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强
- 作品数:17 被引量:103H指数:8
- 供职机构:淮河水利委员会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PAM和尿素混施对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3年
- 采用一维垂直积水入渗法,分析PAM与尿素混施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M和尿素处理均降低了土壤的入渗能力;相对于尿素,PAM对入渗的抑制作用更强;随着PAM用量的增加,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减小,达到稳渗所需时间显著增加;在同一PAM处理水平下,入渗率、累积入渗量总体呈现随尿素用量增加而减小的趋势,达到稳渗所需时间也有所增加,但是当PAM用量超过0.1%时,由尿素产生的这种差异不显著;入渗结束后,测量土柱各土层含水率,显示土壤含水率随PAM用量增大而增加,尿素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不显著。
- 张春强冯浩
- 关键词:PAM尿素土壤入渗
- 2018-2019年河南省兰考县土地利用变化对耕地风蚀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索淮河流域黄泛平原风沙预防区耕地风蚀现状、年度动态及其变化原因,为区域风蚀研究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河南省兰考县为研究对象,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2018,2019年土地利用信息,采用耕地风蚀模型计算风蚀模数,分析土地利用年度变化对耕地风蚀的影响。[结果]①2018-2019年,兰考县土地利用以水浇地为主,出现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面积为21.40 km^(2),水浇地动态度为-1.54%,主要变化类型为水浇地转为其他林地,面积7.19 km^(2)。②兰考县耕地风蚀主要为微度,其次为轻度。2018-2019年,轻度侵蚀面积减少17.04 km^(2),动态度为-12.13%。③2018-2019年,兰考县耕地风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水浇地面积、空间位置的变化,因水浇地转出导致侵蚀减少的面积为3.36 km^(2),主要位于仪封乡、城关镇等区域;因水浇地转入造成侵蚀增加的面积为0.98 km^(2),主要位于仪封乡、葡萄架乡等区域。[结论]淮河流域黄泛平原风沙预防区土地利用结构、耕地风蚀特点鲜明,水浇地变化直接影响耕地风蚀。因此,区域应多关注耕地风蚀治理及耕地合理利用。
- 高睿瑜张芷温李文龙李明宇牛勇张荣华张光灿袁利张春强
-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 基于遥感与抽样单元调查的县域尺度水土流失推算方法被引量:2
- 2020年
- 为进一步研究基于1%和4%抽样密度,采用不同水土流失推算方法对县域水土流失监测成果的影响,为全国水土流动态监测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以沂蒙山区沂水县为例,采用遥感与抽样单元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抽样密度下直接外推法、插值外推法和全覆盖计算法对水土流失状况的影响,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1)在1%、4%抽样密度下,直接外推法、插值外推法水土流失面积比分别相差6.49%和7.69%,相对误差达15.87%和16.22%,而全覆盖计算法水土流失面积比相差0.88%,相对误差1.97%;(2)1%抽样密度下,直接外推法与插值外推法水土流失状况结果相近,但与全覆盖计算法结果有差异;4%抽样密度下,三种推算方法水土流失状况结果接近,但是水土流失空间分布有明显区别。因此,基于抽样单元的直接外推法和插值外推法受抽样密度影响较大,全覆盖计算法受抽样密度影响较小,建议采用1%抽样密度下的全覆盖计算法进行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 段倩齐斐罗梦琦刘霞唐俊张春强吴镇宇李想姚孝友
- PAM和尿素混施对土壤蒸发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为深入了解(PAM)与肥料混施的作用和效果,确定农业应用技术参数,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分析PAM与尿素混施对土壤蒸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10cm浅层混施,在PAM用量0、0.05%和0.1%水平下,12d内尿素4个处理水平(尿素中纯氮占干土的质量比0、0.1%、0.2%、0.4%)对蒸发的影响无差异,12d后,差异开始逐渐凸显,总体呈现随着尿素施用量的增加蒸发量减小的规律;在同一尿素水平下,累积蒸发量随着PAM用量的增加而减小;2)10~20cm深层混施,在同一PAM水平下,尿素4个处理中,不施尿素对照处理累积蒸发量最大,在同一尿素水平下,累积蒸发量总体呈现随着PAM用量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3)深施各处理土壤总蒸发量普遍高于浅施各处理,0~10cm浅层混施,前5d日蒸发量迅速下降,5~25d日蒸发量波动性缓慢下降,25d后日蒸发量趋于稳定;10~20cm深层混施,前10d日蒸发量波动性保持近似水平,12d以后开始逐渐下降,25d以后又趋于稳定;4)PAM和尿素处理,都抑制了土壤的蒸发,相对于尿素,PAM对蒸发的抑制作用更强。
- 张春强冯浩
-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尿素混施土壤蒸发
- PAM与尿素混施对渭北旱塬苹果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为深入了解保水剂聚丙烯酰胺(PAM)在旱地果园中的作用和效果,确定田间应用技术参数,以生长17 a的富士苹果树为试材,采用二因素四水平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了PAM与尿素混施对渭北旱塬土壤及苹果树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梢生长量、单果重和果实横径随着尿素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百叶重和产量随着尿素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新梢生长量、单果重、果实横径和产量随着PAM用量的增加总体上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PAM为0.25 kg·株-1水平表现出最大值;果实中含酸量在PAM为0.15 kg·株-1水平下相对较低。综上,在渭北旱塬苹果园推广PAM与尿素混施时,推荐PAM与尿素最佳配比为尿素1.36 kg·株-1、PAM0.25 kg·株-1。
- 张春强冯浩
- 关键词:尿素渭北旱塬苹果
- 轮作条件下秸秆施用方式对农田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3年
-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粉碎、氨化秸秆以及与无机土壤改良剂(硫酸钙)混合配施措施对土壤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化秸秆利于提高土壤对降水的保蓄能力,显著增加0—100cm土层土壤蓄水量。在夏玉米一冬小麦轮作中,氨化秸秆提高土壤蓄水能力主要反映在夏玉米苗期和冬小麦抽穗期。粉碎秸秆氨化与硫酸钙处理的夏玉米、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粉碎秸秆覆盖提高了4.97%、30.32%,效果显著。氨化秸秆施人土壤的措施较未氨化秸秆覆盖还田的措施夏玉米、冬小麦产量分别提高4.56%-10.00%和6.65%~11.12%。
- 王增丽冯浩余坤张春强王缠军
- 关键词:秸秆轮作农田水分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 沂蒙山区不同抽样密度对土壤侵蚀因子估算精度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分层系统抽样方法下不同抽样密度对土壤侵蚀因子估算精度的影响,为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抽样方法和抽样密度的选取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沂蒙山泰山国家级重点治理区蒙阴县为对象,基于2013年SPOT5遥感影像和1∶1万地形图,采用人机交互解译、野外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以全县土壤侵蚀因子为基准值,对1%和4%密度土壤侵蚀因子进行精度评价。[结果]①1%抽样密度下,S,E,K因子相对误差较大,分别为33.48%,23.46%,20.64%,主要受坡度、土地利用和土壤类型影响;L,B,T相对误差均小于11%;六者平均14.44%。②4%抽样密度下,E,K,B相对误差较大,分别为15.07%,13.94%和10.69%,主要受土地利用和土壤类型影响;L,S,T相对误差均小于10%;6者平均7.89%。③以栅格计算法结果为基准值,采用单元插值外推法推算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密度下水土流失面积比偏高19.73%,4%密度下水土流失面积比偏高11.77%。[结论]蒙阴县1%和4%密度各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精度损失,并对水土流失估算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在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过程中可根据需求选取合适的抽样密度。
- 齐斐苏新宇黎家作胡续礼刘霞张春强邢先双丁鸣鸣
- 基于M-K检验和地统计分析的沂蒙山区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趋势研究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分析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区域土壤流失监测和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利用沂蒙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及其周边71个雨量站1980—2018年逐日雨量资料,综合运用冷暖季日雨量公式、M-K检验、地统计插值等方法,对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1)降雨量和侵蚀性降雨量成中度月集中性(FI>53,CI>0.17),降雨侵蚀力具有高度月度集中性(FI=399.88,CI=0.24),年内变化曲线呈单峰形,峰顶位于7—8月;(2)研究区多年平均降雨量743.52 mm,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3 656.87 MJ·mm/(hm^(2)·h·a),空间上呈现北低南高,西低东高的分布趋势;(3)降雨侵蚀力年际波动属中等变异,总体呈不显著增长趋势。空间上在西北部上升趋势显著(z>1.96),在南部少量区域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z<0)。[结论]降雨侵蚀力增加会导致区域水土流失风险提升,因此,应针对区域降雨侵蚀力增加区域,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齐斐张春强刘霞于海鹏赵传普吴傲贾敏
- 关键词:地统计降雨侵蚀力
- 皖西大别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措施及效益研究
- 2022年
- 文章以大别山区腹地的岳西县毛尖山小流域为例,该流域具有典型的山地丘陵区水源保护小流域的特点。小流域建设过程中将水土流失治理与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构筑“生态自然修复区、综合治理区、生态保护区”三道防线;通过配置梯田工程、水蚀坡林地改造、低效林水源涵养功能提升、生活污水生物降解、村庄清洁美化工程以及清水廊道等措施,达到治理水土流失,增强水源涵养,美化乡村环境,促进当地经济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建立产业发展、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新型美丽乡村良性发展模式。
- 刘旦旦张春强
- 关键词:生态清洁小流域
- 降雨和坡度对路基边坡产流产沙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分析降雨和坡度对铁路路基边坡产流产沙的影响,为胶东半岛区域铁路建设过程中路基区水土流失监测及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在3种雨强(20、40、60 mm/h)、2个坡度(30°、35°)模拟条件下,研究降雨、坡度对胶东铁路路基边坡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模拟降雨条件下,当降雨强度由20 mm/h增加到60 mm/h,相同坡度下的路基边坡产流起始时间缩短56~73 s;当坡度由30°增大到35°,相同雨强下的路基边坡产流起始时间提前2~23s。径流量、产沙率在降雨初期剧增到峰值,之后径流量逐渐趋于稳定,而产沙率波动减小后逐渐趋于稳定。相同坡度条件下,雨强由20 mm/h增加到40 mm/h,径流量和产沙率分别增加37.8%~115.2%和67.0%~86.9%;雨强由40 mm/h增加到60 mm/h,径流量和产沙率分别增加54.7%~125.0%和144.5%~177.9%。相同雨强条件下,坡度30°~35°处于对径流侵蚀影响的临界坡度范围内,坡度对径流量、产沙率的影响较复杂,小雨强(20、40 mm/h)时,坡度是主要影响因素,35°边坡径流量、产沙率小于30°边坡;大雨强(60 mm/h)时,降雨成为主要影响因素,35°边坡径流量大于30°边坡,而产沙率小于30°边坡。【结论】降雨、坡度对胶东铁路路基边坡产流起始时间、径流量、产沙率等有一定的影响,模拟降雨条件下,雨强和坡度的增加将缩短产流开始时间,尤以雨强的影响更加明显。
- 王保一张荣华荆莎莎李欢张春强黎家作宋媛媛罗梦琦张光灿
- 关键词:人工模拟降雨侵蚀性降雨降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