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崴
- 作品数:11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教育教学研究基金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更多>>
- 如何提高应用写作教学的实效性
- 2012年
- 如何提高应用写作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应用写作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活用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机制,是应用写作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 李婧崴
- 关键词:应用写作教学实效性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育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个性化培育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诉求。个性化培育应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坚持个性化与社会化相结合,坚持教育引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一个中心,四个注重"的个性化育人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化培养方案的设计,注重全员育人教育网络的形成,注重校园文化平台的搭设,注重生态化评价机制的建立,实践"成就每一个学生"的公平、高效、优质教育。
- 李婧崴
-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
-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探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精神内涵和教育目标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践行。本文围绕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行性及重要作用,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红色文化资源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深化思想认知、挖掘红色资源、打造多个主题、丰富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提出有效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
- 李婧崴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红色文化资源
- 高校学生党员全程化培养体系的构建被引量:4
- 2015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形势下加强学生党员教育培养,需要创新培养模式,完善保障体系,健全评价机制,构建"全过程、全覆盖、全方位"的全程化培养体系,以不断推进高校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 李婧崴
-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全程化
- 激励理论在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 2017年
- 针对民办高校的学生特点,本文尝试引入了现代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探讨了其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意义和具体应用,希望能提供有益的借鉴及启示。
- 李婧崴
-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育管理
- 大学生个性化培养模式探析被引量:4
- 2015年
- 个性化教育是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化培育,是高等学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个性化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种种痼疾,探索构建以动态数据库为核心,以全员育人为保障,以校园文化平台为支撑,以科学的评价机制为驱动力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地。
- 李婧崴
- 关键词:个性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探索被引量:17
- 2013年
- 本文立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将个性化教育理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从理论层面上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的内涵、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进而在实践层面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
- 李婧崴江世鑫
-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
-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的生成、具体呈现与解决路径被引量:1
- 2023年
-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的产生根本上来源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形成与变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的阶段性产物,是外部环境变迁的必然性结果,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性问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一元指导思想、价值观念与多元社会思潮、价值取向的矛盾,日益增长的受教育需求与资源、内容供给的矛盾,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差异性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责任意识的终极目标不变,坚持以内容为王、牢固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实践原则不变,坚持“双主体”模式、角色互动与疏导的实施路径不变,从而全面彻底化解主要矛盾。
- 李婧崴
-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被引量:3
- 2017年
- 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标准和要求。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迎合了新时代的要求。基于此,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基本现状和必要性,其次从优化课程体系、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创设实践基地、转化创业成果、建立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有利于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策略。
- 李婧崴
-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 个性化教育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在个性化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的背景下,高校应认真研究、积极探索、科学谋划、合理推进。在学生工作中推进个性化教育需要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和制度建设"四个维度入手,其中课堂教学是基础,社会实践是手段,校园文化是载体,制度建设是保障,这样才能切实将个性化教育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
- 李婧崴
- 关键词: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