量(K-N)、最大吸收速率(Imax-N)和瞬时吸收速率(r-N)比相应单作分别提高18.4%、48.9%和25.8%,而间作大豆的K-N、Imax-N和r-N值比单作处理分别降低15.9%、29.9%和16.69%,整个间作系统氮素分别提高0.4%、13.7%和7.8%;施氮水平对大豆r-N无显著性影响。间作显著地提高了氮素当量比(LERN>1),其中N0水平下LERN值最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LERN有下降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N2供氮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吸收量最高,间作优势最明显。
- 王雪蓉张润芝李淑敏许宁牟尧张春怡
- 关键词:干物质累积氮素吸收量间作优势
- 土壤消毒结合微生物菌剂防控茄子黄萎病及对根际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0年
- 通过田间微区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不同土壤消毒结合微生物菌剂方法对连作茄子黄萎病防控和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消毒结合枯草芽孢杆菌处理(BB)显著降低了根际真菌Ace、Chao和Shannon指数,分别比连作茄子处理(CK)降低了23.29%、19.78%和42.71%,黄萎病病原菌数量与病情指数分别比CK处理降低97.2%和51.6%。茄子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和黄萎病病原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性。根际土壤主要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相对百分比在各处理中均大于50%。BB处理显著增加了接合菌门(Zygomycota)的相对丰度,比CK处理增加了73.3%,但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分别降低33.6%和61.1%;与对照处理(CK)和化学农药消毒(CF)相比,BB处理和土壤消毒处理(BF)毛壳菌(unclassified_f_Chaetomiaceae)和被孢酶属(Mortierella)等有益菌相对丰度增加,镰刀菌属(Fusarium)和马杜拉分枝菌属(Madurella)等病土传病原菌的相对丰度降低。土壤消毒并配施枯草芽孢杆菌改变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使茄子黄萎病得到有效防控。
- 张春怡曲红云桑平牟尧吴昊磊李淑敏
- 关键词:土壤消毒真菌多样性
- 钾肥配施枯草芽孢杆菌对马铃薯黄萎病发病率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本文在接种马铃薯黄萎病病原菌下,研究钾肥及配施枯草芽孢杆菌对马铃薯黄萎病发病率和马铃薯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采用伤根法接种马铃薯黄萎病病原菌的方法。【结果】钾肥配施枯草芽孢杆菌对马铃薯黄萎病的防效要优于单施钾肥,其中试验处理K3VB、K2VB、K1VB处理对马铃薯黄萎病防效分别是相应单施钾肥K3V、K2V、K1V的处理的1. 09、1.67、3. 51倍。施用枯草芽孢杆菌可以使马铃薯植株钾积累量增加,植株钾积累量与马铃薯黄萎病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试验还发现施用钾肥后对马铃薯株高、根干物重、地上干物重都有显著促进作用,而配施枯草芽孢杆菌后效果更加显著,其中K3B处理的株高、根干物重、地上干物重是K3处理的1. 21、1. 2、1. 14倍。【结论】钾肥及配施枯草芽孢杆菌对马铃薯黄萎病有一定的防控效果,同时也可以促进马铃薯的生长。
- 杨自超许宁王雪蓉李淑敏张润芝张春怡牟尧李欣睿桑平
- 关键词:黄萎病钾肥枯草芽孢杆菌酶活性
- 生物熏蒸对大棚连作茄子产量和黄萎病发病率影响被引量:16
- 2017年
- 多年茄子连作种植方式可致病害日益严重,其中茄子黄萎病为常见严重土传病害,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选取多年茄子连作大棚,采用四种芸薹属蔬菜作为土壤生物熏蒸材料,研究其对茄子产量和黄萎病防控效果。结果表明,BFN2处理产量最高,较CN处理增产35.4%,发病率、病情指数、防控效果分别为30.8%、10.4和65.8%,显著优于CN处理。BFN1和BFN2处理大丽花轮枝菌数量在熏蒸后较CN处理显著降低。生物熏蒸后土壤pH、有机质、速效磷含量、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显著升高。生物熏蒸可显著提高茄子产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抑制茄子黄萎病发生。
- 李淑敏郑成彧张润芝杨自超曲红云刘彤彤袁睿姚小桐王雪蓉许宁张春怡
- 关键词:生物熏蒸茄子大丽轮枝菌土壤理化性质
- 生物熏蒸对大棚连作茄子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黄萎病发病率的影响
- 在我国,由于大棚茄子连作导致土传病害的发生日益加剧,降低茄子的品质和产量。因此如何解决设施茄子生产中土传病害是目前蔬菜生产中亟须解决的问题。芸薹属蔬菜中特有的生物活性物质硫苷降解产物具有杀菌的作用。本研究利用芸薹属蔬菜芥...
- 李淑敏张春怡桑平刘彤彤郑成彧牟尧李欣睿李颖吴昊磊
- 关键词:芸薹属植物茄子细菌群落结构细菌多样性生物熏蒸
- 不同品种芸薹属蔬菜中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的比较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以4种芸薹属蔬菜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芸薹属蔬菜中硫苷的含量及种类进行测定,以期为芸薹属蔬菜的合理轮作种植模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二道眉"芥菜的根、叶和雪里红中分别检测到了15、16、13种硫苷,均以2-丙烯基硫苷为主,分别占其总量的89.23%、91.71%和75.23%;而"小花英"芥菜根、叶和油菜中分别检测到了13、12、14种硫苷,主要以3-丁烯基为主,分别占其总量的30.25%、38.11%和91.80%。在4种芸薹属蔬菜中,"二道眉"芥菜根中硫苷总量最高,而"小花英"芥菜根中含量最低。不同种类的芸薹属蔬菜以及相同品种的不同基因型和同一品种的不同器官中硫苷含量和种类均有差异。
- 姚小桐张润芝许宁张春怡王雪蓉李淑敏
- 关键词:硫代葡萄糖苷芸薹属蔬菜高效液相色谱
- 棚室茄子不同栽培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棚室茄子栽培易出现连作障碍,致使土传病害严重,产量下降。试验选取芥菜、油菜两种十字花科作物与茄子轮作,旨在探讨轮作模式对棚室茄子栽培连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影响。通过Mi Seq测序分析表明,茄子/油菜轮作处理土壤细菌丰度、茄子/芥菜轮作处理土壤细菌多样性显著高于连作处理。聚类分析表明,茄子/油菜轮作和茄子/芥菜轮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茄子连作和农药熏蒸处理不同,两个轮作处理土壤中Flavobacteria等细菌为优势种,可改善根区土壤生态条件,促进作物生长。真菌多样性分析表明,两个轮作处理土壤中真菌多样性和丰度显著降低,Chaetomium等腐生真菌数量增多,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连作土壤质量,研究可为缓解棚室茄子连作障碍提供新思路。
- 孟令波刘彤彤张春怡李淑敏高宇黄沛荣
- 关键词:轮作十字花科作物茄子土壤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