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 作品数:11 被引量:185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增温促花对盆栽海棠‘长寿冠’复栽后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为探讨增温促花对海棠光合特性的影响,以盆栽海棠‘长寿冠’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室外对照(CK)、双层膜大棚(T2)和玻璃温室(T3)3种温度处理,检测增温处理对复栽后‘长寿冠’7、8月份光合日变化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7、8月份各组‘长寿冠’净光合速率(P_n)日变化均呈不对称双峰型,与CK相比,增温处理虽未改变双峰型变化趋势,但使光合"午休"现象加剧,并使P_n日均值下降,其中T3处理组受影响程度较大,其7、8月份Pn日均值分别比对照下降24.62%和25.45%。增温对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胞间CO_2浓度(C_i)的影响与Pn类似,但使气孔限制值(L_s)上升。光合"午休"期间(12:00—14:00)各处理P_n、G_s、C_i的变化趋势类似,即P_n、G_s下降而Ci上升,但T3处理C_i上升趋势更明显。灰色关联分析揭示,影响Pn的主要环境生态因子为大气温度(T_a)与大气相对湿度(RH),生理因子为G_s和T_r。影响G_s的主要因素是T_a与RH。以上结果说明,增温导致‘长寿冠’夏季光合能力下降总体上主要是气孔限制因素造成,但"午休"现象的加剧主要受非气孔限制的影响。
- 孙鑫何亚飞卢俊芳谷慧王涛谢寅峰
- 关键词:光合日变化
- 热激蛋白与植物耐热性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4年
- 热激蛋白是一类响应逆境胁迫并且大量表达在生物体中的蛋白质。植物热激蛋白在减缓高温胁迫引起的伤害和提高植物对高温胁迫的耐受性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植物热激蛋白在高温胁迫下的产生、分类与定位,热激蛋白及基因表达的调控以及热激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讨论了今后热激蛋白与植物耐热性关系的研究重点。
- 王涛唐颂豪何梅谢寅峰张往祥
- 关键词:高温胁迫耐热性热激蛋白
- 药用植物太子参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2016年
- 药用植物太子参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糖类、环肽类、微量元素、皂苷类、挥发油类、油脂类、氨基酸类、脂肪酸类、磷脂类和甾醇类,近年来这些活性成分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对太子参化学成分的种类和药用价值,尤其对影响其成分的环境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太子参药用资源提供参考。
- 马迎莉王晓容邹慧超王涛陈云谢寅峰
- 关键词:太子参化学成分影响因素
- 植物耐热性研究进展被引量:78
- 2013年
- 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上升,高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日趋显著。本文从高温胁迫对植物解剖结构和细胞微观结构的影响、高温胁迫下植物生理生化的变化、高温胁迫下热激蛋白的表达与调控、激素对植物耐热性的调控作用以及植物耐热性的综合鉴定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加强联合胁迫条件下的植物耐热性研究提出思考。
- 王涛田雪瑶谢寅峰张往祥
- 关键词:高温胁迫耐热性微观结构生理生化热激蛋白激素
- 雌雄异株植物对干旱胁迫响应的性别差异被引量:19
- 2015年
- 依据大量的文献,从生长和生殖、生理和代谢以及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对干旱胁迫条件下雌雄异株植物的性别差异特征及抗性差异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结果表明:由于雌雄异株植物的雌株和雄株间存在不同的繁殖消耗、生存策略以及适应进化特征,因而,在干旱胁迫条件下雌株和雄株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特性、生殖分配、生理生化特征(包括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保护酶系统与渗透调节物质水平等)以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包括核酸序列、同功酶谱和蛋白质组学特性等)也均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且因植物种类、习性(草本或木本)和生长阶段的不同而异。总体上看,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多数雌雄异株种类的雄株具有更佳的生长特性、更高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细胞中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也较高,因而,对干旱环境的抗性及适应性也强于雌株。根据上述分析结果,认为今后应从种群水平和分子水平开展雌雄异株植物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性别差异特征的相关研究。
- 何梅孟明施大伟王涛李圆谢寅峰
- 关键词:干旱胁迫性别差异生理生态特性生殖分配
- 硅缓解植物重金属毒害机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2
- 2016年
- 硅对植物重金属胁迫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适当浓度的外源硅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有效缓解重金属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抑制和毒害作用,使植物内重金属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发生变化,减少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有效缓解重金属对细胞结构的伤害;促进植物生理生化代谢。硅缓解植物重金属毒害的机理可归纳为避逆作用和耐逆作用。避逆作用包括:提高土壤(介质)p H,改变其理化性质;改变土壤中重金属形态,使其沉积于土壤或根系周围,减少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耐逆作用包括:影响重金属在植物内转移、积累;刺激植物产生酚类物质并与重金属螯合;促进重金属离子在植物内区隔化分布,使其结合到细胞壁或液泡中;提高植物内抗氧化系统活性(SOD、POD、CAT、APX),有效清除重金属胁迫产生的活性氧。本文就近年来硅缓解重金属毒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 王会方於朝广王涛谢寅峰
- 关键词:硅重金属胁迫
- 增温促花对傲大贴梗海棠‘长寿冠’叶片生长及光合指标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为探讨增温促花对盆栽海棠的生理影响,以‘长寿冠’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温度处理(CK、T2、T3),比较了复栽后(6至8月)不同处理长寿冠的叶片数、叶面积、比叶重、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等的变化。结果表明:(1)增温处理复栽后长寿冠的叶片数、比叶重、叶面积及叶绿素相对含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玻璃温室增温处理(T3)叶片数及比叶重下降尤为明显,与CK相比,月均分别下降45.14%和25.22%,且各月份均与CK差异显著(P<0.05);(2)增温处理复栽后长寿冠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及蒸腾速率均有所降低,其中T3处理Pn、Gs、Tr下降幅度较大,与CK相比,月均分别下降14.99%、16.96%和24.32%,但与CK相比,Pn的下降并不显著(P﹥0.05)。气体交换参数变化的分析表明增温处理后长寿冠光合速率的降低是由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共同作用引起。以上结果说明,增温促花对盆栽海棠长寿冠复栽后叶片生长及光合作用均产生不利影响,增温愈高,影响程度愈大;叶片数可作为‘长寿冠’受增温影响程度的有效评判指标。
- 卢俊芳步行王涛谢寅峰孙朦张往祥
- 关键词:光合作用
- 增温促花及叶面施肥对盆栽海棠‘长寿冠’花色及成色物质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以盆栽海棠‘长寿冠’为材料,在对其花色素进行特征颜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分析基础上,探讨了促花调控过程中增温及叶面施肥对花瓣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寿冠’花色是多种色素共同显色的结果,但花青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其花色色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在长寿冠促花调控过程中,适当增大昼夜温差或在现蕾期喷洒0.2%过磷酸钙或0.2%硫酸钾有利于花青素含量的提高,使花朵着色加深;在现蕾期喷洒0.1%的尿素则造成花青素含量降低,使花朵颜色淡化。RHSCC比色结果与花青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基本吻合,可作为评判‘长寿冠’花色质量的一个依据。该项研究为海棠花色素成分的进一步分离和鉴定等提供基础,同时为海棠促花调控过程中花色质量的评价提供依据。
- 卢俊芳王涛孙朦唐颂豪张往祥谢寅峰
- 关键词:叶面施肥花色素
- 模拟酸雨胁迫对菲白竹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以园林观赏竹种菲白竹为材料,采用人工模拟酸雨的方法研究不同强度酸雨(p H=4.0、p H=3.0、p H=2.0)胁迫对菲白竹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酸雨胁迫均导致菲白竹叶片出现不同程度的伤害症状,受伤害程度随着酸雨p H值的降低而加剧。胁迫解除初期,叶片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均低于对照,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质膜透性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对照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变化幅度随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生理指标对胁迫的敏感程度有所不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叶绿素相对含量、质膜透性等可作为反映酸雨胁迫下菲白竹受伤害程度的重要依据。经过1个月左右的恢复期,p H=4.0胁迫处理组的大多数指标能恢复至对照水平;p H=3.0处理组有一定的恢复趋势,但恢复程度不明显;而p H=2.0胁迫组的各项指标均不能恢复,且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说明菲白竹对模拟酸雨p H=4.0的胁迫处理表现出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对p H=3.0酸雨胁迫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但在p H=2.0处理下,则产生不可逆伤害,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恢复,这与外部形态的观察结果一致。高频度强酸雨(p H=2.0)处理下,菲白竹叶片伤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过量H+累积对植株造成的直接伤害引起的;而低酸度(p H=4.0)处理产生的生理伤害及其修复与活性氧代谢调节有关。
- 王涛张珊珊谢寅峰田雪瑶唐颂豪季晓钒
- 关键词:模拟酸雨菲白竹生理响应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