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广丽
- 作品数:5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伟晶岩型锂辉石矿浮选研究综述被引量:43
- 2013年
- 基于对伟晶岩型锂辉石矿资源现状,锂辉石矿中主要组成矿物的理化性质与可浮性,锂辉石矿浮选基础研究和工艺现状的分析和总结,指出了伟晶岩型锂辉石矿浮选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磨矿细度、矿泥及易浮杂质、水质影响、搅拌强度、温度影响和合理用药;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锂辉石矿中主要矿物浮选行为的研究有待加强、浮选捕收剂的捕收性和浮选分离抑制剂的选择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矿泥的浮选行为及其对锂辉石浮选行为的影响以及矿泥高效处置技术的研究有待加强、高海拔地区锂辉石矿浮选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有待加强研究。提出锂辉石矿浮选应着重对锂辉石浮选动力学、锂辉石浮选药剂构效关系、泥质矿物浮选行为及对锂辉石浮选行为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 谢贞付王毓华于福顺唐子君朱广丽
- 关键词:伟晶岩锂辉石理化性质浮选工艺浮选药剂
- 四川某锂辉石矿磨矿产品粒级优化试验研究被引量:9
- 2019年
- 针对四川某锂辉石矿,在浮选入料粒度为-0.075 mm粒级占70%的前提下,系统研究了磨矿浓度、磨矿时间、介质充填率、钢球配比、药剂作用及磨矿介质类型等参数对锂辉石最佳浮选粒级(-0.106+0.038 mm)分布及品位的影响。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磨矿浓度、介质充填率和钢球配比等参数,可有效提高-0.106+0.038 mm粒级含量和磨矿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添加碳酸钠可改善磨矿过程中矿浆的流变性,碳酸钠用量为800 g/t时,能进一步提高-0.106+0.038 mm粒级产率。在-0.075 mm粒级占70%条件下,球磨和棒磨获得的-0.106+0.038 mm粒级含量相近,但球磨产品中该粒级Li_2O品位更高,选择性磨矿作用更好。优化球磨参数后,锂辉石回收率可达95.92%,精矿品位为4.84%。
- 赵悦豪王毓华郑海涛李旭东朱广丽卢东方
- 关键词:球磨棒磨碳酸钠锂辉石矿浮选
- 锂辉石选矿废水处理与回用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为实现锂辉石选矿废水的回用,在实验室进行了尾矿浆脱水性能、废水处理及基于正交试验的浮选药剂制度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氧化钙作为尾矿浆助沉剂时,尾矿浆脱水效果优于用硫酸、聚合硫酸铁和聚合硫酸铝作沉降剂,氧化钙最佳用量为1700g/t;不同方案处理的废水,其回用的浮选指标较脱水后直接回用并未明显改善;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废水直接回用后的浮选药剂制度后,全流程闭路试验获得精矿Li2O品位为5.28%,回收率为79.16%的分选指标,与清水浮选指标相近。提出了合理添加助沉剂和调整浮选药剂制度实现锂辉石选矿废水高效回用的工艺方案。
- 唐子君王毓华朱广丽张垒卢东方
- 关键词:辉石选矿废水回用浮选正交试验
- NaOH和机械搅拌对锂辉石表面及浮选行为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NaOH和机械搅拌在锂辉石浮选预处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探明其作用机理,开展了锂辉石单矿物和实际矿石浮选试验,进行了X光电子能谱(XP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ICP)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经过3000mg/LNaOH用量并施以相应时长和速度的搅拌预处理,可使-0.15+0.074mm粒级的锂辉石单矿物回收率提升70%左右;在相同的3000mg/LNaOH用量下,静置浸泡和施加叶轮线速度3.93m/s的搅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固液分离液中的Si离子浓度增大且矿物表面Al和Li原子相对含量均增大;说明锂辉石矿物表面发生了溶蚀现象,且机械搅拌可以促进其表面的溶蚀,暴露更多的金属阳离子为油酸根在锂辉石表面的吸附提供更多的吸附位点;但表面溶蚀后产生的硅酸盐阴离子组分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吸附于矿物表面,致使单矿物可浮性提升而强化机械搅拌后实际矿石浮选试验中Li2O回收率下降。该研究对锂辉石及硅酸盐矿物浮选预处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郑海涛王毓华赵悦豪朱广丽卢东方郑霞裕
- 关键词:机械搅拌锂辉石浮选
- 混合捕收剂浮选锂辉石的应用及作用机理被引量:4
- 2020年
- 通过浮选试验,研究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油酸、731、环烷酸皂,以及油酸与十二胺的混合捕收剂对锂辉石、长石和石英单矿物浮选行为及锂辉石实际矿石浮选指标的影响。借助Zeta电位、红外光谱分析、吸附量测试及量子化学计算,探讨混合捕收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油酸与十二胺的混合捕收剂,兼有捕收性和选择性好的特点,在碱性条件下能实现锂辉石与长石和石英的浮选分离。混合捕收剂在锂辉石表面的吸附量大于长石和石英。混合捕收剂中油酸在矿物表面以化学吸附为主,十二胺则以物理吸附为主。油酸离子分别与十二胺离子(或分子)和油酸分子以缔合形态存在,油酸的头基COO^-与锂辉石表面的Al原子发生化学作用。
- 罗柳王毓华朱广丽于福顺高丹校卢东方郑霞裕
- 关键词:锂辉石混合捕收剂浮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