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伟
- 作品数:5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风力发电机雷电放电全过程电流测量系统设计被引量:3
- 2017年
- 为研究风机被雷击时的全过程电流,利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ATP仿真雷击风机叶片时各部位雷电流,并进行频谱分析。通过总结分析仿真结果,设计了雷击风机放电全过程电流测量系统。系统选取罗氏线圈以及无感电阻为传感器,罗氏线圈安装于轮彀和塔筒处,无感电阻安装于叶片中。传感器与雷电测量单元连接,测量单元将测量结果通过光纤传输到终端。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雷电流波形采集要求。风机雷电放电全过程电流测量系统对于风机接闪放电过程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 姒天军蓝磊文习山屈路王羽徐剑伟魏健
-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雷电流电流测量
- 超高压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性能老化评估被引量:5
- 2019年
- 为及时了解在运复合绝缘子运行状态、系统评估电力网运行可靠性,2016年相关运行单位依据南方电网有关规定对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环境较为复杂的复合绝缘子进行抽样检测,测试内容共分为材料性能、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三项。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绝缘子在镀锌层厚度、水煮后陡波冲击、机械破坏负荷和端部密封性这四方面的性能未随运行年限的增加而出现明显老化;复合绝缘子性能老化主要体现在憎水性、带护套芯棒水扩散、伞裙漏电起痕、芯棒护套粘结性这几个方面,且性能老化程度与绝缘子运行年限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
- 杨跃光王敩青徐剑伟熊志伟鲁海亮文习山杨华
- 关键词:超高压复合绝缘子
- 叶片转动对风机引雷能力影响的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26
- 2017年
- 风力发电机组与其它地面雷击目标物相比,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叶片在遭受雷击时一般处于转动状态。为了研究叶片转动对风机引雷能力的影响机理,该文设计选取了适用于研究风机接闪试验的圆弧形高压电极,施加负极性250/2500μs标准操作波,对典型2MW风机的1:30微缩模型进行了叶片静止和旋转等不同状态下的接闪放电比对试验。采用升降法获取50%放电电压,并进行放电过程观测,结果表明:在1和1.3m间隙条件下,击穿电压随着叶片转速的提升而提升,先导连接位置随着转速的提升更加接近叶尖,叶片转动导致风机的引雷能力降低。分析认为叶片的旋转改变了叶尖区域的电荷分布,使叶尖上行先导发展不充分,从而影响了放电发展过程。所得结果可为风电机组的防雷保护提供参考借鉴。
- 文习山屈路王羽姒天军徐剑伟蓝磊
-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叶片
- 雷电下转动风机叶片接闪特性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风力发电机在遭受雷击时叶片一般处于转动状态,而叶片转动对其雷击接闪特性的影响尚不明确。为探究转动风机的叶片雷击接闪特性,设计了可控转速的1:30缩比2 MW风机模型与适合试验的弧面电极,采用标准负极性操作波,制作了2种类型的叶尖接闪器,开展了1 m间隙时不同转速下的大量接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1 m间隙下,无论叶尖是接闪帽还是接闪盘配置,间隙击穿电压均随着转速的提升而升高,而风机静止时击穿电压会随接闪叶片角度增大而升高。分析认为,叶片旋转会导致叶尖区域积聚的正离子浓度降低,抑制了上行先导的发展,从而提升了击穿电压。根据试验结果推断,在此工况下风机旋转会降低其引雷能力。试验结果对风机的防雷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 蓝磊姒天军王羽屈路徐剑伟文习山
- 关键词:接闪器间隙放电
- 基于改进EGM的±800 kV输电雷电屏蔽性能优化配置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沿途地形复杂、雷电活动差异大,雷电绕击已成为其安全运行的首要威胁。建立了一种综合考虑导线工作电压、风速、杆塔高度、地面倾斜角、地线保护角等因素的改进电气几何模型,开展了杆塔地面倾斜角与输电线路雷电屏蔽影响因素间优化配置关系的研究,仿真计算了±800 k V直流输电线路雷电屏蔽失效率及绕击闪络率。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地面倾斜角下导线电压极性、杆塔高度、风速、避雷线保护角对线路雷电屏蔽性能的影响存在差异,对于保护角,倾斜角不大于15°、保护角不大于10°或者倾斜角范围在15°~30°、保护角不大于-5°时,可满足地闪密度为6. 85次/km^2·a时±800 kV直流输电线路绕击闪络率不超过0. 197次/100 km·a的要求。
- 杨跃光张建刚徐剑伟张予阳熊志伟鲁海亮
- 关键词:特高压直流输电复杂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