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佳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入场
  • 3篇时态
  • 2篇视域
  • 2篇逃离
  • 2篇小句
  • 2篇构式
  • 2篇《逃离》
  • 1篇译本
  • 1篇英语
  • 1篇英语时态
  • 1篇语言
  • 1篇语言认知
  • 1篇语义
  • 1篇语用变异
  • 1篇桃花
  • 1篇桃花扇
  • 1篇通达
  • 1篇推销员
  • 1篇曲词
  • 1篇中译

机构

  • 8篇广西大学

作者

  • 8篇徐佳
  • 1篇梁燕华
  • 1篇杨露

传媒

  • 2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东莞理工学院...
  • 1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百色学院学报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 1篇广东第二师范...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逻辑-语义辖域视角下入场小句复合体中译有效性研究——以《逃离》中英译本为例
2017年
由Langacker提出的入场理论旨在表征构式认知事件与言语过程之间语境关系。本文以爱丽丝·门罗《逃离》(Runaway)为语料,从Halliday提出的小句中存在逻辑-语义辖域的视角下探讨英语多重小句复合体中增强性小句即修饰增强性小句,评注增强性小句,连接增强性小句在入场后所表达的原文意义,与《逃离》中译文本进行对等尺度分析。研究发现,入场理论能作为一个基本认知翻译策略评价出译文与原文间有效通达度,为进一步传播原文提供强大认知阐释力。
徐佳
关键词:小句复合体逃离
时空参照框架下西方叙事戏剧时态转换研究——以《销售员之死》为例
2017年
时间和空间是人类的基本认知范畴,且Tenbrink认为特定认知主体基于自身视域能建构出相应时空参照框架并生成不同语言空间。西方叙事戏剧作为西方文学史上的最早出现的典型性艺术范本,其戏剧语言空间中存在高频时态非规约转换现象。文章以西方叙事戏剧典范《销售员之死》为个案研究,从时空参照框架视角对西方叙事戏剧的语言空间时空转换进行深入探究。研究发现,《销售员之死》中以认知主体的具身、离身以及复合式三大语言空间为基础,不同认知主体在语言空间中选择相异视域是形成时空高频转换背后的主要认知生成机制。研究从时空参照认知视角研究西方叙事戏剧,阐述其时空高频转换现象认知背后机制生成的同时也进一步为其传播提供一个新视角。
徐佳梁燕华
文化记忆视域下壮族歌圩流变研究——以刘三姐歌谣为例被引量:1
2018年
文化记忆具有重构性、延续性和强化性等三个典型特征,能为特定文化流变提供经验性资源与非自觉的表征形式。壮族歌圩文化作为壮族传统文化的一种典型范式,其流变特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从文化记忆视角对壮族歌圩文化的流变特征进行研究后发现,借助口头和书面形式的交互记忆可深刻还原出歌圩文化的记忆原型,其中民间传播、文字传播和现代传播形式的相继出现让歌圩文化得以记忆延续。这样,增强歌圩文化记忆原型人物形象的认同感是强化歌圩文化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徐佳杨露幸辉
关键词:文化记忆
入场理论框架下英语乏词义构式的语义-语用接口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Langacker的入场理论表征认知事件与言语过程之间语境关系。作为英语中的特殊构式,乏词义构式指动词自身不占语义,要与其后宾语共同构成完整动作过程的结构。基于入场理论,本文讨论乏词义构式的语义-语用接口表征。研究发现:认知场景中乏词义构式句法架构、语义事件和语用情境可同时勾画出来;在勾画事件时乏词义构式更注重焦点和次焦点的相互投射;不同认知语用场景中乏词义构式将突显事件宾语,并依据境域变化体现语用缓和功能、语境关联功能或修辞劝说功能。入场理论对乏词义构式的认知机制有较好的解释力,有助于揭示语言显性结构认知的普遍性和语言结构的生成。
徐佳
时空参照框架下西方叙事戏剧时态转换研究——以《推销员之死》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时间和空间是人类的基本认知范畴,且Tenbrink认为特定认知主体基于自身视域能建构出相应时空参照框架并生成不同语言空间。西方叙事戏剧作为西方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典型性艺术范本,其戏剧语言空间中存在高频时态非规约转换现象。以西方叙事戏剧典范《推销员之死》为个案研究,依据时空参照框架来探究西方叙事戏剧语言空间中高频时态转换现象背后成因并为其提供合理认知理据。经研究发现,西方叙事戏剧语言空间中存在以认知主体为中心的具身、离身以及复合式三大语言空间,且不同认知主体在不同语言空间中选择相异视域是形成时空高频转换背后的关键成因,进一步为戏剧家的时空艺术表现形式提供认知理据。基于此,研究从时空参照认知视角窥探西方叙事戏剧中时空高频转换现象不仅能为其特殊现象背后的认知机制生成提过理据,更为西方叙事戏剧语言特色与艺术表现形式的深刻融合提供一条合理的认知阐析路径。
徐佳
入场理论框架下逻辑投射复合小句的汉译通达度研究——以《逃离》汉译本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不同语境中的构式认知事件与其言语过程存在特定关系是Langacker提出的入场理论的主要观点。文章以爱丽丝·门罗《逃离》(Runaway)汉译本为语料,以Langacker提出的入场理论为依据探讨历经逻辑投射后的英语多重小句复合体——扩展性小句进入认知场景后所表达的原文意义,与《逃离》汉译文本进行对等尺度分析。研究发现,入场理论不仅能作为认知语法中的一个核心语言学理论,更能作为认知翻译策略评价出译文与原文间的有效通达度,深化了原文赏析视域,为进一步传播原文提供了强大认知阐释力。
徐佳
关键词:《逃离》
时空参照框架下昆曲曲词语言认知机制研究——以《桃花扇》为例
2017年
时间和空间是人类认知的基本范畴。昆曲作为中国古典戏剧的"最高典范",其曲词语言空间独具中国韵味。文章依据时空参照框架,以《桃花扇》为语料,探讨昆曲曲词语言特色背后的认知机制。研究发现,时空参照框架下昆曲曲词语言构建背后实质存在三重语言空间(具身语言空间、离身语言空间和复合语言空间),且每重语言空间的构建实质是在特定认知主体对多维度认知视域的选择后,多以隐喻式思维对客观物理空间的具身认知加工而形成。文章从时空参照框架视角揭示了昆曲曲词语言构建背后认知机制的复杂过程,不仅深化了原文赏析视域,更为其进一步传播提供了认知理据。
徐佳
关键词:桃花扇
信息包装构式视域下英语叙事诗体时态语用变异研究——以《古舟子咏》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信息包装交谈双方借助空间包装将双方信息映射到对方心智空间,信息包装构式表征说话人借助信息构式中语用预设和语用断言充分激活听话人心智空间潜在信息,达到最佳交际效果。从信息包装构式视域探讨英语叙事诗体《古舟子咏》中高频时态变异现象,发现非常规化时域变异实质是作者借助三个不同视角(叙事者、叙述对象及评述者),以构式空间维度联结文本信息与心智表征包装出动态性方位距离,在高速跳跃时间流中捕捉出诗中意象集在语用空间中深度现实意义,最终实现语用境域上时态的非规约性变异,为《古舟子咏》诗进一步传播提供强有力的认知阐释力。
徐佳
关键词:英语时态语用变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