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帆
-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酒精依赖者认知功能评估的探索研究
- 2015年
- 目的评估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为酒精依赖者临床诊疗与评估提供研究基础,为这类患者有无完全或部分责任能力的评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7名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视觉选择反应时和划消效率两项测试,同时选取30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与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分别于饮酒前后进行相同测试,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相对于健康人群,酒精依赖患者的视觉反应时和划消效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并且治疗前后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康人饮酒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精依赖患者部分认知功能受到了不可逆的损害。
- 阮若云熊卉郭润卢翔陈帆叶懿颜有仪廖林川
- 关键词:酒精依赖
- 浅述高蛋白饮食对肾脏产生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3年
- 高蛋白饮食在肥胖患者及糖尿病患者中非常流行,但其带来的危害却往往被人们忽视。本文主要阐述高蛋白饮食是如何对肾脏产生影响。高蛋白饮食可能通过多种方式产生肾脏损害,括引起肾小球超滤过和肾充血;尿蛋白增加;发生肾结石的风险,以及各种代谢的改变。虽然对于肾脏健康的人没有明确的对高蛋白饮食的禁忌,但我们仍然不能排除理论上的风险。而对于肾脏疾病患者,进食高蛋白饮食可能会引起严重的损害。
- 李婧杨丽君陈帆金伟杨淑红刘延友
- 关键词:高蛋白饮食肾脏蛋白尿肾结石代谢
- 基因多态性、饮酒种类与乙醇代谢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索ADH1B和ALDH2基因多态性以及饮酒种类对乙醇代谢的影响,为司法鉴定实践中涉及乙醇代谢结果解释或对血乙醇含量回推的案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筛选出81名志愿者,通过多重SNa Pshot分型方法获得ADH1B、ADH1C和ALDH2的基因型。饮酒剂量为1.0 g/kg,在饮酒前以及饮酒后30 min、45 min、1 h、1.5 h、2 h、3 h、4 h、5 h、6 h、7 h和8 h静脉采血1 m L,通过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血中乙醇和乙醛的浓度,计算血乙醇达峰时间(T_(max))、乙醇峰值质量浓度(C_(max))、乙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_(乙醇))、AUC_(乙醛)和乙醇消除斜率(β)。为排除ADH1C基因多态性的干扰,选择携带ADH1C*1/*1基因型的个体,根据ADH1B和ALDH2的基因型分组,对各组上述参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运用最小显著差异法进行组间比较,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对3种饮酒种类(白酒、红酒和啤酒)组间的各参数进行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结果不同ADH1B和ALDH2基因型组间T_(max)和C_(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部分基因型组间AUC_(乙醇)、β和AUC_(乙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个体饮相同剂量不同种类酒时,各组间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乙醇代谢受相关基因多态性影响较大,基本不受饮酒种类的影响。
- 叶懿陈帆卢翔吴昊卢颀施蕾颜有仪杨林廖林川
- 关键词:法医毒理学乙醇代谢基因多态性
- 氯胺酮滥用对大鼠多脑区AMP、ADP与ATP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检测氯胺酮滥用及自然戒断后大鼠前额叶皮质、海马、纹状体中AMP、ADP、ATP的含量变化,探索氯胺酮滥用对不同脑区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连续10 d腹腔注射给药,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给药组注射30 mg/kg氯胺酮,戒断组连续10 d注射30 mg/kg氯胺酮后戒断1周。取脑组织分离前额叶皮质、海马、纹状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样本中AMP、ADP、ATP的含量。结果大鼠脑组织中AMP含量为138.93~271.41 nm/mL,ADP含量为22.55~30.49 nm/mL,ATP含量为5.12~7.32 nm/mL。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大鼠前额叶皮质AMP、ATP浓度显著升高(p<0.05),纹状体中ATP浓度升高(p<0.05);戒断组大鼠三脑区中AMP、ADP、ATP均与对照组大鼠无差异。结论氯胺酮滥用可干扰前额叶皮质和纹状体能量稳态。
- 邹静陈帆王雪彦肖莉林可欣杨林杨林叶懿
- 关键词:氯胺酮三磷酸腺苷二磷酸腺苷
- 不同ALDH2基因型个体饮酒后血乙醛浓度与精神运动功能的关系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索不同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2基因型个体饮酒后血乙醇和血乙醛浓度变化规律、精神运动功能损害及其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SNaPshot^TM方法获得79名健康志愿者ALDH2基因分型,分为ALDH2*1/*1(野生型)和ALDH2*1/*2(突变型)组。志愿者摄入1.0 g/kg剂量的酒后,检测饮酒前后系列时间点血乙醇浓度、血乙醛浓度及视觉选择反应时、听觉简单反应时和跟踪实验等精神运动功能,并收集双相酒精反应问卷。结果ALDH2*1/*2组饮酒后血乙醇和血乙醛浓度达峰时间较ALDH2*1/*1组提前,且饮酒后1~6 h血乙醛浓度高于ALDH2*1/*1组。ALDH2*1/*2组饮酒后视觉选择反应时和听觉简单反应时等精神运动功能受损较ALDH2*1/*1更为显著,而饮酒后的兴奋或镇静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显示是血乙醛浓度与精神运动功能相关。结论ALDH2野生型与突变型个体饮酒后精神运动功能差异显著,推测与饮酒后血乙醛浓度的差异有关。
- 叶懿陈帆吴昊兰胜男江兰睿戴可可颜有仪杨林廖林川
- 关键词:法医毒理学乙醛乙醛脱氢酶精神运动功能
- 不同时间进食高脂或高蛋白食物与肥胖的关系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段进食高脂肪或者高蛋白饲料对小鼠肥胖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08只3~4周龄健康清洁级雄性昆明小白鼠随机分为3大组:高脂组、高蛋白组和对照组。喂食时间段为:T1(17∶00~19∶00),T2(22∶00~24∶00)和T3(7∶00~9∶00)。高脂组又分为4小组:HF0,HF1、HF2、HF3。HF0在三时段均喂食高脂饲料,HF1、HF2、HF3分别于时段T1,T2和T3喂食高脂饲料,其余时段喂食普通饲料。高蛋白组分为HP0,HP1、HP2、HP3,分组原理同高脂组。对照组在三个时段均喂食普通饲料。三组小鼠其它时间不予进食,饮水不限,连续喂养8w后,称重,并计算小鼠的体重增加值及测量内脏脂肪系数。结果:高脂组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增重明显,但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高蛋白组增重:17∶00~19∶00高蛋白组(HP1)及7∶00~9∶00高蛋白组(HP3)相比对照组有显著增重,三餐高蛋白组(HP0)、22∶00~24∶00高蛋白组(HP2)组、对照组三组之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无论是高脂组还是高蛋白组的内脏脂肪系数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哪一餐进食高脂饲料,或者三餐都进食高脂饲料,相较于对照组都会使小鼠增重明显。而三餐高蛋白组(HP0)相较于对照组没有显著增重;22∶00~24∶00高蛋白组(HP2)相较于对照组没有显著增重;22∶00~24∶00高蛋白组(HP2)相较于三餐高蛋白组(HP0)也没有显著增重。该结论对研究人类肥胖问题有现实参考意义。
- 李婧陈帆金伟杨丽君后望杨淑红刘延友
- 关键词:高脂饮食高蛋白饮食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