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红伟

作品数:7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大数据
  • 2篇地理数据
  • 2篇作物
  • 1篇冬小麦
  • 1篇遥感
  • 1篇遥感估算
  • 1篇雨养
  • 1篇雨养农业
  • 1篇雨养农业区
  • 1篇云服务
  • 1篇云计算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指数
  • 1篇生产率
  • 1篇生物量
  • 1篇数据生成
  • 1篇数据挖掘
  • 1篇水分
  • 1篇水分生产
  • 1篇水分生产率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遥...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世界银行集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7篇曾红伟
  • 6篇吴炳方
  • 3篇闫娜娜
  • 3篇张淼
  • 1篇何国金
  • 1篇张鑫
  • 1篇张传才
  • 1篇张喜旺
  • 1篇秦奋
  • 1篇蒙继华
  • 1篇蒋礼平
  • 1篇刘真真
  • 1篇陈云生
  • 1篇张宁
  • 1篇陈曦
  • 1篇高峰
  • 1篇张鑫
  • 1篇邹文涛
  • 1篇朱伟伟

传媒

  • 3篇中国科学院院...
  • 3篇遥感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资源环境数据生成的大数据方法被引量:10
2018年
资源环境监测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保障,地面调查和遥感监测是资源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其衍生的众源地理数据给资源环境地面调查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云端资源环境数据产品的指数级增长,大幅提高了数据的透明度和置信度。众源地理数据和云端资源环境数据产品的云端专业服务的蓬勃发展,将使现有的资源环境数据获取途径、管理方式以及分析方法被更加高效的大数据方法所替代;公众的参与,实现了公众对资源环境监测与管理的参与;契合了资源环境服务于全人类共同利益与福祉的本源,同时避免了业务数据调查过程中的投入过大、不确定性高的弊端。
吴炳方张鑫张鑫张淼曾红伟
关键词:资源环境云计算大数据
节水灌溉农业的空间认知与建议被引量:20
2017年
水资源危机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耗水大户的农业,现在以及未来很长时间都将面临"以较少的水资源消耗生产更多粮食"的艰巨任务。自1980年以来,我国节水灌溉农业发展迅速,农业节水灌溉措施的实施极大地减少了农业灌溉取用水量,显著提高了灌溉效率,然而水资源危机并没有得到缓解,流域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的趋势并未得到遏制,这一现状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节水农业存在的问题。文章从水资源消耗的视角,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在作物分布、蒸散发、产量空间格局和时间动态变化监测的优势,在区域尺度上认识节水灌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利益相关者参与式的"耗水管理"是节水高效农业发展以及成功实施的必然途径。
吴炳方闫娜娜曾红伟蒋礼平朱伟伟
关键词:高效节水农业水分生产率节水潜力
大数据时代的农情监测与预警被引量:42
2016年
农情信息是世界粮农组织、各国政府、粮食贸易企业以及农场管理迫切需要掌握的信息。大数据时代的农情监测与预警正在由模型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大数据正逐渐成为监测与预警的核心驱动力。伴随着农情监测与预警大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为农情监测与预警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2013年以来,全球农情遥感速报系统(CropWatch)已逐步引入聚类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关联分析、时空变化异常诊断等大数据分析方法,并应用于业务化运行的农情监测与预警中。大数据技术提升了CropWatch的数据挖掘能力,对CropWatch农情监测与预警时空尺度的拓展以及农情监测内容的精细化起到推动作用,促进了面向需求的CropWatch农情信息与预警精准云服务的发展,促成了大数据时代CropWatch农情监测与预警技术体系的升级。未来,大数据时代的农情监测与预警将逐渐向全自动化监测、实时化精准农业管理与智能化信息服务方向发展;通过众源采集技术高效低廉的获取农情观测大数据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大数据技术跨领域数据挖掘的能力,使得丰富多元化的跨界信息服务将成为大数据时代农情监测与预警的主流发展方向。大数据时代的CropWatch正在向基于大数据的农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全速迈进。
吴炳方张淼曾红伟张鑫闫娜娜蒙继华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挖掘云服务
全球变化大数据的科学认知与云共享平台被引量:6
2016年
本文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专项之"全球变化大数据的科学认知与云共享平台"项目介绍。针对中国全球变化数据"数据海量、信息缺乏、知识难觅"的困局,项目力图通过联合中国对地观测领域、大气科学领域、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优势力量,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变化大数据共享平台,践行破除信息数据"深藏闺中"的壁垒。该平台将集大数据快速汇聚、大尺度产品快速生成、不确定性分析、大数据驱动的全球变化敏感因子认知于一体,一方面为中国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中国区域最好的全球变化大数据集,另一方面为在国际相关活动中,掌握全球变化问题的主导权,发出中国的倡议与声音提供应有的支持。
吴炳方高峰何国金张宁曾红伟
关键词:不确定性
基于CASA模型的区域冬小麦生物量遥感估算被引量:16
2017年
该文对原始CASA(carnegie-ames-stanford-approach)模型中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最值提取方法及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fraction of absorbe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FPAR)的算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综合分析大量国内外文献,更加科学合理的确定了最大光能利用率的取值,最终确立了适合该研究区的CASA模型。该文以河北省邯郸市3个县域冬小麦为研究对象,以HJ-1A/B星遥感数据产品为数据支撑,采用CASA模型对研究区2014年冬小麦生物量进行了估算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研究区冬小麦生物量平均值为1 485 g/m^2,50%以上区域在1 500~2 000 g/m^2之间。冬小麦实测生物量与预测生物量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R^2为0.811 5。经过50组数据分析对比,平均相对误差为2.13%,其中,最大值为11.54%,最小值为0.33%;平均预测生物量为1 807.54 g/m^2,与平均实测生物量1 720.74 g/m^2相比,绝对误差为86.80 g/m^2,为估算区域冬小麦产量提供理论支撑。
刘真真张喜旺陈云生张传才秦奋曾红伟
关键词:生物量遥感作物冬小麦
基于空间认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耕地利用模式被引量:7
2016年
通过耕地利用模式的遥感动态监测,认知丝绸之路核心带中亚五国与我国新疆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同时结合两地水资源禀赋特征,总结耕地扩张过快、农业结构失衡是该地区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根源。结合中亚与新疆水资源禀赋不足且空间分布不均、但天然草场丰富的特点,提出以流域为单元,水资源约束下的控制耕地规模、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发展高端畜牧业与精品瓜果业的发展思路,从而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发展提供宝贵的水资源支撑。
吴炳方曾红伟陈曦
关键词:耕地规模水土资源
灌溉区与雨养区作物长势差异比较分析——以美国内布拉斯加为例被引量:8
2015年
以美国内布拉斯加为例,按照耕地灌溉比例0%—30%,30%—60%,60%—100%将农业区分为雨养农业区、混合农业区与灌溉农业区,同时筛选丰水年(2008年)、平水年(2005年)、枯水年(2012年),比较相同年份雨养农业区、混合农业区与灌溉农业区的作物长势的峰值特征差异,以及相同农业区在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的长势过程线的相似性,并定量分析作物长势随灌溉百分比的变化规律与趋势。研究表明:(1)相同年份,灌溉农业区作物长势好于混合农业区,混合农业区的作物长势好于雨养农业区,耕地灌溉比例越高,作物长势越好;(2)不同年份的灌溉农业区作物长势差异最小,混合农业区次之,雨养农业区长势差异最大,即耕地灌溉比例越高,作物长势越稳定;(3)枯水年雨养农业区的作物长势过程线与降水过程线同增同减,受灌溉与降水的双重影响,灌溉农业区的作物长势过程线的峰值滞后于降水峰值;丰水年,作物水分胁迫减弱,灌溉农业区、混合农业区与雨养农业区作物长势过程线与降水过程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4)作物长势增幅与灌溉百分比之间呈现显著的分段二次函数变化关系,当灌溉百分比增幅小于60%时,作物长势增长幅度逐步加快,当灌溉百分比大于60%时,作物长势增速逐步放缓,在枯水年时,长势随灌溉百分比增加而增长的幅度高于丰水年与枯水年。鉴于不同农业区作物长势差异,作物长势的定量监测需要进一步区分灌溉与雨养农业。
曾红伟吴炳方邹文涛闫娜娜张淼
关键词:雨养农业区作物长势归一化植被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