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昌兰

作品数:20 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1篇土壤
  • 9篇坡耕地
  • 9篇耕地
  • 7篇养分
  • 6篇养分流
  • 6篇养分流失
  • 6篇喀斯特地区
  • 4篇石漠化
  • 4篇降雨
  • 3篇雨强
  • 3篇水土
  • 3篇水土流失
  • 3篇土壤养分
  • 3篇漏失
  • 3篇径流
  • 3篇喀斯特石漠化
  • 2篇大样
  • 2篇断面法
  • 2篇样品采集
  • 2篇土壤表面

机构

  • 20篇贵州大学

作者

  • 20篇李昌兰
  • 19篇戴全厚
  • 18篇彭旭东
  • 4篇丁贵杰
  • 2篇刘婷婷
  • 2篇赵龙山
  • 1篇王佩将
  • 1篇靳丽
  • 1篇胡奕
  • 1篇程富东

传媒

  • 4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喀斯特石漠化区岩-土界面流收集装置与方法
本发明属于环境科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喀斯特石漠化区岩‑土界面流收集装置与方法,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顶端铰接有钢槽的一侧,钢槽的另一侧铰接有钢条,钢条远离钢槽的一端与支撑架铰接,钢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集流组件,钢槽的底...
许胜兵彭旭东李昌兰曾庥岑龙沛戴全厚
不同雨强和地下孔(裂)隙对喀斯特裸坡地径流养分流失的影响
雨强是喀斯特坡耕地地表地下产流的驱动力,而地下孔(裂)隙则是其养分流失的重要方式。以喀斯特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其地表微地貌及地下孔(裂)隙构造特征,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雨强和地下孔(裂)隙度对喀斯特裸露坡耕地径...
彭旭东戴全厚李昌兰袁应飞赵龙山
关键词:养分流失径流雨强
一种喀斯特石漠化区岩-土界面形态及土壤信息采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喀斯特石漠化区岩‑土界面形态及土壤信息采集方法,属于岩‑土界面形态及土壤信息采集领域,首先选取研究样地;样地至少包含一个出露岩石;再根据出露岩石的大小,在样地上设置样方;样方包括大样方以及大样方内的若干小样...
刘婷婷彭旭东李昌兰戴全厚许胜兵
文献传递
一种喀斯特地区土壤地下漏失的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喀斯特地区土壤地下漏失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研究区内选择多个典型观测点;在每个观测点设置1个样方,在岩石界面与土壤表面接触处划线标记;土壤样品采集方法采用“土层+岩‑土界面”进行,根据研究所需时间尺...
彭旭东戴全厚丁贵杰李昌兰杨宇琼
文献传递
模拟雨强和地下裂隙对喀斯特地区坡耕地养分流失的影响被引量:49
2017年
喀斯特坡面水土地下漏失直接观测难度大,其土壤养分地下漏失的研究仍处于空白,而雨强和地下孔(裂)隙度(以下简称地下裂隙)对其土壤养分流失影响作用尚不清楚。该文以喀斯特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其地表微地貌及地下裂隙构造特征,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雨强和地下裂隙对喀斯特坡面氮磷钾养分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雨强对地表产流产沙影响显著(P<0.05),其产流产沙量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加,且地表产流产沙临界雨强在30~50 mm/h之间;雨强对地表径流各养分输出负荷、地下径流全氮(TN)输出负荷及径流TN总负荷影响亦显著(P<0.05)。地下裂隙度对地下径流TN输出负荷影响显著(P<0.05),而总体上对其产流产沙、地表径流泥沙各养分输出负荷及总负荷影响不明显。喀斯特坡面TN、全磷(TP)输出负荷总体以径流为主,而全钾(TK)输出负荷则以泥沙为主。雨强是喀斯特坡面土壤养分流失的重要影响因子,地下裂隙度对其养分流失影响不大,但地下径流是喀斯特坡面主要的养分流失方式。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坡耕地养分流失的机理揭示及源头控制提供基本参数和科学依据。
彭旭东戴全厚李昌兰袁应飞赵龙山
关键词:养分产流产沙雨强
喀斯特坡耕地裸坡侵蚀性降雨产流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为揭示喀斯特坡耕地土壤侵蚀驱动力——产流过程及机制,本研究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通过模拟典型喀斯特坡耕地耕作层、地表微地貌和地下孔(裂)隙构造,探索不同雨强(30,50,70和90mm/h)、坡度(5°,10°,15°,20°和25°)、地下孔(裂)隙度(1%,2%,3%,4%和5%)组合下坡耕地产流特征.结果表明:(1)对于地下产流降雨(雨强为30mm/h),喀斯特坡耕地坡面不产生地表径流,降雨全部转化为地下径流;不同地下孔(裂)隙度下的地下产流率大致相当,而不同坡度下的地下产流率差异较大.(2)对于地表产流降雨(50和70mm/h),地表地下均产生径流,其中地表产流率随坡度增加而增大,且随地下孔(裂)隙度增大而减小,而地下产流率则相反;(3)对于极端降雨(雨强90mm/h),地表产流率随坡度增加而增加,随地下孔(裂)隙度增大而减小,而地下径流则与地表径流相反.地下径流是喀斯特坡耕地主要产流方式,地下孔(裂)隙度和坡度共同影响着径流分布,而降雨强度决定着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率.
彭旭东戴全厚袁应飞李昌兰
关键词:侵蚀性降雨产流特征
中国西南喀斯特坡地水土流失/漏失过程与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54
2017年
西南喀斯特区坡耕地特殊的地表、地下双层空间结构,使得岩溶区的土壤侵蚀过程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并产生了一系列特殊的环境地质问题,如水土流失、旱涝、石漠化等。开展喀斯特坡地水土流失/漏失研究,主要是揭示喀斯特坡地水土流失/漏失过程及驱动机制,为喀斯特石漠化的综合治理及其石漠化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系统论述了我国西南喀斯特坡地地表侵蚀和地下漏失过程与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其中地表侵蚀过程与机理都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化的研究,而地下漏失过程与机理则处于定性描述和室内模拟探索阶段;喀斯特坡地有关的模拟和野外观测研究均表明,喀斯特坡地的土壤侵蚀方式是一个从地下漏失到地表侵蚀的转变过程,即小雨时以漏失为主,而暴雨时则以二者并重甚至以地表流失为主;此外,还深入分析了喀斯特区坡地水土流失阻控的研究动态及研究不足,并指出该区水土漏失过程与机制在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彭旭东戴全厚李昌兰
关键词:坡耕地
模拟降雨下喀斯特坡耕地土壤养分输出机制被引量:18
2018年
喀斯特区坡耕地水土及养分流失不仅是该区土地质量退化、土地生产力衰退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该区地下水质污染的重要因素。为揭示喀斯特坡耕地地表和地下二元空间结构下的土壤养分流失机制,以喀斯特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其地表微地貌及地下孔(裂)隙构造特征,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雨强下喀斯特坡耕地地表及地下水土及其氮、磷、钾流失特征。结果表明:(1)小雨强(50mm/h)和中雨强下(70mm/h),喀斯特坡耕地坡面产流主要以地下产流为主;大雨强下(90mm/h),地表径流高于地下径流;产沙方式则表现为由小雨的地表和地下产沙并重到中大雨强的地表产沙为主的一个转变过程。(2)在降雨侵蚀过程中,径流各养分输出浓度均表现出一定的初期冲刷效应,受土壤吸附作用影响,雨强对全钾(TK)和全氮(TN)的影响较全磷(TP)明显。(3)地表径流、地表泥沙和总泥沙各养分输出负荷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加,坡面径流泥沙总的TK输出负荷以泥沙为主,而TN和TP输出负荷则以径流为主;TP和TN在径流的输出负荷上以地下径流输出为主(其中TP地表负荷比在11.6%—46.2%,TN在7.0%—48.5%之间),而TK则以二者并重(地表负荷比在43.5%—57.0%之间);各养分在泥沙的输出负荷上则均以地表泥沙流失为主,其负荷比均在54.5%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及养分流失的源头控制提供基本参数和科学依据。
彭旭东戴全厚李昌兰
关键词:养分流失水土流失雨强
一种喀斯特石漠化区岩-土界面形态及土壤信息采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喀斯特石漠化区岩‑土界面形态及土壤信息采集方法,属于岩‑土界面形态及土壤信息采集领域,首先选取研究样地;样地至少包含一个出露岩石;再根据出露岩石的大小,在样地上设置样方;样方包括大样方以及大样方内的若干小样...
刘婷婷彭旭东李昌兰戴全厚许胜兵
一种喀斯特地区土壤地下漏失的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喀斯特地区土壤地下漏失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研究区内选择多个典型观测点;在每个观测点设置1个样方,在岩石界面与土壤表面接触处划线标记;土壤样品采集方法采用“土层+岩‑土界面”进行,根据研究所需时间尺...
彭旭东戴全厚丁贵杰李昌兰杨宇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