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会祥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人民出版社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段落安置原貌辨被引量:2
- 2006年
- 《沧浪诗话.诗辨》在段落安置上存在着“吟卷本”、“玉屑本”的区别。严羽生前并没有编定自己的诗论,“吟卷本”与“玉屑本”的不同是由于各自所依据手抄本的不同。不同版本编辑者对严羽诗论的熟悉程度是其版本接近原貌与否的关键。考察两版本编辑者的身份,可以看出“吟卷本”在《诗辨》的段落安置上更符合严羽诗论之原貌,且“吟卷本”从内在层次上看,也更能体现严羽诗禅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
- 魏静沈会祥
- 中晚唐“苦吟”内涵的再考察被引量:1
- 2010年
- 中晚唐的"苦吟"不仅是一种苦思的写法,还有更多的内涵。第一,苦吟诗人在人群上以科举穷士为主,内容上以吟苦及苦闷的消解为核心;第二,苦吟还体现了穷士诗人在困境中逆俗自立的不懈追求,他们或倚之科举及第,或倚之实现立言不朽的追求,或倚之寄托心灵、实现精神生命的延续;第三,苦吟还是苦吟诗人苦中作乐的生活方式与癖好,他们把苦吟与休闲结合起来,使苦吟成为一种颇有吸引力的写作与休闲自娱相结合的生活方式,有的苦吟诗人吟诗甚至达到了成狂成痴的地步;最后,苦吟诗人在风格上有苦吟以求怪奇和精妙的审美倾向。
- 魏静沈会祥
- 关键词:苦吟
- 再论李贺诗的“苦吟”被引量:2
- 2016年
- 苦吟为诗是李贺把心灵生活与诗歌创作结合在一起的生活方式,乃至精神生命留存的途径。他的诗除了大量吟苦的内容,还有耽思沉溺以诗自娱的成分。李贺吟苦诗在境界塑造上体现在对导致苦闷心境的内外成因的分析提炼与对诗境的时空视域的扩展变异,他有的诗也彰显出张扬生命意欲舒展与自由的一面。苦吟在具体境界的描写方法上,可能受到《楞伽经》等佛教心性说的影响,比较注意展现"心身境"之间"三位一体、隐显互摄"的关系,以及整个心灵活动不同层面的"互触互通"、"辗转迁流"的主客时空结合的整体过程。李贺的苦吟表现在具体句法上,多用对比整合句法,通过对形容词、情态动词、动词、方位词等进行仔细地对比体味,在意绪的对比和回环往复中来彰显诗境。和别的苦吟诗人相比,李贺的苦吟既有共通之处,又有独特之处,他体现了中晚唐苦吟诗风幻诞怪奇的倾向。
- 魏静沈会祥
- 关键词:苦吟《楞伽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