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庆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退耕
  • 3篇退耕还林
  • 1篇滇西
  • 1篇滇西北
  • 1篇云南松
  • 1篇云南松林
  • 1篇人口
  • 1篇生态交错带
  • 1篇剩余劳动力
  • 1篇松林
  • 1篇退耕还林地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剩余劳动...
  • 1篇外出
  • 1篇外出打工
  • 1篇林地
  • 1篇劳动力
  • 1篇交错带
  • 1篇比叶面积
  • 1篇打工

机构

  • 3篇云南大学

作者

  • 3篇李文庆
  • 2篇张志明
  • 1篇徐倩
  • 1篇李双良
  • 1篇李金

传媒

  • 1篇西部林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比叶面积的退耕还林地生态交错带宽度测定被引量:2
2017年
退耕还林工程影响着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进而引起山地农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空间格局的变化。植物功能性状反映了植物自身对所处生长环境的适应及响应,是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研究选取滇西北维西县土壤条件一致、地形地貌条件相近、不同退耕年限(3年和9年)的2块样地,以植物群落方法为基础,调查不同退耕年限撂荒地与云南松交错地带中植物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探讨生态交错带中植物的生长情况及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判定不同退耕年限生态交错带的位置和宽度。结果表明,(1)平均SLA:生态交错带>撂荒地>云南松林;(2)退耕3年撂荒地样带中的植物平均SLA(12.05)>12,退耕9年撂荒地样带中的植物平均SLA>9.09,表明共存的植物其叶片性状特征对环境异质性具有不同的响应,植物为适应不同的生境,其SLA发生了相应的变化;(3)退耕3年撂荒地生态交错带的宽度为25m,退耕9年撂荒地生态交错带的宽度为40m。
李文庆徐倩李金李双良遇翘楚张志明
关键词:生态交错带退耕还林云南松林比叶面积
退耕与未退耕社区森林质量的比较分析
退耕还林是国家的一项重大生态林业工程,自1999年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退耕还林工程影响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可能对其社区森林质量及森林管理产生影响.本研究假设由于退耕还林政策的影响下农村剩余劳动...
李文庆张志明
关键词:退耕还林农村剩余劳动力
退耕与未退耕社区森林质量及景观格局的比较分析:滇西北维西的案例
退耕还林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服务项目之一,对土地利用方式和农户生计的转变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退耕还林工程影响下,植被恢复可能对景观格局产生影响,森林质量及森林管理又可能受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一...
李文庆
关键词:退耕还林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