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坤
-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被引量:1
- 2008年
- 背景:一些基础研究成果对于新生血管形成和内皮祖细胞的自动募集机制已做出了合理的解释,体外培养的内皮祖细胞可分化为成熟的内皮细胞,有助于血管内皮修复。目的:拟建立从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外周血获取内皮祖细胞的方法。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7-08/2008-04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完成。材料:外周血来源于2007-10/1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5例法洛四联症患儿,安静状态下末梢氧饱和度为(78.0±5.0)%。方法: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以含体积分数为0.2的胎牛血清、4mg/L牛脑垂体提取物、2mmol/L谷氨酰胺、100U/mL氨苄青霉素、100g/L硫酸链霉素的M199培养基进行体外诱导分化,调整细胞密度为2×109L-1,接种至预铺人纤维连接蛋白的6孔培养板,置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饱和湿度条件下,贴壁法纯化培养10d。主要观察指标:细胞形态和生长情况,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FITC标记的荆豆凝集素双荧光染色鉴定结果,vWF、CD34及CD31免疫组化鉴定结果,PE标记CD133抗体与藻蓝蛋白标记KDR抗体免疫荧光鉴定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内皮祖细胞特征细胞器。结果:接种后0.5h细胞贴壁生长,培养第7天形成典型的细胞集落,第14天呈铺路石样外观,细胞数量级可达108。培养第10天,贴壁细胞中70%呈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FITC-UEA-Ⅰ双阳性,为正在分化的内皮祖细胞;vWF、CD34及CD31免疫组化染色均呈阳性表达;PE标记CD133抗体呈红色荧光,藻蓝蛋白标记KDR抗体呈蓝色荧光。透射电镜可见内皮祖细胞特征性幼稚线粒体及Weibel-Palade小体。结论:实验成功从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外周血中分离培养并获取高纯度的内皮祖细胞,且在体外稳定快速扩增。
- 刘哲亮吴忠仕胡建国陈勇胡野荣李伟吴坤
-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外周血紫绀先天性心脏病
- 评估舌颌颈联合根治患者术中拔牙对口底瘘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评估舌颌颈联合根治患者术中拔牙对口底瘘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的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患者,同期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依据术中是否拔除下前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为术中离断下颌骨时拔除下前牙,对照组为术中离断下颌骨时不拔除下前牙。结果:纳入243例舌癌患者,其中男222例,女21例。患者平均年龄(50.38±10.21)岁(范围26~71岁)。其中实验组口底瘘发生率(5.7%)高于对照组(1.5%),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吻合静脉数目(P=0.0061)、皮瓣危象(P<0.0001)、术中拔牙(P=0.0049)均与口底瘘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在舌颌颈联合根治离断下颌骨保留牙齿,可以预防口底瘘的发生。
- 范腾飞张胜张胜吴汉江
- 关键词:舌癌拔牙
- 舌鳞状细胞癌患者非常规淋巴结转移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舌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0年6月至2018年3月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行原发灶及颈淋巴清扫(简称颈清)的连续整块切除手术的舌鳞癌患者329例,其中男性283例,女性46例,年龄26~80岁。均采用新颈清术式:与经典颈清的主要区别在于非常规淋巴结的处理,彻底清扫甲状腺上动脉、面动脉基部、颈外动脉各分支旁淋巴脂肪组织,将舌动脉及其沿线组织及口底淋巴结与原发灶一并切除。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本研究共136例(41.3%)患者发生了颈淋巴结转移。142例T1-2cN0期患者行肩胛舌骨上清扫,其中22例(15.5%)存在隐匿性淋巴结转移,与其余120例无淋巴结转移者相比,5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2%比92.1%,χ2=0.156,P=0.693)。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临床分期以及非常规淋巴结转移是舌鳞癌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共有30例患者发现非常规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9.1%,其中口底淋巴结转移率为3.0%,舌动脉淋巴结转移率为2.4%,面动脉淋巴结转移率为2.1%,甲状腺上动脉淋巴结转移率为0.9%,颈外动脉淋巴结转移率为0.6%。对于非常规淋巴结转移率,常规淋巴结转移阴性组与常规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10/203)比15.9%(20/126),χ2=11.242,P=0.001];浸润深度(depth of invasion,DOI)≤5 mm组、5 mm10 mm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2/64)比5.7%(6/106)比13.8%(22/159),χ2=7.907,P=0.005]。结论 cN0舌鳞癌患者选择肩胛舌骨上清扫可获得可靠的控制效果。建议对所有需颈清的患者行非常规淋巴清扫,强烈推荐对存在常规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进行非常规淋巴清扫。
- 吴坤戴博文吴汉江
- 关键词:舌肿瘤颈淋巴结清扫术淋巴结转移规律
- 舌癌原发灶临床浸润特点及处理
- 目的 观察舌癌原发灶的浸润特点,探讨提高原发灶控制率的切除方法.材料和方法 收集2012 年1 月到2014 年6 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首次手术治疗的舌鳞状细胞癌100 例.其中男86 例,女14 例.年龄...
- 吴汉江吴坤任振虎龚朝建张胜
- 折叠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颊癌术后洞穿性缺损
- 2023年
- 目的:探讨折叠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颊癌术后软组织洞穿性缺损修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折叠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颊部软组织洞穿性缺损的33例颊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男30例,女3例,年龄35~69岁。记录并统计患者基本信息、皮瓣大小,皮瓣脂肪厚度等资料。术后随访2~14个月,术后1、3、6个月定期门诊复查,采用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量表(UW-QOL)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取患者的言语、吞咽、咀嚼和外观等信息。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3例患者均无肿瘤复发和转移,皮瓣均完全成活,患者颊部内外侧形态恢复良好,语言、吞咽功能恢复好,无流涎、咬颊症状,下肢负重、行走不受影响。结论:折叠游离股前外侧皮瓣重建颊部洞穿性缺损成功率高,形态功能恢复好,是一种修复颊癌术后软组织洞穿性缺损的可靠方法。
- 吴坤彭勇淳张胜吴汉江范腾飞
- 关键词:颊癌
-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预成形舌体在全舌切除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预成形舌体在全舌切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全舌切除术及淋巴清扫术,并使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重建的病例27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35~73岁。依据术中是否采用皮瓣预成形舌体进行分组,试验组为术中使用皮瓣预成形舌体(14例),对照组为术中未预成形舌体(13例)。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术后颈部血肿,1例患者术后颈部伤口感染,对症处理后均治愈。本研究患者皮瓣成功率为100%。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1个月语音清晰度[(6.69±3.42)分比(5.50±3.01)分,t=0.96,P=0.346]及吞咽功能(χ^(2)=0.46,P=0.7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时,试验组的语音清晰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24.94±7.43)分比(18.44±6.30)分,t=2.48,P=0.020],吞咽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7,P=0.008)。随访6~24个月,无失访病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拔除气管套管,拔管时间试验组平均为7.2 d,对照组平均为7.7 d。试验组总生存率为71.4%,对照组总生存为61.5%。结论股前外侧皮瓣预成形舌体的方法可以较好地恢复患者术后的吞咽及言语功能,为全舌切除患者的重建方案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 毛元元张胜吴汉江吴坤
- 关键词:舌肿瘤舌切除术修复外科手术股前外侧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