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思扬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矿业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生态
  • 4篇煤矿
  • 3篇排土
  • 3篇排土场
  • 3篇露天
  • 3篇复垦
  • 2篇排土场复垦
  • 2篇露天煤矿
  • 2篇煤矿开发
  • 1篇地表沉陷
  • 1篇整治措施
  • 1篇植被
  • 1篇生态脆弱
  • 1篇生态脆弱区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恢复
  • 1篇生态恢复对策
  • 1篇综合整治措施
  • 1篇露天开采
  • 1篇净初级生产力

机构

  • 5篇中煤科工集团...
  • 1篇华能伊敏煤电...

作者

  • 5篇李思扬
  • 1篇张波
  • 1篇刘文荣
  • 1篇司国斌
  • 1篇崔艳

传媒

  • 2篇煤炭工程
  • 2篇内蒙古煤炭经...
  • 1篇绿色科技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扎哈淖尔露天煤矿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措施
2021年
扎哈淖尔露天煤矿开采近20年间,采取积极有效的生态整治措施,汇总了生态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成功经验。露天煤矿还将继续开采33年,后续生态整治重点区域包括内排土场和最终采坑,本文提出对后续影响区合理的生态环境整治措施。
李思扬
关键词: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
伊敏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体系被引量:1
2015年
指出了伊敏矿区开发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体现在项目占地、采煤沉陷、露天矿开采挖损、排土场占压、矿区开发后形成积水区这5个方面,叠加五方面影响土地利用格局将发生变化,土壤沙化和土壤侵蚀强度有所增加。结合矿区开发与区域环境特点,提出了生态综合整治体系,包括工业场地恢复重建区、连接道路恢复重建区、地表沉陷治理区、露天矿排土场恢复重建区、露天矿最终采坑治理区等,并分区制定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李思扬
关键词:生态地表沉陷复垦
扎哈淖尔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扎哈淖尔露天煤矿开采近20年,排土场采取了合理有效的生态整治措施。通过对排土场复垦效果的跟踪监测,排土场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生物多样性均不断提高,植物生长状况良好,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
李思扬
关键词: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
草原区露天煤矿开发对草地植被NPP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为了定量化评价草原区露天矿开发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以伊敏露天煤矿为例,选择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指标,采用1985—2018年间21期卫星遥感数据进行长时间系列的NPP计算,分析露天矿开采对周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及排土场生态恢复效果。结果表明,伊敏露天矿开发影响导致影响区草地NPP损失约10%~30%。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排土场植被不断向自然植被演替,NPP也不断增加并趋于稳定,稳定后的外排土场NPP已达到未受影响区历年NPP均值的90%左右,植被生产力接近自然植被生产力水平。但恢复时间较短的内排土场、北外排土场NPP均值仅达到未受影响区历年NPP均值的50%左右。露天矿生态重建与恢复是一个长期过程,外排土场的植被演替达到稳定状态需要20年以上,必须与露天开采活动同步推进,并长期坚持。
刘文荣李思扬张波司国斌
关键词:草原生态净初级生产力
新疆露天煤矿开发对戈壁的影响及生态恢复对策
2024年
为破解新疆露天煤矿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围绕该区域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极度脆弱的特征,分析了露天煤矿开发对戈壁脆弱荒漠生态系统的主要影响,提出新疆戈壁矿区露天矿恢复应以原生态功能重建为目标,并构建了排土场恢复的四大模式,分别是利用采掘场剥离物中的砾石重构地表、排土场剥离物直接碾压或洒水碾压、构建戈壁沙障、开发性恢复。
崔艳李思扬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露天开采排土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