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克君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杜洛克
  • 1篇杜洛克公猪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样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同密
  • 1篇胚胎
  • 1篇全基因
  • 1篇全基因组选择
  • 1篇转染
  • 1篇绿头鸭
  • 1篇慢病毒
  • 1篇慢病毒载体
  • 1篇慢病毒载体构...
  • 1篇克隆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型
  • 1篇鸡胚
  • 1篇鸡胚胎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西藏大学
  • 1篇北京贝瑞和康...

作者

  • 3篇王克君
  • 2篇李文婷
  • 1篇曹之晨
  • 1篇于坤
  • 1篇陈洁
  • 1篇韩红兵
  • 1篇谭占坤
  • 1篇强巴央宗
  • 1篇连正兴
  • 1篇吴珍芳
  • 1篇王志秀
  • 1篇张浩
  • 1篇刘德武
  • 1篇方美英
  • 1篇张博
  • 1篇商鹏
  • 1篇马俊

传媒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第六次全国动...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绿头鸭RIG-I cDNA克隆与慢病毒载体构建
本实验以绿头鸭血为材料,利用细胞分离方法结合RT-PCR技术从绿头鸭的总RNA中成功的克隆出RIG-IcDNA,与以往实验比减少了对动物的伤害。与NCBI已发表的序列比对,一致性为99%,这可能是地方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或...
王克君韩红兵于坤李萌吴芳芳曹之晨李文婷连正兴
关键词:转染RIG-I克隆慢病毒
基于不同密度SNP芯片在杜洛克公猪中的全基因组选择效果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基因组选择(GS)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育种技术,目前已在动植物育种实践中应用。本研究通过在1068头杜洛克公猪群体中使用不同密度的SNP芯片进行全基因组选择效果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使用基因型填充后芯片以及高密度SNP芯片所获得的估计基因组育种值(GEBV)之间可以达到99%的相关,并发现个体间亲缘关系的远近对同群体内基因型填充结果的准确率影响不大。由此可见,与目标性状紧密相关的低密度SNP芯片可用于实际育种工作,在降低使用成本的同时并不影响全基因组选择效果,为实质性进行猪分子育种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王珏刘成琨刘德武王克君陈洁陈洁吴珍芳
关键词:全基因组选择杜洛克公猪
IGF-Ⅱ和IGFBP5基因在鸡胚胎发育过程中腿部肌肉表达模式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IGFBP5)在鸡胚胎腿部肌肉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研究采集藏鸡和矮小蛋鸡种蛋孵化第9天、第13天、第20天鸡胚胎的腿部肌肉组织,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IGF-Ⅱ、IGFBP5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IGF-Ⅰ基因编码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采用RFLP方法对筛选到的SNPs进行群体水平分型。结果表明:藏鸡和矮小蛋鸡胚胎腿部肌肉组织在孵化第9天和第13天时IGF-Ⅱ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第20天(P<0.05),而2个品种间在孵化第9天、第13天、第20天差异均不显著(P>0.05)。IGFBP5 mRNA的表达水平在第9天时藏鸡与矮小蛋鸡均显著高于第13天、第20天(P<0.05),矮小蛋鸡IGFBP5第13天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第20天(P<0.05),而藏鸡第13天与第20天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2个品种IGFBP5的表达量均随着孵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且在孵化第13天时藏鸡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矮小蛋鸡(P<0.05)。在藏鸡和矮小蛋鸡的IGF-Ⅱ的编码区均发现c.345T>C SNPs,该SNPs在藏鸡中主要以CC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基因型频率为0.63;而在矮小蛋鸡中主要以杂合子TC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基因型频率为0.67。IGF-Ⅱ腿部肌肉组织的表达水平在鸡胚胎孵化中期(第9天和第13天)显著高于孵化后期(第20天),IGFBP5则是在鸡胚孵化第9天显著高于孵化第13天和第20天,可能是由于孵化中期是腿部肌肉快速发育阶段而后期腿部肌肉基本发育完好,导致IGF-Ⅱ和IGFBP5的表达水平随之变化。
商鹏王克君李文婷谭占坤张博王志秀马俊张浩强巴央宗
关键词:MRNA胚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