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华
- 作品数:4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病理学理论课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2年
- 病理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医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将传统教学和线上教学有机结合,扬长避短,达到优势互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借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研修高等教育教学法课程所获经验,围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病理学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文章分析了在病理学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授课内容结核病总论为例,详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具体流程,并探讨心得体会。
- 乔爱秀徐菁李灵敏殷文娟张玲王志华
-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方法混合式教学
- 病理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被引量:26
- 2015年
- 病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在医学生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病理课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现代医学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和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构建创新型教学体系成为病理学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改革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转变,极大地优化病理学课堂教学,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
- 刘青华王晓晖李灵敏王丽王志华
-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改革教学研究
- 喉鳞状细胞癌中BRAP和VEGF-C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BRAP和VEGF-C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组织内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 6000法检测84例LSCC组织及15例癌旁组织中BRAP、VEGF-C的表达,并用D2-40免疫组化染色标记检测微淋巴管生成情况。分析BRAP、VEGF-C蛋白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LSCC中BRAP、VEGF-C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5.5%和53.6%,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BRAP、VEGF-C在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两者的表达有相关性(P<0.01)。淋巴结转移组的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vessel density,ML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BRAP、VEGF-C高表达组的MLVD值比其低表达组均增高(P<0.01)。结论BRAP和VEGF-C在LSCC中呈高表达,BRAP可能通过上调VEGF-C促进肿瘤淋巴管的生成及淋巴结转移。
- 殷文娟张玲刘青华白玮王志华李雅俊李灵敏
- 关键词:喉肿瘤鳞状细胞癌VEGF-C微淋巴管密度
- 病理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被引量:3
- 2007年
- 病理学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丰富教学内容,合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学生信息反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如何才能更好地完善病理学的教与学,还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努力。
- 王志华李灵敏
- 关键词:病理学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