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玉芬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主题

  • 3篇GLAUBE...
  • 2篇带电粒子
  • 2篇电粒子
  • 2篇赝快度
  • 2篇赝快度分布
  • 2篇末态
  • 2篇快度
  • 2篇快度分布
  • 2篇核碰撞
  • 2篇高能
  • 1篇核-核碰撞
  • 1篇核子
  • 1篇
  • 1篇CU
  • 1篇参与者

机构

  • 3篇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姜志进
  • 3篇孙玉芬
  • 1篇娄小辉

传媒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原子核物理评...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能金-金碰撞末态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
2011年
给出了核子-核子碰撞末态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函数,采用Glauber模型,计算出核-核碰撞过程中的平均参与者数、碰撞区域内的旁观者数、带头粒子数以及平均核子-核子碰撞数,获得了核-核碰撞的末态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方程,与PHOBOS合作组(sNN)^(1/2)=130 GeV的金-金碰撞末态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的实验结果吻合.
孙玉芬姜志进娄小辉
关键词:GLAUBER模型核-核碰撞赝快度分布
高能Cu+Cu碰撞中末态带电粒子赝快度分布的能量与对心度依赖性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Glauber模型,给出了核-核碰撞中的参与者数及二元核子-核子碰撞数与碰撞参数的解析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在考虑到参与者由于多重碰撞而引起的能量损失效应后,通过有效二元核子-核子碰撞末态带电粒子赝快度分布的加权叠加,建立起了以碰撞参数为自变量的核-核碰撞末态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函数,并用其分析了RHIC-PHOBOS合作组在不同能量与不同对心度的Cu+Cu碰撞中所做的实验测量。所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较好。
姜志进孙玉芬
关键词:GLAUBER模型
高能不等核碰撞中的参与者数和二元核子核子碰撞数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核核碰撞的Glauber模型,给出了高能d核与Au核在不同对心碰撞中的参与者数与二元核子核子碰撞数,所得结果与RHIC PHOBOS合作组给出的结果相吻合.
姜志进孙玉芬
关键词:GLAUBER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