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娉
-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中国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研究:回顾与前瞻被引量:2
- 2013年
- 中国马克思哲学界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即存在论)的研究经历了三种范式: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生存论本体论。范式的转换体现了中国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创新。本体论(即存在论)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绵延的无尽之学,未来随着学术水平的提升,我国哲学界会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即存在论)问题有更新的突破,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也会有更新的进展。
- 李娉
-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生存论本体论
- 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对科学技术的差异性批判被引量:1
- 2014年
- 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生逢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革命性影响的变革时代,他们感受和经历了现代科学技术对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在科学技术发展前景还不十分明朗的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就都看到了科学技术所包含的消极方面,对科学技术作出了重要批判。马克思主要从生产领域与资本逻辑展开对科学技术的批判,看到科学技术与资本相结合成为奴役工人的力量;克尔凯郭尔则从时代对科学技术的痴迷与科学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展开批判,看到科学技术在开启民智、提供便利的同时造成人们越来越依赖科学技术而遗忘了"存在"本身。这两种批判视角在一定程度上是互补的,对我们当下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 李娉
- 关键词:资本异化
- 伊林·费彻尔对“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的研究
- 2013年
- 伊林·费彻尔是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家。他从历史哲学、人类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三方面对"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问题做了细致的研究。伊林·费彻尔认为,黑格尔与马克思在历史哲学、人类学方面既有一致,又有对立。他还具体分析了不同时期有关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问题的不同认识。
- 李娉
- 关键词:黑格尔历史哲学人类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信息方式:重建当代社会批判理论?
- 2011年
- 信息方式是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针对马克思生产方式提出的新的社会批判理论,旨在建构和振兴社会批判理论。他认为马克思以生产方式为核心的社会批判理论在当代已失去言说效力。从理论背景、理论内容及理论属性上推论信息方式理论的架构,并对其意义和不足作出评价。
- 李娉
- 关键词:信息方式
-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法论反思——“二重历史化”的区隔
- 2012年
-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百余年来,一直经受"求真"与"求用"的纠葛。由于20世纪中国的特殊历史境遇,使得对马克思主义的"求用"先于"求真"。今天各方面的条件都已具备,是将"求真"与"求用"贯通的最好时机。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二重历史化"来贯通"求真"与"求用"。"第一重历史化"重在求真,意在透过具体的历史语境揭示真实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第二重历史化"重在求用,意在今天的历史语境中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李娉
- 关键词:求真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继承与超越——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中心被引量:3
- 2013年
- 黑格尔是马克思的重要思想资源,马克思终其一生都没有彻底撇清与黑格尔的关系,因此,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思想关联是一个重要问题。研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与《法哲学原理》,可以进一步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我们认为,黑格尔在市民社会理论和现代政治哲学方面对马克思产生了积极影响,马克思在这两方面既继承了黑格尔,又批判和超越了黑格尔。
- 李娉
- 关键词:市民社会现代政治哲学黑格尔
- 列奥·施特劳斯对韦伯事实与价值分野方法论的批判
- 2009年
- 列奥.施特劳斯在《自然权利与历史》一书中,以"自然权利"为基础分列了一章,重新审视了韦伯提出的"事实与价值分野"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他从方法与哲学的双重角度对韦伯的观点做了批判性分析,既阐明了这种方法论的不现实性,也从哲学的深度挖掘了韦伯思想的内在矛盾。
- 李娉
- 关键词:价值无涉
-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变化与发展——从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关系的认识谈起被引量:6
- 2009年
- 肇始于西方学界的马克思恩格斯关系问题,是一个被制造的虚假问题,但它代表的理论倾向则是真实的,其提出的问题和观点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我国学者的马克思恩格斯关系研究经历了一个过程,从根本上说,贯彻于这个过程的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本质的认识。所以,重要的不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关系问题上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而是问题研究的过程。重要的是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方法和对马克思恩格斯与费尔巴哈关系的正确认识。
- 梁树发李娉
- 关键词:方法论问题
-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当代启示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反驳了那些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生态思想或者马克思主义是反生态的错误观点,继而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启示和意义。
- 李娉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