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寒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油藏
  • 1篇油田
  • 1篇三维模型
  • 1篇水力
  • 1篇水力参数
  • 1篇泥岩
  • 1篇钻头
  • 1篇维模型
  • 1篇均质储集层
  • 1篇隔夹层
  • 1篇非均质
  • 1篇非均质储集层
  • 1篇风城油田
  • 1篇泵注
  • 1篇超稠油
  • 1篇超稠油油藏
  • 1篇稠油
  • 1篇稠油油藏
  • 1篇储集
  • 1篇储集层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2篇吴寒
  • 1篇周劲辉
  • 1篇车阳
  • 1篇林伯韬

传媒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化工高等...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泵注反循环钻井循环压耗实验研究
2016年
泵注反循环钻井是一种新型钻井方式,在钻复杂结构井时具有井眼清洁、机械钻速高等优点。循环压耗是泵注反循环钻井能否实现的关键问题。利用自行设计的泵注反循环模拟实验装置,进行了不同水眼个数、水眼布局以及钻井液参数下的循环压耗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影响反循环循环压耗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钻头水眼总面积为钻杆内截面积的50%,最佳钻头水眼布局方式为沿钻头边缘布局。同时,钻井液密度越高,循环压耗越大,但钻井液密度对最佳水眼面积和水眼的布局方式影响很小。研究结果为泵注反循环钻井钻头水眼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车阳周劲辉吴寒程家麒
风城油田超稠油油藏非均质储集层地应力场特征被引量:7
2020年
风城油田浅层超稠油油藏非均质储集层具有埋藏浅、非均质性强、隔夹层发育等特点,阻碍SAGD蒸汽腔的发育,需要利用水力压裂建立渗流通道。为指导储集层压裂,分析了非均质储集层沉积特征、地应力场分布,以及隔夹层对地应力场的影响,结合岩石力学室内实验、测井资料解释和地应力测试结果,建立埋藏深度为282~332 m储集层三维应力场模型。模拟结果与小型压裂测试比较显示,建立的三维应力场模型贴合实际地层侧向压力系数和最大水平主应力与垂向主应力的比值,能较好地反映储集层岩性交界面和应力特征。超稠油储集层以垂向主应力为主,利于引导垂向裂缝;岩性交界面地应力突变,储集层砂岩最小水平主应力小于泥岩隔夹层最小水平主应力。泥岩隔夹层具有较高的破裂压力、杨氏模量和最小水平主应力,裂缝扩展能力弱于油砂段。压裂设计应选择隔夹层内或下方射孔,控制缝高,避免砂堵,以达到较好改善渗流能力的目的。
吴寒林伯韬潘竟军陈森
关键词:风城油田超稠油油藏非均质储集层三维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