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毅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动态血压
  • 1篇动态血压参数
  • 1篇血压
  • 1篇血压参数
  • 1篇野百合碱
  • 1篇中膜
  • 1篇中膜厚度
  • 1篇模型大鼠
  • 1篇内膜
  • 1篇内膜中膜厚度
  • 1篇颈动脉
  • 1篇颈动脉内
  • 1篇颈动脉内膜
  • 1篇颈动脉内膜中...
  • 1篇高血压
  • 1篇高血压患者
  • 1篇肺动脉

机构

  • 2篇石河子大学医...

作者

  • 2篇周康
  • 2篇殷音
  • 2篇彭毅
  • 2篇杨徐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二脒那秦在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中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2017年
目的探究二脒那秦(DIZE)对肺动脉高压(PAH)模型大鼠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左肺叶切除联合野百合碱(MCT)腹壁皮下注射建立PAH大鼠模型,10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A组)、DIZE对照组(B组)、PAH模型组(C组)、DIZE处理PAH模型组(D组)和(DIZE+C-16)处理PAH模型组(E组),利用活性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血清IL-6及IL-8水平,并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 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计算中膜厚度与肺动脉外径的比例(WT)、内膜增生评分,并通过弹力纤维染色分析肺血管病变。结果 RVHI、ACE2酶活性、WT及内膜增生评分比较:与A组比较,C组、D组和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和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个组在各个指标整体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脒那秦可以提高ACE2酶活性,并有效降低m PAP、RVHI和WT,同时减轻肺动脉中膜肥厚,并抑制肺小动脉内膜增生。该研究结论为二脒那秦治疗人类PAH提供实验基础。
周康殷音彭毅杨徐
关键词:野百合碱肺动脉高压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动态血压参数的关系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与动态血压参数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4例,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单一斑块组和多发斑块组,同时根据超声中IMT的数值,将患者分为IMT正常组和IMT增厚组,另外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BPM)检查结果分为杓型组和非杓型组。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仪测量IMT值,并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对患者进行24 h ABPM检测,记录各项动态血压参数。对比分析不同分组IMT值和动态血压参数及IMT值与动态血压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单一斑块组相比,多发斑块组动态血压参数和IMT水平明显升高(P<0.05);杓型组明显低于非杓型组(P<0.05);IMT增厚组各动态血压参数明显高于IMT正常组(P<0.05);颈动脉IMT值与24 h平均收缩压(SBP)、24 h平均舒张压(DBP)、白昼SBP(d SBP)、夜间SBP(n SBP)、d DBP、n DBP及24 h平均脉压(PP)呈正相关(r=0.723、0.694、0.731、0.689、0.703、0.711、0.756,P=0.028、0.038、0.025、0.040、0.035、0.032、0.018)。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多发性斑块及非杓型均是造成动态血压参数和IMT数值升高的原因;同时,IMT增厚也是诱发动态血压参数升高的原因,且两者之间存在良好的正相关,为临床上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新的思路。
周康殷音彭毅杨徐
关键词: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动态血压参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