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欢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冶金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篇电解
  • 1篇形貌
  • 1篇冶金技术
  • 1篇锌粉
  • 1篇活性剂
  • 1篇MOSSBA...
  • 1篇表面活性
  • 1篇表面活性剂
  • 1篇MOSSBA...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过...

作者

  • 2篇邓彤
  • 2篇杨欢
  • 1篇卢立柱
  • 1篇戴玉杰
  • 1篇谢惠琴
  • 1篇王静

传媒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有色金属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表面活性剂对电解锌粉形貌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研究氯化铵体系电解制备超细锌粉时,三种典型的表面活性剂对槽电压,锌粉沉积状态和锌粉颗粒大小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锌离子浓度为32g/L,电解液温度为60℃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可以使锌粉颗粒均匀分散,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槽电压影响不大。
杨欢卢立柱谢惠琴邓彤
关键词:冶金技术锌粉电解表面活性剂
富铁铁酸钴的室温合成和Mossbauer表征被引量:2
2005年
采用氧化-沉淀法在室温下合成了不同钴含量的铁酸盐.不同反应时间样品的IR和XRD谱图分析表明,富铁铁酸钴是通过中间体绿锈形成的.通过调节初始溶液中Co/Fe比(Co/Fe分别为:1/20、1/15、1/10、1/7、1/5、1/3)合成了钴含量分别为Co/Fe=0.05、0.06、0.08、0.12、0.17、0.18的富铁铁酸钴,并通过XRD和化学测定分析了上述铁酸盐的化学计量和结构,并结合Mossbauer谱进一步分析了产物形成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随初始溶液中钴含量的增加,钴在尖晶石结构中占据八面体空隙中Fe3+的位置,且钴含量的增加不利于尖晶石结构的形成,游离于绿锈结构以外的钴的化合物中包含了非磁性Fe(Ⅲ)的氧化物.
王静邓彤杨欢戴玉杰
关键词:MOSSBAUER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