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亮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应力路径
  • 2篇弹塑性本构
  • 2篇弹塑性本构模...
  • 2篇砂土
  • 2篇土力学
  • 2篇本构模型
  • 1篇弹塑性
  • 1篇弹塑性模型
  • 1篇应变局部化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模拟
  • 1篇正交各向异性
  • 1篇塑性模型
  • 1篇平面应变条件
  • 1篇剪切
  • 1篇剪切带
  • 1篇各向同性
  • 1篇各向异性
  • 1篇横观各向同性

机构

  • 5篇同济大学

作者

  • 5篇彭芳乐
  • 5篇雷亮
  • 3篇白小宇
  • 2篇李福林

传媒

  • 3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平面应变条件下砂土局部化剪切带的有限元模拟被引量:14
2010年
根据饱和砂土的排水平面应变压缩试验的应变场,分析研究砂土的应变局部化现象以及剪切带的形成。在平面应变压缩条件下,砂土在峰值应力状态附近出现应变局部化现象,在残余状态最终形成一条V型剪切带。剪切带的形成是一个渐进过程,砂土呈现出渐进性破坏特性。这种由软化特性引起的应变局部化剪切带是砂土材料非常重要的变形和强度特性之一。基于砂土的三要素弹黏塑性本构模型和动态松弛有限元求解技术,对砂土的应变局部化现象和剪切带的形成进行有限元模拟。其中,砂土本构模型中引入应变局部化参数S来表示砂土峰值以后的软化和剪切带效果,剪切带在单元内未考虑其方向性,而是假设剪切带方向与最大剪切应变的方向一致。分析结果表明,动态松弛有限元法及砂土三要素模型能合理地模拟砂土的应变局部化现象,剪切带附近的最大剪应变值也非常接近,从而实现对砂土材料从硬化→峰值→软化→残余的全过程模拟以及对砂土应变局部化剪切带的定量化分析。
李福林彭芳乐雷亮KONGKITKUL W
关键词:土力学砂土应变局部化有限元模拟剪切带
多种应力路径条件下上海粉细砂的室内试验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多组排水条件下不同应力路径的平面应变压缩试验对上海粉细砂的变形强度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上海粉细砂的剪应变、体应变、塑性剪应变、塑性体应变、塑性功受应力路径的影响都比较明显,不能作为合适的硬化参数.根据多应力路径平面应变压缩试验结果提出了与应力路径不相关的修正塑性功参量及上海粉细砂本构模型的剪切硬化函数.
彭芳乐白小宇雷亮
关键词:应力路径
上海粉细砂修正塑性功双硬化弹塑性本构模型
2010年
基于多组排水条件下不同应力路径的平面应变压缩试验结果,结合等向加载—卸载的三轴试验数据,提出了上海粉细砂应力路径不相关的修正塑性功剪切—体积双硬化函数,并在此基础上构筑了上海粉细砂的双硬化弹塑性本构模型.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所提出的双硬化本构模型能比较合理地反映上海粉细砂的变形和强度特性.
彭芳乐白小宇李福林雷亮
关键词:应力路径
砂土的双硬化特性与弹塑性本构模型
2011年
基于高精度的丰浦砂三轴等向加卸载试验与多应力路径平面应变压缩试验结果,提出平面应变条件下的修正塑性功体积硬化函数,得到双硬化框架下的修正塑性功剪切硬化函数,建立应力路径不相关的丰浦砂修正塑性功剪切–体积双硬化函数。在该双硬化函数基础上,推导基于修正塑性功的增量型剪切–体积双硬化弹塑性刚度矩阵,构建可以考虑多种变形强度影响因素的丰浦砂本构模型。数值计算与室内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该砂土双硬化弹塑性本构模型可以合理地模拟砂土材料的变形强度特性。
彭芳乐雷亮白小宇
关键词:土力学砂土应力路径弹塑性模型
一种新型摩擦类材料的广义屈服面
2013年
在讨论摩擦类材料的屈服及强度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子午面内二维屈服迹线扩展到三维主应力空间的方法,将此扩展方法应用于Mohr Coulomb准则,获得了一种新型的广义屈服面.对这种广义屈服面的特性进行了广泛的分析和讨论,还将此屈服面分别应用于各向同性和横观各向同性摩擦材料,并与现有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对比,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屈服面可以很好地模拟摩擦类材料的屈服特性,可以涵盖部分经典屈服面,适用性更强.
彭芳乐雷亮
关键词:各向同性横观各向同性正交各向异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