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英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栽培
  • 4篇栽培技术
  • 4篇高产
  • 3篇高产栽培
  • 2篇油菜
  • 2篇高产栽培技术
  • 1篇性状
  • 1篇遗传率
  • 1篇油菜高产
  • 1篇油菜高产栽培
  • 1篇油菜机械
  • 1篇油菜机械化
  • 1篇玉米
  • 1篇元胡
  • 1篇早播
  • 1篇制种
  • 1篇色素含量
  • 1篇色泽
  • 1篇山旱地
  • 1篇授粉

机构

  • 9篇汉中职业技术...
  • 1篇汉中市农业科...

作者

  • 9篇翟英
  • 2篇张建军
  • 1篇刘红
  • 1篇黄庆林

传媒

  • 5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种子科技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智慧农业导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汉中地区魔芋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2
2014年
魔芋内含丰富的葡甘聚糖,汉中地区是魔芋适生区,也是魔芋主产区之一。魔芋在规模种植时,由于品种单一,病害严重,导致减产甚至绝收。文章围绕防病从整地、育苗、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及时采收等环节展开高产栽培技术,以提高魔芋经济效益。
翟英
关键词:魔芋高产栽培
山旱地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探究被引量:1
2013年
对陕西汉中山旱地油菜复种夏玉米与小麦复种夏玉米的经济效益做比较,油菜比小麦早熟20-25d,夏玉米可提早播种18-23d,每667m2可增收280-326元。同时,旱地免耕直播的油菜,具有宜播期长,生长势强,省劳力等优势。
翟英
关键词:山旱地油菜栽培技术
元胡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6
2012年
通过多年来对元胡的选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元胡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对提高元胡生产效益,带动药农丰产增收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翟英
关键词:元胡高产早播
陕西省汉中地区千斤红辣椒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22年
辣椒是陕南地区最为重要的蔬菜作物,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辣椒。为了满足高效优质种植的标准化要求,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巩固和提高扶贫成果,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陕南辣椒栽培技术,加快农业产业的长远发展。对此,文章详细地讨论高性能辣椒的栽培方法,并从品种选择、土壤整备和种植、定植、施肥、土地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翟英
关键词:高产栽培
陕南油菜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关键技术被引量:3
2016年
分析了陕南地区油菜机械化生产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并结合生产实际,从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机械播种、田间管理、机械收获等5个方面总结出了陕南油菜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对陕南油菜机械化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翟英谌国鹏王虎军
关键词:油菜机械化
番茄果实色泽和色素含量的遗传特征被引量:4
2019年
番茄的颜色和色素含量是决定果实品质的两个重要特性。在本研究中,使用绿色和紫色番茄植株分别作为母本和父本,分别产生了6个遗传群体,即P1、P2、F1、BC1、BC2和F2。通过数量性状的多代联合分析研究果实颜色和色素含量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绿色和紫色果之间的果实颜色的最佳遗传模型为MX1-AD-ADI。BC1、BC2和F2代色度值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2%、59%和77%,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10%和13%。番茄红素含量的遗传符合MX2-ADI-AD模型,BC1、BC2和F2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4%、74%和93%,而多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20%、0%和0%。叶绿素的遗传模型为MX1-AD-ADI,BC1、BC2和F2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9%、74%和59%,多基因的遗传率均为0%。胡萝卜素的遗传符合MX2-ADI-ADI模型,BC1、BC2和F2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6%、4%/5%和54%,而多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0%、0%和13%。
翟英
关键词:果实颜色遗传率
陕南汉中农作物秸秆资源区域结构特点及综合开发潜力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研究分析陕南汉中近5 a农作物秸秆区域结构特点及综合利用潜力。结果表明,2011-2015年间陕南汉中农作物秸秆平均产量约为196.60×10~4t,产量总体上增长不明显;秸秆资源平均密度约为4.77t·hm^(-2),资源密度较大的农作物依次为水稻、油料(主要为油菜)、玉米和小麦,秸秆资源的丰度及经济性较好;秸秆平均产量占比较大前4位依次为油料(28.13%)、水稻(27.40%)、玉米(16.03%)和蔬菜(10.32%)。陕南汉中秸秆综合利用因地域特点、传统习惯和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可高效综合利用的主要为水稻、油菜、玉米和小麦等4种秸秆,其综合总利用率为75.50%,秸秆年均剩余量约为78.43×10~4t,剩余主要为蔬菜、薯类及豆类等秸秆;秸秆粉碎还田为主要利用方式,其他依次为免耕覆盖、堆肥及生物肥利用、饲料化利用、编织利用及基料化利用,单位面积秸秆平均粉碎还田量约为5.59 t·hm^(-2),单位面积秸秆肥料化用量约为5.59 t·hm^(-2)。
张建军李瑞张建华翟英亢晓琳张效瑕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
授粉技术组合对玉米籽粒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2017年
为提高海拔跨度较大、不同地形小气候特点的山地玉米制种质量及产量。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以自然授粉为对照,研究授粉后去雄或去叶,控制中、下部授粉促籽粒发育等不同授粉技术组合对玉米制种籽粒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授粉(CK)相比,对华盛玉882、华盛玉2000等2个玉米品种,采用完全人工授粉与完全授粉后去主茎或去雄等3种措施极显著提高了产量、显著降低了千粒质量、对穗行数影响不显著;采用控制中、下部不授粉其他部分完全授粉,完全授粉后去棒3叶或去棒叶等4种措施除完全授粉后只去棒叶措施显著降低了产量外其他3种措施均极显著降低了产量;采用完全人工授粉,完全授粉后去雄或去主茎或去棒叶或去棒3叶及控制中、下部不授粉其他部分完全授粉等7种措施均极显著降低了秃尖长度,穗位高、穗长、穗粗等穗部性状基本相似,影响不显著,7种措施中除完全授粉后去棒3叶措施外其他6种措施均显著提高了结实率。
张建军刘红黄庆林李春元翟英
关键词:人工授粉玉米制种籽粒产量穗部性状
农业种植因素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当下,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而对农业种植结构产生影响的是农业种植因素。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探讨影响农业种植结构的种植因素成为农业行业的重点关注对象。
翟英
关键词:农业经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