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锦涛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交通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公路
  • 2篇行车
  • 2篇驾驶
  • 2篇高速公路
  • 2篇出口
  • 1篇单因素
  • 1篇单因素方差分...
  • 1篇道路工程
  • 1篇多模块
  • 1篇行车安全
  • 1篇行车条件
  • 1篇应激反应
  • 1篇运行速度
  • 1篇实车试验
  • 1篇曲线路段
  • 1篇网络
  • 1篇微分
  • 1篇袭击
  • 1篇袭击事件
  • 1篇限速

机构

  • 7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杜锦涛
  • 4篇符锌砂
  • 1篇葛婷
  • 1篇丁为建
  • 1篇王晓飞
  • 1篇李新伟

传媒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外公路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公路工程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提示距离和初始速度对高速出口驾驶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出口提示距离和初始速度对驾驶行为的影响直接关系到高速公路出口段的交通安全.为了分析二者的不同组合对驾驶行为的影响效应,在设计速度为100 km/h的山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出口路段进行了3种出口提示距离(700、500和300 m)与3种初始速度(超速状态110 km/h、达速状态100 km/h和未达速状态90 km/h)组合条件下的驾驶行为实车试验,对减速车道渐变段起点处的断面行驶速度、最大减速度、变道初始位置等驾驶行为特征参数进行了采集和分析.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出口提示距离和初始速度均会对减速车道渐变段起点处的断面行驶速度造成显著影响,各种组合下减速车道渐变段起点断面行驶速度比主线设计速度降低8~18 km/h;最大减速度受初始速度的影响显著,但是受出口提示距离的影响不显著,出口提示距离为700 m时达速和超速状态下车辆会出现不同于其他组合条件下的二次减速现象;出口提示距离是影响变道起始位置的关键因素,出口提示距离为300 m时,初始速度能够影响变道起始位置,随出口提示距离增大,初始速度对变道起始位置的影响变得不明显.文中试验结果可以为深入理解高速公路出口驾驶行为变化规律和优化出口设计提供参考.
符锌砂杜锦涛何石坚
关键词:驾驶行为行车安全
线形空间几何突变对曲线路段车道偏移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为了探讨道路线形变化对侧碰、刮擦等侧向安全事故的影响,以三维空间线形的曲率和挠率作为公路线形几何特征描述参数,以车道偏移量作为侧向行车安全的表征指标,剖析了线形在空间层面发生的几何突变对车道偏离的影响。在山区高速公路开展实车试验,采用侧向行车视频记录连续的车道偏移,进行图像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标定,并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自动读取连续的车道偏移曲线,从中获取最大车道偏移作为分析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新手驾驶人和熟练驾驶人在线形空间几何特征不同的曲线路段所表现的最大车道偏移结果展开统计分析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当空间曲率突变超过一定的临界值时,空间曲率突变与最大车道偏移显著正相关;挠率突变对车道偏移产生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线形扭转的方向,当线形扭转方向与路拱横坡反向时,会明显加剧最大车道偏移;而线形扭转方向与路拱横坡同向时,会降低最大车道偏移但降低效果不明显;熟练驾驶人的最大车道偏移小于新手驾驶人,这种现象在空间曲率突变较大和挠率突变不利的路段尤为明显。研究结论可为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线形设计优化和路侧安全改善提供参考。
符锌砂何石坚杜锦涛葛婷
关键词:道路工程单因素方差分析
高速公路通道路网交通诱导决策模型被引量:3
2016年
为解决灾变事件发生时一条最优路径和多条可绕行路径的决策问题,应用图论及最优化理论相关方法构建模型.以通道路网为研究对象、实时安全可靠度为基本约束条件,采用图论相关方法研究了诱导起终点间通路求解方法.应用最优化理论建立运营安全最优路径决策模型,并采用Dijkstra算法求解最优路径.在解决最优路径的基础上,引入重复度的概念及相应算法,研究其他可绕行路径的决策模型.针对高速公路通道路网,构建了灾变事件下的交通诱导决策模型,解决综合考虑安全、行程时间和通行需求的路径决策.结果表明,图论方法能求解任意起终点间的所有通路,Dijkstra算法能求解最优路径,应用重复度算法可寻求其他可绕行路径以满足灾变事件下的绕行需求.
王晓飞李新伟刘立能杜锦涛
关键词:高速公路
高速出口行车条件对驾驶员应激反应与减速行为的影响
2020年
驾驶员应激反应和减速行为直接关系到高速出口段交通安全,而出口行车条件(出口提示距离、运行速度)是影响驾驶员应激反应与减速行为的关键因素。为此,在设计速度100 km/h的高速公路出口路段开展了以提示距离和运行速度为自变量的实车正交试验,采集并分析驾驶员生理指标(皮肤电导反应,SCR)和驾驶行为指标(最大减速度,d max)。试验结果表明:①运行速度变化对SCR、d max均有显著影响;②提示距离变化对SCR有显著影响,但对d max没有显著影响;③SCR与d max呈正相关关系。试验结果为深入理解高速公路出口路段驾驶员生理反应与驾驶行为特征提供了方便,对提高行车安全具有参考意义。
符锌砂杜锦涛何石坚
关键词:公路运输运行速度
基于多模块模糊贝叶斯网络的恐怖袭击事件量化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日益频繁,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首先建立了全球恐怖袭击事件危险性分级指标体系,并基于多模块模糊贝叶斯网络来建立一个基于观测事件'后验概率'的推理模型,从而解决信息不确定时恐怖袭击事件的危险性分级.其次,利用FCM聚类模型对恐怖袭击事件的危险度进行聚类分析,从而依据事件特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准确锁定.然后,建立了贝叶斯网络恐怖活动预测模型,为全球反恐态势提供有效预测,并利用ArcGIS热点图分析各地区恐怖袭击事件的时空特性.最后,基于VAR模型揭示了不同区域之间在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时跨区域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反恐建议.
林焰杜锦涛黄紫林丁为建
关键词:恐怖袭击事件模糊贝叶斯网络
公路线形三维空间微分几何参数的安全特性研究
公路线形本质上是三维的空间曲线,传统的平、纵分离的评价并不能准确的反映公路线形在三维空间中连续性质。本文基于公路线形实质上就是一条空间曲线的基本事实,依据微分几何,采用空间曲率、挠率这两个指标对公路三维线形进行描述,建立...
杜锦涛王晓飞符锌砂李新伟
关键词:公路线形安全特性
基于现场实车试验的高速公路门架式限速设施有效性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为研究限速牌和测速拍照两种高速公路门架式限速设施的限速效果,通过高速公路实车驾驶试验获取车辆的速度、加速度和行驶距离等驾驶状态特征参数,并采用方差分析法对两种限速设施相同条件下的不同特征参数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上述两种限速设施对控制车辆行驶速度、促使车辆主动减速均有明显效果,但在相同条件下,测速拍照的限速效果优于门架限速牌。
符锌砂王庭龙何石坚胡嘉诚杜锦涛
关键词:公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