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帆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图像
  • 4篇去雾
  • 3篇图像复原
  • 3篇图像去雾
  • 2篇单幅
  • 2篇透射
  • 2篇透射率
  • 2篇去雾算法
  • 2篇先验
  • 1篇单幅图
  • 1篇单幅图像
  • 1篇原色
  • 1篇实时处理系统
  • 1篇图像增强
  • 1篇气相法
  • 1篇阈值
  • 1篇物理模型
  • 1篇滤波
  • 1篇聚丙烯
  • 1篇抗冲

机构

  • 6篇兰州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王帆
  • 3篇杨燕
  • 3篇白海平
  • 1篇李晶芯
  • 1篇王小鹏
  • 1篇侯越
  • 1篇岳辉
  • 1篇杨燕
  • 1篇苗树翻
  • 1篇王阳萍
  • 1篇董志航
  • 1篇董宇飞
  • 1篇白海平
  • 1篇张宝山
  • 1篇陈高科

传媒

  • 2篇计算机应用
  • 1篇计算机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相对透射率估计的快速图像去雾算法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暗通道先验算法中恢复效果偏暗以及运算时间过久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对透射率估计的单幅图像快速去雾算法。该算法在分析雾霾条件下场景深度与最小值图像关系的基础上,依据景深相对量初步估计透射率,利用改进的均值滤波器作精确化调整,最后根据大气散射模型复原清晰图像,并通过亮度增强改善其视觉效果。该算法对透射率的估计简单、有效,复原图像清晰、自然,并且具有较高的细节可见度和层次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去雾效果和处理速度方面均有很大改善,有利于实现实时性应用。
杨燕王帆白海平
关键词:图像去雾透射率图像复原
液相本体–气相法抗冲共聚聚丙烯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
抗冲共聚聚丙烯(IPC)作为一种优异的树脂材料,是通过聚合反应器制备的聚丙烯合金(PPc)。因其工艺特殊,PPc的结构和形貌极其复杂,使其抗冲击性能显著提高,并具备较好的刚性,可与工程塑料相媲美。现已在汽车、家电等领域普...
王帆
关键词:抗冲共聚聚丙烯环管反应器
基于暗通道先验的图像快速去雾及增强算法研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智能化设备正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视觉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广泛而深入地应用到交通监控、车载导航、辅助驾驶以及航拍侦测等诸多领域当中,然而在成像方面,恶劣天气的...
王帆
关键词:图像去雾图像复原图像增强计算机视觉
快速去除图像尘霾技术
杨燕岳辉王小鹏王阳萍侯越苗树翻李晶芯雷颖思樊林庆白海平王帆董宇飞陈高科张宝山曹碧婷董志航
该项目主要研究图像去尘霾算法进展,并结合西部地区实际情况,寻求精确的西部地区尘霾天气图像退化模型参数估计方案,最终实现尘霾图像清晰复原,研发出具有西部地区特殊针对性的图像去尘霾技术,改变使用技术处理效率低,恢复图像失真大...
关键词:
基于物理模型的单幅图像对比复原算法被引量:3
2015年
基于图像复原的去雾算法中参数的估计容易造成去雾图像场景信息的丢失,对此,提出一种图像去雾新算法。在暗通道先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大气散射模型的分析,总结出雾气分布对暗通道图像的影响,并依此对外景图像进行加雾操作,利用加雾后的参考图像与外景图像中各点的景深关系完成透射率的估计,进而达到去雾目的。算法利用物理模型和多幅图像实现参数的估计,能够更好地保留场景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去雾效果优于对比算法,在处理速度上也有明显改善。
王帆杨燕白海平
关键词:图像去雾物理模型透射率图像复原
基于引导滤波的单幅图像自适应去雾算法被引量:10
2016年
在雾、霾等天气条件下,由于空气中悬浮粒子的大气散射作用导致获得的户外图像严重降质。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单幅图像自适应去雾算法。在分析大气散耗函数特性的基础上,利用引导滤波估计大气散耗函数,间接求得透射率,通过自适应选取阈值调整明亮区域透射率,改善复原图像中的假彩色,并根据大气散射模型恢复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引导滤波算法和取固定阈值的算法相比,该算法获得的去雾图像近景更清晰,明亮区域恢复更自然,同时提高了运算速度。
杨燕白海平王帆
关键词:去雾算法阈值复杂度大气散射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