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丽莉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学成
  • 3篇化学成分
  • 2篇大叶紫珠
  • 2篇色谱
  • 2篇紫珠
  • 2篇化学成分研究
  • 1篇药理
  • 1篇药物中间体
  • 1篇乙酰
  • 1篇乙酰胺
  • 1篇抑制剂
  • 1篇原辅料
  • 1篇泽兰
  • 1篇制剂
  • 1篇质量管理
  • 1篇中间体
  • 1篇色谱法
  • 1篇色谱分离
  • 1篇双重抑制剂
  • 1篇中压

机构

  • 8篇江苏省徐州医...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石丽莉
  • 4篇郑苏
  • 2篇陈桂荣
  • 1篇刘丛丛

传媒

  • 3篇辽宁化工
  • 1篇云南化工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企业科技与发...
  • 1篇天工
  • 1篇生物化工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艾叶中法尼基转移酶和香叶基香叶基转移酶双重抑制剂的分子对接研究
2023年
选择法尼基转移酶(FTase)和香叶基香叶基转移酶(GGTase-I)作为靶标,利用Autodock系列软件,将Artemisian C和Artemisian D两个倍半萜内酯二聚体与FTase和GGTase-I两个蛋白分别进行了分子对接,并分析了各自的作用模式。结果:Artemisian C与Artemisian D与FTase的结合能分别为-44.379和-47.0166 kJ/mol,Artemisian C与Artemisian D与GGTase-I的结合能分别为-33.4066 kJ/mol和-39.2209k J/mol。两个化合物能够以氢键和疏水作用与两种蛋白相结合。结论:ArtemisianC与Artemisian D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FTase和GGTase-I活性,是这两个靶标的双重抑制剂。两种分子能够以多药多靶的形式协同发挥抗肿瘤作用。
单舒筠郑苏王园园石丽莉陈桂荣薛贵民
关键词:分子对接法尼基转移酶
大叶紫珠中二氯甲烷萃取物化学成分研究
2022年
目的:对大叶紫珠(Callicarpa Macrophylla Vahl)二氯甲烷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以中低压快速分离色谱为主,多种色谱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叶紫珠二氯甲烷层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与核磁共振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大叶紫珠二氯甲烷层分离鉴定了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urs-12-en-3β-ol、Oleanic acid、β-sitosterol、luteolin、luteolin-4′-O-(6′′-E-caffeoyl)-β-D-glucopyranoside、luteolin-7-O-(6′′-E-feruloyl)-β-D-glucopyranoside、4-methoxybenzoic acid。结论:化合物luteolin-4′-O-(6′′-E-caffeoyl)-β-Dglucopyranoside、luteolin-7-O-(6′′-E-feruloyl)-β-D-glucopyranoside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同时,为优化建立高效、快速大叶紫珠中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工艺提供了实验依据。
石丽莉郑苏单舒筠
关键词:大叶紫珠化学成分
大叶紫珠中萜类化合物的研究
2023年
对大叶紫珠(Callicarpa macrophylla Vahl)中萜类化合物进行了研究。采用以中低压快速分离色谱为主,多种色谱方法相结合,对大叶紫珠中含有的萜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UV、IR、NMR、MS等技术手段,对纯化的化合物进行骨架、构型确证。结果表明,从大叶紫珠中分离鉴定了6个萜类化合物,分别为urs-12-en-3β-ol(乌苏-12-烯-3β-醇)(1)、Oleanic acid(齐墩果酸)(2)、14α,18-dihydroxy-7,15-isopimaradiene(14α,18-二羟基-7,15-异海松二烯)(3)、isopimaradiene-3β,18-diol(异海松二烯-3β,18-二醇)(4)、3β-ace-toxy-urs-12-ene-11-one-12-ol(3β-乙酰氧基-urs-12-烯-11-酮-12-醇)(5)、ent-7α,16β,17,18-tetrahydrox-ykaur-15-one(ent-7α,16β,17,18-四氢甲苯-贝壳杉烷-15-酮)(6)。其中化合物(5)、(6)为首次在大叶紫珠中分离得到,为大叶紫珠中萜类成分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石丽莉郑苏单舒筠
关键词:大叶紫珠萜类化学结构
药物中间体N-(5-氟-2苯氧基苯基)乙酰胺的合成
2021年
1,4-二氟-2硝基苯与苯酚在碳酸钾的作用下醚化得到1-(4-氟-2-硝基苯氧基)苯,后者经硝基还原和乙酰化反应合成N-(5-氟-2苯氧基苯基)乙酰胺。并考察了醚化以及乙酰化等关键步骤的反应条件,较佳的反应条件:醚化反应以碳酸钾作为缚酸剂;乙酰化化以三乙胺作为缚酸剂。三步总收率67.2%,产物及中间体经过^(1)H NMR和MS确认。
石丽莉
骨碎补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8年
骨碎补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nze)J.Sm.)的干燥根茎,具有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等功效。目前关于其鉴定、炮制、化学、药理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对这些方面的现代研究概况做一综述。
石丽莉
关键词:骨碎补药理
荔枝草中乙酸乙酯层化学成分分析
2024年
目的:对荔枝草的乙酸乙酯层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中压快速色谱和Sephadex-LH凝胶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手段、理化性质和文献对照进行各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荔枝草的乙酸乙酯层分离出2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泽兰黄酮和高车前素。结论:采用中压色谱能从荔枝草乙酸乙酯萃取层中快速大量提取泽兰黄酮和高车前素,该方法省时、简便、高效,值得推广应用。
郑苏石丽莉单舒筠
关键词:荔枝草
中药炮制技艺“精细化”研究
2018年
对中药材实施炮制、加工处理,使其变成具备一定规格及形状的成品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是中药炮制的意义所在。中药炮制是传统制药技术,有很多传统经验,但其在现代应用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在此针对目前行业现状,探讨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推进中药炮制精细化进程。
石丽莉
关键词:中药炮制原辅料质量管理
白果种仁正丁醇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2023年
目的:对白果种仁的正丁醇部位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大孔树脂、MCI、Sephadex-LH凝胶,制备色谱等多种色谱相结合的方法,对白果正丁醇层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多种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白果的正丁醇层萃取物部位分离并鉴定了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adenine(1),adenosine(2),Ginkgolide B(3),Ginkgolide C(4),MPN(5),MPN-5′-glu(6)。
单舒筠石丽莉刘丛丛江宜芮陈桂荣
关键词:化学成分色谱分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