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斌

作品数:3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多环芳烃
  • 3篇苜蓿
  • 3篇污染
  • 3篇污染土
  • 3篇污染土壤
  • 2篇套作
  • 2篇土壤
  • 2篇小麦
  • 1篇土壤理化
  • 1篇土壤理化性
  • 1篇土壤理化性质
  • 1篇土壤酶
  • 1篇土壤酶活
  • 1篇土壤酶活性
  • 1篇理化性质
  • 1篇酶活性
  • 1篇间作
  • 1篇黑麦
  • 1篇黑麦草

机构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占新华
  • 3篇周立祥
  • 3篇张晓斌
  • 2篇梁宵
  • 1篇马恒亮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小麦/苜蓿套作条件下菲污染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3
2011年
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效果和修复后土壤适耕性的重要因素.以菲为多环芳烃(PAHs)代表物,采用植物土培和室内分析试验探讨了菲污染土壤小麦/苜蓿套作修复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种植植物明显提高了菲污染土壤pH,最大升高幅度可达0.61;相同菲污染水平条件下,套作处理土壤pH与单作处理差异不显著.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阳离子交换量和速效钾由于生物的分解作用和植物的吸收利用都随处理时间延长而下降.小麦/苜蓿套作加速了它们的消耗,降低幅度为5.24%~57.85%,较单作多消耗6.29%~39.09%,特别是促进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的消耗,最高可达57.85%.因此,小麦/苜蓿套作修复菲污染土壤时,应注意氮、磷肥的施用.
张晓斌占新华周立祥梁宵
关键词:多环芳烃土壤理化性质小麦苜蓿套作
菲污染土壤黑麦草/苜蓿间作修复效应被引量:5
2013年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s)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因具有强烈的"三致"作用,业已引起各国环境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也已成为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以菲为PAHs的代表,研究了黑麦草/苜蓿间作对多环芳烃(菲)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通过温室盆栽模拟实验,观察到5 mg/kg和50 mg/kg污染水平没有明显抑制黑麦草和苜蓿的生长;黑麦草/苜蓿间作促进了植物对土壤菲的吸收,且间作体系根系富集系数大于单作;土壤中菲的可提取浓度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在菲重度污染土壤上,黑麦草/苜蓿间作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单作,菲去除率可高达90.53%。因此,对于重度PAHs污染土壤该体系是一种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间作修复体系。
张晓斌梁宵占新华周立祥谭成海
关键词:多环芳烃黑麦草苜蓿
小麦/苜蓿套作对菲污染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09年
以菲为多环芳烃(PAHs)代表物,采用植物土培和室内培养、分析试验探讨了菲污染土壤小麦/苜蓿套作修复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种植植物提高了菲污染土壤蔗糖酶、多酚氧化酶、脲酶和磷酸酯酶的活性,酶活性升高幅度为14.72%-46.52%;却抑制了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抑制率为36.13%-94.79%.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第14 d,脲酶和磷酸酯酶活性在第21 d达到最大值;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第7 d达到最小值;过氧化氢酶活性达到极值所需时间短,其对菲相对敏感,过氧化氢酶可作为关键酶,用于评价土壤PAHs污染状况.小麦/苜蓿套作土壤蔗糖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单作处理.过氧化氢酶与蔗糖酶(r=-0.482)、多酚氧化酶(r=-0.599)、脲酶(r=-0.329)和磷酸酯酶(r=-0.297)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蔗糖酶、多酚氧化酶、脲酶和磷酸酯酶之间则呈正相关关系.因此,酶活性可用作PAHs污染土壤修复的评价指标;修复实践中勿需对所有酶活性进行监测,只需监测关键酶即可.
马恒亮占新华张晓斌周立祥
关键词:多环芳烃土壤酶活性小麦苜蓿套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