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芹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生物环境与生态安全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萼花臂尾轮虫
  • 2篇轮虫
  • 2篇臂尾轮虫
  • 1篇遗传分化
  • 1篇系统地理学
  • 1篇表型
  • 1篇表型可塑性

机构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项贤领
  • 2篇席贻龙
  • 2篇马芹
  • 2篇张晋艳
  • 1篇温新利

传媒

  • 1篇Zoolog...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萼花臂尾轮虫种复合体遗传分化的空间格局被引量:8
2010年
对采自中国东部8个地理区域中的萼花臂尾轮虫种复合体(Brachionus calyciflorus species complex)内124个轮虫克隆的核DNA ITS区进行了测序和分析,重建了萼花臂尾轮虫种复合体的系统发生树。研究发现,73个单倍型聚合为3个支系,支系间序列差异百分比为4.2%~25.3%,表明萼花臂尾轮虫实际上是由3个隐种组成的种复合体,在广州、儋州和芜湖采样点均具有隐种共存现象。萼花臂尾轮虫种复合体的核苷酸多样性和单倍型多样性均较高,隐种Ⅲ内各种群间遗传分化指数也较高,这可能是由于栖息地片段化和有限的基因流导致的。另外在冰期瓶颈后拓殖种群的快速增长也阻碍了有效基因流,并加速了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巢式支系分析显示部分巢支具有一定的系统地理格局,而Mantel检验表明,种群间平均净遗传距离及遗传分化指数和地理距离间均无显著相关性。末次盛冰期之后的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 Event,YD)可能对我国萼花臂尾轮虫隐种的分布和地理格局造成较大影响。在YD时期,3个萼花臂尾轮虫隐种可能退缩并共存于南岭以南地区的多个残遗种避难所,而此后的休眠卵长距离拓殖并伴随后期的栖息地片段化可能是形成当前地理格局的主要原因。萼花臂尾轮虫种复合体在全球范围内的地理分布可能与大陆板块构造运动有关。
项贤领席贻龙温新利张晋艳马芹
关键词:萼花臂尾轮虫遗传分化系统地理学
基于rDNAITS序列分析莲塘湖萼花臂尾轮虫两种形态型的分类地位被引量:1
2010年
轮虫的周期变形是指种群内出现的轮虫形态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周期性变化,包括轮虫个体大小的变化、轮虫后棘刺或后侧棘刺的有无及长度的变化等。广泛存在的周期变形使轮虫的分类更加复杂。利用分子标记对不同形态型轮虫的遗传分化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正确认识它们的分类地位。为此,研究对采自芜湖市莲塘湖水体中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30个有棘刺型(Spined morphotype)的克隆(S1-S30)和18个无棘刺型(Unspined morphotype)的克隆(U1-U18)进行了rDNA ITS序列分析;以十指臂尾轮虫(B.patulus)为外群,构建了48个克隆的系统发生树(NJ、MP、ML和贝叶斯树)。结果表明,所测48个克隆共包括16个单元型。在ITS序列中,T、C、A、G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8.6%、18.7%、35.9%、16.8%,其中A+T含量为64.5%,C+G含量为35.5%。单元型U12与其他单元型间的序列差异百分比为26.2%-26.6%,平均为26.47%;其中,发生在ITS1、5.8S和ITS2区间的序列差异百分比分别为26.9%-27.8%、2.9%-3.5%和44.4%-45.0%,平均依次为27.27%、3.09%和44.48%。而其他单元型间平均序列差异百分比为0.41%。4个系统树均支持将48个克隆分为2个支系:无棘刺型克隆U12独成一支,无棘刺型的其余克隆与所有有棘刺型克隆构成另一支系。单元型U12与其他单元型应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姐妹种;但两种形态型并非不同的亚种或互为姐妹种,它们间的形态差异主要由表型可塑性引起。
张晋艳席贻龙马芹项贤领
关键词:萼花臂尾轮虫表型可塑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