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永梅

作品数:10 被引量:73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矿业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通风
  • 3篇催化
  • 2篇烟气
  • 2篇涌出
  • 2篇涌出量
  • 2篇涌出量预测
  • 2篇通风管道
  • 2篇脱硝
  • 2篇瓦斯
  • 2篇瓦斯涌出
  • 2篇瓦斯涌出量
  • 2篇煤矿
  • 2篇煤矿瓦斯
  • 2篇颗粒物
  • 2篇空气品质
  • 2篇活性炭
  • 2篇风管
  • 2篇风管道
  • 1篇氮氧化物
  • 1篇选择性

机构

  • 10篇安徽工业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作者

  • 10篇胡永梅
  • 8篇韩云龙
  • 6篇钱付平
  • 2篇陈光
  • 2篇张浩
  • 1篇丁厚成
  • 1篇郑昭

传媒

  • 4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建筑热能通风...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能源与环境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灰色系统GM(1,1)模型在煤矿瓦斯涌出量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1)模型,结合淮南某矿的瓦斯涌出量记录原始数据阐明建模过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瓦斯涌出预测中,为煤矿企业和部门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胡永梅
关键词:瓦斯涌出量
灰色系统GM(1,1)模型在煤矿瓦斯涌出量预测中的应用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1)模型,结合淮南某矿的瓦斯涌出量记录原始数据阐明建模过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瓦斯涌出预测中,为煤矿企业和部门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胡永梅
关键词:瓦斯涌出量
文献传递
烧结烟气活性炭脱硝机制被引量:9
2021年
烧结烟气氮氧化物(NO_(x))排放占钢铁行业NO_(x)排放总量的50%以上,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现有及新建烧结机只有装设烟气脱硝装置才能满足排放法规的NO_(x)排放要求。而活性炭微孔丰富、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低温时即可同时脱除烟气中的SO_(2)、NO_(x)、粉尘及其他有害气体。因此,低温烧结烟气活性炭脱硝具有显著的特点及技术优势,但活性炭脱硝易受烟气中SO_(2)和H_(2)O的影响。本工作综述了低温烟气活性炭脱硝机理,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及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烟气中氧气的存在起氧化作用,能有效提高活性炭的脱硝率;而SO_(2), H_(2)O和NO存在竞争吸附作用会降低活性炭的脱硝性能,详述了SO_(2)和H_(2)O对活性炭脱硝的抑制作用及影响。阐述了活性炭负载过渡金属、稀土金属等金属氧化物化学改性对脱硝性能的促进作用及其脱硝机理,并对多元金属的负载进行了介绍;最后对烧结烟气活性炭低温脱硝技术进行了展望。要点:(1)综述了活性炭脱硝机理。(2)阐述了活性炭脱硝的影响因素。(3)详述了活性炭负载过渡金属(稀土金属)氧化物对脱硝的提高作用及机理。(4)总结并展望了低温烧结烟气活性炭脱硝技术的研发,并提出了建议。
韩云龙纪杰杨小白钱付平胡永梅
关键词:脱硝活性炭选择性催化还原
通风管道内温湿度对颗粒沉积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于矩形断面0.3m×0.2m、长度3m的通风管道中,对完全发展湍流中的颗粒沉积进行了模拟计算。由于空调通风管道内空气温、湿度有所变化,因此综合考虑了热泳力及湿度对颗粒沉积的影响,采用拉格朗日法随机轨道模型进行了3000个颗粒沉积的模拟研究。在粒径范围0.01~50μm、管道风速5m/s的条件下,得到了无因次沉积速率随无因次松弛时间变化曲线并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曲线呈现“V”形分布,模拟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针对粒径19m的颗粒,调查了温度及湿度对颗粒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气流与管壁的温差产生的热泳力加速了颗粒沉积,并随温差的增加而呈提高趋势;随着空气相对湿度的提高,颗粒沉积速率也相应增加,
韩云龙胡永梅钱付平
关键词:空气品质通风管道
通风管道结构形式对颗粒物沉积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在矩形断面通风管道无因次颗粒物沉积速率计算结果与相关实验数据验证的基础上,对弯头、变径、三通等通风管道结构内的颗粒物沉积进行了数值模拟.管道流动采用RSM湍流模型,并应用拉格朗日随机轨道模型描述气固两相流动中颗粒运动.结果表明,直管段内无因次颗粒物沉积速率与相关研究结果变化趋势相近,直管段侧壁、顶面无因次颗粒物沉积速率在无因次松弛时间大于1时(粒径约10μm)呈下降趋势.弯头、变径及三通管段内颗粒物沉积率随斯托克斯数(St)增加而升高,当St<0.1时,3种管段结构内颗粒物沉积率均较小且相差较小;当St>0.1时,相同St下弯头内颗粒物沉积率最高,其次为三通和变径.直管段内小粒径颗粒物(<10μm)主要受湍流扩散作用而沉积,对于大颗粒的沉积则主要受重力影响;弯头、变径及三通管段内颗粒St>0.1时,颗粒物的沉积主要受惯性碰撞影响.
韩云龙殷传慧胡永梅
关键词:颗粒物通风管道数值模拟
自然通风室内颗粒物分布特征被引量:24
2013年
探讨自然通风方式下室内颗粒物分布及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采用拉格朗日法随机轨道模型对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房间内颗粒物分布、运移进行了模拟研究,并综合考虑了布朗扩散力、热泳力及Saffman升力对颗粒物沉积的影响。模拟分析了室外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为0.15mg/m3时,1 m/s窗口风速下,粒径分别为2.5μm、10μm和50μm的颗粒物在室内的穿透率、质量浓度分布,并测试了室内颗粒物的质量浓度与计数浓度,分析了颗粒物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粒径颗粒(如2.5μm)具有较强的气流跟随性,小粒径颗粒的穿透率大于粒径10μm、50μm的颗粒,而且其质量浓度分布也比大粒径颗粒均匀;大粒径颗粒则受重力沉积机制作用,主要沉积于地板。由于室外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高于室内,自然通风状态时,室内颗粒物质量浓度均较无通风时增加,PM.25颗粒物质量浓度在室内分布较为均匀,而PM10颗粒物质量浓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小粒径颗粒虽然质量浓度较小,但数量远远多于大粒径颗粒数量;粒径5μm以下的分级粒径计数浓度相差约1个数量级,并且3μm以下的颗粒物数量占主要部分,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更大。
韩云龙胡永梅钱付平陈光
关键词:环境学室内空气品质颗粒物自然通风
基于合作-竞争机制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
2012年
采用合作-竞争机制的教学模式革新通风除尘课程设计教学,以团队小组内合作学习、组间竞争的类商业模式完成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及创新思想的同时,完成学生的学术及专业发展训练与培养。
韩云龙胡永梅丁厚成钱付平陈光
关键词:课程设计教学模式
活性炭混合钢渣烧结烟气脱硫脱硝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采用混合法用钢渣与活性炭制备混合钢渣活性炭吸附剂,对其进行XRF, BET, SEM和FT-IR等表征,于可编程电加热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模拟烧结烟气脱硫脱硝实验,考察反应温度、SO_2浓度及[NH_3]/[NO]浓度比、O_2含量等因素对混合钢渣活性炭的吸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烧结烟气中SO_2初始浓度0.06vol%, NO初始浓度0.04vol%, O_2含量15vol%及反应温度120℃条件下,最高脱硫脱硝率分别为79%和34%。按浓度比[NH_3]/[NO]=1通入还原剂NH_3时,脱硫脱硝率均升高,表明钢渣具有一定催化还原作用。脱硝率随反应温度升高而下降,O_2含量提高有利于混合钢渣活性炭对SO_2和NO的吸附。掺混钢渣降低了吸附剂的比表面积,但钢渣中含一定量Fe2O3,具有一定催化还原作用,有利于NO吸附。同时,加入钢渣也是对固废资源的合理利用,达到"以废制污"的目的。
杨小白韩云龙李迎根张浩钱付平胡永梅
关键词:脱硫脱硝催化
空调系统通风管道尘粒沉降与沉积的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08年
空调系统通风管道尘粒的沉积会降低空调系统的性能并影响室内空气品质,掌握含尘气流的流动、沉降规律及在各式结构通风管道中的尘粒沉积规律,对于管道清洁及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控制措施减少管道积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通风管道影响尘粒沉积的诸因素,如尘粒粒径、送风风速和管壁粗糙度等进行了探讨,并对目前有待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胡永梅韩云龙
关键词:空调系统尘粒
铁矿石尾矿粉催化还原NO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以马鞍山钢铁集团南山矿铁矿石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无载体催化剂,对其进行了XRF,BET和XRD表征,并于电加热石英玻璃管固定床中实验研究了催化剂对NH3还原NO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用铁尾矿所制催化剂在反应温度500-600℃下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600℃时催化还原率达97.5%,且粒径越小催化还原率越高;氧含量对催化还原率有较大影响,350℃时增加氧含量可提高催化还原率,500℃时增加氧含量会降低催化还原率;氧化铁作为主要活性组分,在催化剂中含量越高催化还原率越高,但氧化铁高温时易烧结,会降低催化还原率.
韩云龙李迎根郑昭张浩钱付平胡永梅
关键词:催化剂氮氧化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