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宸
- 作品数:7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黄瓜性别决定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9年
- 黄瓜(Cucumis sativus)是进行性别研究的主要模式植物之一。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对于提高黄瓜雌花结实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黄瓜植株的性别主要受黄瓜性别决定基因、环境条件和植物激素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黄瓜性别决定的研究进展,并对黄瓜单性花发育机制以及黄瓜性别决定基因的时空表达提出了展望。
- 周赓陈宸刘晓虹卢向阳田云陈惠明
- 关键词:黄瓜性别决定激素调控
- 黄瓜枯萎病研究进展被引量:28
- 2019年
- 黄瓜枯萎病是一种由土壤传染,病原菌通过黄瓜的根或根颈部侵入,在维管束内寄生的系统性病害;是中国和世界范围内黄瓜生产中最具破坏性的疾病之一,因此对黄瓜枯萎病抗性育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黄瓜枯萎病的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鉴定方法、黄瓜枯萎病的症状及病情分级等方面,分析了黄瓜枯萎病的致病机制、抗病机制和抗性遗传规律,总结了其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今后黄瓜枯萎病的抗性育种和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杨侃侃刘晓虹陈宸陈宸周赓梁志怀陈惠明
- 关键词:黄瓜枯萎病病原菌抗性育种
- 不同基因型黄瓜性别与乙烯释放速率的关系被引量:1
- 2016年
-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全雄株(ffMMaa)、雌雄同株(ffMMAA)、全雌株(FFMMaa、FFMMAA)和两性花株(FFmmAA)不同基因型近等基因系材料间的乙烯释放速率,探讨乙烯与黄瓜性型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近等基因系乙烯释放速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全雄株78♂(ffMMaa)的乙烯释放速率较低;雌雄同株406(ffMMAA)四叶一心期的乙烯释放速率大于两叶一心期;含6.33个F基因拷贝数的雌性系10098♀(FFMMaa)与F基因拷贝数为2.15的雌性系WI1983G(FFMMAA)相比,乙烯释放速率较低;雌性系WI1983G(FFMMAA)的乙烯释放速率极显著高于两性花株WI1983H(FFmmAA),两性花株WI1983H又极显著高于雌雄同株WI1983GM(ffMMAA);说明黄瓜性别表型与内源乙烯密切相关。从试验结果推断:雄株(ffMMaa)中乙烯释放速率低可能与A基因失活相关,雌性系(FFMMaa)乙烯释放速率可能受A/a基因的调控,两性花株(FFmmAA)中虽然M基因失活但内源乙烯释放速率并未降低很多,可能F基因产生的内源乙烯没有直接作用到两性花的雄蕊上。
- 崔清志陈宸田云刘晓虹陈惠明
- 关键词:黄瓜近等基因系性别乙烯
- 华南型雌雄同株黄瓜单性结实遗传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为研究华南型雌雄同株黄瓜单性结实遗传规律,本研究选用华南型雌雄同株黄瓜强单性结实材料‘RH’与华南型雌雄同株黄瓜弱单性结实材料‘翠秋’组成4世代杂交组合,对遗传规律进行分析采用主基因与多基因分析模型。结果表明,该遗传群体2018年秋季和2019年春季两季的F2的分离群体的单性结实率均呈现正态分布,符合数量性状遗传规律;华南型雌雄同株黄瓜单性结实符合由两个主要基因+多基因控制的MX2-AD-AD遗传模型,在F2群体中主基因以及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0.16%和0%,两对主基因以加性效应为主。说明单性结实主要受主基因影响,华南型雌雄同株黄瓜单性结实的相关研究的开展最好选择在春季进行,研究结果可为黄瓜单性结实材料的选育以及发掘单性结实相关基因起到指导作用。
- 黄亚莉杨侃侃周赓陈宸陈宸刘晓虹陈娟
- 关键词:单性结实主基因+多基因
- 黄瓜强雌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利用黄瓜强雌株系S-2-98和雌雄同株系95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共获得6世代群体(P1,P2,F1,F2,B1,B2),通过观察6世代群体的雌花率,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联合分离分析方法 ,对黄瓜强雌性状的遗传模型进行判别与遗传参数的估计。结果表明:黄瓜强雌性状的遗传除受主基因控制外还受多基因的影响,符合D遗传模型,即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B1、B2、F2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50%、68.98%和54.65%,相应的多基因遗传率和环境变异分别为45.67%、11.81%、25.45%和48.83%、19.21%、19.90%,说明黄瓜雌花遗传还受多基因的修饰,同时环境对黄瓜的雌花也有较大的影响。
- 陈宸崔清志陈惠明田云
- 关键词:黄瓜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 黄瓜叶色黄化突变基因yl-2的鉴定被引量:4
- 2020年
- 叶绿素的含量与叶片光合作用效率以及作物产量潜力密切相关,是作物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通过对黄瓜株系HN3种子进行甲磺酸乙酯(EMS)诱变,筛选得到叶色黄化的突变体yl-2。以该叶色黄化突变体yl-2和野生型黄瓜HN3为亲本,构建了BC1F2分离群体,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为隐性单基因控制。通过DNA混池测序,运用MutMap的方法寻找突变基因,得到4个符合要求的SNP位点,这4个SNP位点分布在黄瓜6号染色体上13~19 Mb的物理区间内。在这4个SNP中,仅有1个SNP即SNP17451330位于基因(Csa6G385090)上,且为异义突变,其余3个SNP均位于基因间。生物信息分析发现基因Csa6G385090编码叶绿素a加氧酶CAO,SNP17451330导致的氨基酸突变位于CAO蛋白的保守结构域。根据异义突变SNP17451330设计的dCAPS标记与群体植株的叶色表型共分离,预示着基因Csa6G385090很可能是叶色黄化突变体yl-2的候选基因。
- 李洋洋薛冰周倩王博文陈宸陈惠明杨学勇张忠华李征王深浩
- 关键词:黄瓜
- 黄瓜果皮颜色的遗传规律与分子机理被引量:6
- 2020年
- 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重要蔬菜作物之一。黄瓜果皮颜色作为最直接的外观品质,具有重要的商品价值。黄瓜果皮颜色性状为数量性状,其遗传表达受到环境的影响。目前控制黄瓜果皮颜色的5个主要基因已被克隆。其中CsaARC5和CsYcf54控制黄瓜浅绿色果皮,w基因控制白色果皮,CsMYB36基因控制黄绿色果皮以及CsMYB60基因控制橙色果皮。它们均通过调控叶绿素以及类黄酮代谢途径来决定黄瓜果皮颜色。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黄瓜果皮颜色的遗传规律与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完善黄瓜果皮颜色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 陈宸周赓刘晓虹卢向阳陈惠明田云
- 关键词:果皮颜色分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