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钧 作品数:11 被引量:16 H指数:2 供职机构: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关节镜辅助下髌股韧带重建治疗无骨性结构异常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观察 2019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腱肌肌腱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无骨性结构异常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效果。方法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76例,取同侧自体半腱肌肌腱重建髌股韧带,髌骨侧采用髌骨骨槽加双锚钉固定,于关节内整髌骨轨迹匹配,股骨侧采用界面螺钉固定。如外侧支持带挛缩给予松解外侧支持带,所有入选病例均排除骨性结构异常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36个月,平均12个月。疗效评价采用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及影像学评价。结果术后随访均无髌骨再次脱位及髌骨骨折,恐惧试验均阴性。末次随访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94. 30±4. 26)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4. 30±5. 32)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6. 32±0. 72)分,影像学髌股适合角(5. 72±1. 20)°、髌骨外移率(0. 50±0. 12),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髌股韧带重建治疗无骨性结构异常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疗效可靠。 郝斌 闫文磊 万钧 杨亚军关键词:髌骨脱位 关节镜 老年髋部骨折771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5岁及以上髋部骨折患者771例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术前状况、致伤因素、入院前及术前有无抗骨质疏松药物干预、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1年内死亡率。结果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71例,以跌倒(82.23%)为主要致伤因素,女性患者跌倒、滑倒的发生高于男性(P <0.05),男性患者高处坠落、车祸伤发生高于女性(P <0.05);术前患有合并症者658例(85.34%),合并症以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最为多见,其次为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术后1年内死亡率为17.77%,准备时间<2 d组死亡率为12.03%,> 2 d组死亡率为19.25%,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早期手术可以缩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及术后死亡率,快速康复。 马晓军 万钧 马锋 温鹏 罗小军 马涛 杨亚军 岳建明关键词:髋部骨折 老年人 并发症 骨质疏松 关节镜下高强线结和ORTHOCRD PK螺钉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高强线结和ORTHOCRD PK螺钉在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中的效果。方法对31例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高强线和ORTHOCRD PK螺钉治疗,应用IKDC主观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满意、愈合良好,膝关节无不稳定等现象。术后6周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水平,术后3个月恢复到受伤前水平,逐渐进行体育运动。前抽屉试验阴性、Lachman试验阴性,患者末次随访IKDC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高强线结和ORTHOCRD PK螺钉在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不仅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及固定效果,而且创伤小、恢复快,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能尽快使膝关节功能恢复到伤前水平,效果满意。 郝斌 万钧关键词:关节镜 股骨粗隆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Evans-JensonⅢ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探讨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型人工股骨头(Great trochanter fracture,G.T.F.)置换术治疗高龄Evans-JensonⅢ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7月~2011年2月,共收治高龄Evans-JensonⅢ型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其中内固定失败1例,男4例,女8例,年龄75~86岁,平均79.5岁。所有患者均行G.T.F.置换术。结果病例除1例失访外其余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9个月,平均8个月,所有病人均术后3周下地,未发生关节脱位及各种并发症。结论对年龄75岁以上,患有骨质疏松,Evans-JensonⅢ型粉碎性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采用股骨粗隆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是可行有效的。 岳建明 郝斌 杨亚军 万钧 罗小军 赵飞 靳丁丁 温鹏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髋关节镜在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2022年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诊治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价值。方法选择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对手术前后患者髋关节进行VA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术前与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的各项指标。结果患者随访6~12个月,平均(10.9±1.6)个月。术后6个月平均Harris评分(90.1±4.0)分,高于术前的(51.7±4.5)分;平均VAS评分(0.8±0.1)分,低于术前的(5.7±0.1)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无血管、神经损伤、皮肤坏死以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髋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能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恢复快、创伤小,近期疗效满意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马甲升 马涛 马晓军 李航宇 尚小可 李阳 宫伟 万钧 马军 温鹏关键词:髋关节镜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 微创 关节镜下高强线结和ORTHOCRD PK螺钉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关节镜下高强线结和ORTHOCRD PK螺钉在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中的效果。方法 31例胫骨髁间嵴骨折采用关节镜下高强线ORTHOCRD PK螺钉治疗,应用IKDC主观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复查X线片:骨折复位满意、愈合良好,膝关节无不稳定等现象。术后6周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水平。术后3个月恢复到受伤前水平,逐渐进行体育运动。前抽屉试验阴性、Lachman试验阴性,患者末次随访IKDC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关节镜下高强线结和ORTHOCRD PK螺钉在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不仅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及固定效果,而且创伤小、恢复快,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能尽快使膝关节功能恢复到伤前水平,效果满意。 郝斌 万钧关键词:关节镜 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9 2023年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双滑轮和双排缝线桥联合技术治疗肩袖损伤(rotator cuff tears,RCT)的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接受传统缝线桥技术治疗的52例RCT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同期于我院接受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的53例RCT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愈合率、再撕裂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和术后6个月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体侧外旋、体侧内旋)、肩关节功能[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Constant-Murley评分(constant-Murley Score,CMS)、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术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前屈上举、体侧外旋、体侧内旋度数、ASES评分、UCLA评分及CM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线桥技术在RCT治疗中效果显著,可加强RCT患者关节灵活度,有利于RCT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 张小钰 马敬祖 于佳 万钧 马军关键词:肩袖损伤 肩关节功能 一种关节镜手术用半月板缝合套管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关节镜手术用半月板缝合套管针。所述关节镜手术用半月板缝合套管针包括套管;针杆,所述针杆滑动安装在套管内,针杆的底端延伸至套管外;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套设在针杆上,限位板位于套管的下方,限位板与套管相适... 马晓军 沈佳 万钧踝关节镜下自体肌腱移植重建踝关节腓侧韧带复合体治疗踝关节慢性不稳定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踝关节镜下自体肌腱移植重建踝关节腓侧韧带复合体治疗踝关节慢性不稳定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踝关节镜下自体肌腱移植重建踝关节腓侧韧带复合体治疗踝关节慢性不稳定患者49例,对比术前、术后踝关节动度及踝关节功能,术前、术后采用AOFAS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49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2个月,平均(13.6±1.5)个月。术前AOFAS功能评分(54.33±3.83)分,术后6个月为(89.16±3.28)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镜下自体肌腱移植重建踝关节腓侧韧带复合体治疗踝关节慢性不稳定是一项创伤小、疗效可靠、中远期效果优越的治疗方法,值得广泛推广。 宫伟 马甲升 马晓军 万钧 温鹏关键词:踝关节镜 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对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对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就诊的86例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接受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关节活动度、围术期指标、功能性肩关节测试(FSET)评分、简明肩关节评分(SST)、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两组术后前屈、外展、外旋活动度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术后SST与VAS评分降低,FSET评分升高(P<0.05),且研究组术后FSET评分比对照组高,SST与V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30%)比对照组(27.91%)低(P<0.05)。结论 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治疗效果明显,可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好转,提高关节活动度,安全可靠。 李阳 李航宇 马晓军 马甲升 马军 万钧关键词:肱骨大结节骨折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